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成取专利>正文

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817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基层墙体表面涂抹外墙腻子浆,使外墙腻子浆完全覆盖所述基层墙体表面,形成底膜;S102.5~30分钟后,在所述底膜上涂抹水泥浆,并使水泥浆完全覆盖所述底膜,形成表面膜;S103.5~30分钟后,在所述表面膜上进行勾缝处理,勾勒出砖间缝。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不使用砖块和瓷砖,墙体美观、仿古效果真实自然,且颜色不易淡化的优点。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ncient Architectural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设计大师对古建筑的青睐,以及人们对仿古建筑和元素的认知,使得仿古建筑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现有的仿古墙一般是在混凝土浇筑形成墙体基层后,通过在其表面贴砖块或瓷砖,并在砖块或瓷砖的表面上色来达到仿照古墙的效果,虽然可以在感官上达到古墙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砖块或瓷砖是通过水泥贴合在墙体基层上,长时间后,可能会掉落,不仅会影响整个仿古墙的美观,还可能会砸伤行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由于现有的仿古墙颜色是直接上色到砖块与瓷砖的表面,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砖块或瓷砖上的颜色会逐渐的淡化,使得整个仿古墙的看起来非常不美观,仿古效果不真实自然;(3)传统仿古墙采用瓷砖或砖块,在墙体的端部需要对瓷砖或砖块进行裁切,才能满足墙体端部的贴合长度,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步骤,还使得瓷砖和砖块在贴合到墙体端部后不整齐规整,影响仿古墙整体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仿古墙所存在的表面砖块易脱落、颜色易淡化和墙体端部不美观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砖块和瓷砖,墙体美观、仿古效果真实自然,且颜色不易淡化的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基层墙体表面涂抹外墙腻子浆,使外墙腻子浆完全覆盖所述基层墙体表面,形成底膜;S102.5~30分钟后,在所述底膜上涂抹水泥浆,并使水泥浆完全覆盖所述底膜,形成表面膜;S103.5~30分钟后,在所述表面膜上进行勾缝处理,勾勒出砖间缝。优化的,所述步骤S101中的外墙腻子浆由腻子粉、第一胶水、第一水泥和水混合而成。具体的,所述外墙腻子浆中的腻子粉、第一胶水、第一水泥和水的质量比为30:10:15:3。具体的,所述底膜的厚度介于1~2mm之间。具体的,所述步骤S102中的水泥浆由第二水泥、色精与第二胶水混合组成。具体的,所述水泥浆中的第二水泥、色精与第二胶水的质量比为10:2:5。具体的,所述表面膜的厚度介于3~4mm之间。具体的,所述步骤S103中勾缝的深度介于4~5mm之间,勾勒出的且由砖间缝包围的砖块形状呈长方形,其中,所述砖块形状的长度为24cm,宽度为6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直接在基层墙体的表面依次涂抹外墙腻子浆以及水泥浆,这样即可以使基层墙体的表面形成底膜和表面膜,同时在表面膜上进行勾缝处理,勾勒出砖间缝。通过上述设计,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不需要使用砖块和瓷砖,直接通过勾缝处理即可表现出仿古墙的感官视觉效果,从根本上避免了仿古墙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的瓷砖和砖块易掉落的问题,不仅在长时间使用后依旧美观,还不存在砸伤行人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水泥浆中混合有色精,即表面膜本身具有颜色,相比于传统的在仿古墙表面上色,本专利技术的颜色不易淡化,长时间使用后,仿古效果依然真实自然,大大的提高了仿古墙的仿古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勾缝处理,在墙体的两端,勾勒出的墙间缝所形成的砖块形状依旧整齐规整,避免了传统采用瓷砖或砖块在墙体两端需要进行裁切,导致工序复杂和仿古墙端部不整齐规整的问题,简化了施工步骤,提高了仿古墙的美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然而根据以下给出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附图,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这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而是仅用于解释和理解。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此外,特定特征、结构、功能或特性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组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实施例可以结合第二实施例,只要与这两个实施例相关联的特定特征、结构、功能或特性不互相排斥。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基层墙体表面涂抹外墙腻子浆,使外墙腻子浆完全覆盖所述基层墙体表面,形成底膜。步骤S101中所述外墙腻子浆涂抹到基层墙体表面,作为仿古墙的底膜,起到保护基层墙体表面的功能,它作为室外基层墙体表面的找平材料,避免基层墙体表面开裂、气泡、粉化和脱落现象的发生。S102.5~30分钟后,在所述底膜上涂抹水泥浆,并使水泥浆完全覆盖所述底膜,形成表面膜。所述步骤S102中,水泥浆即作为仿古墙的墙面,其本身带有颜色,用以实现仿古的效果。等待5~30分钟,是为了使外墙腻子浆进行凝固,以便完全的形成底膜,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所述步骤S102中,在涂抹水泥浆前等待15分钟,S103.5~30分钟后,在所述表面膜上进行勾缝处理,勾勒出砖间缝。所述步骤S103中,在表面膜上进行勾缝处理,即勾勒出砖间缝,这些砖间缝可构成砖块形状,即在基层墙体的表面形成了砖砌墙的视觉效果,且由于表面膜本身带有颜色,所以,就将基层墙体制造成仿古墙,达到了真实自然的仿古效果。在涂抹完水泥浆后,需要等待5~30分钟的原因为:使水泥浆处于初凝状态,也可以为半干状态,这样才能很容易的进行勾缝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等待水泥浆凝固的时间可根据天气原因有所变化,同理,等待外墙腻子浆凝固的时间,可以根据天气进行变化。在本实施例中,举例在进行勾缝处理前,需要等待15分钟。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涂抹外墙腻子浆时,可对基层墙体的表面进行清洗处理,通过上述处理,即可防止基层墙体表面布满灰尘,影响外墙腻子浆的粘性,防止外墙腻子浆涂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基层墙体表面涂抹外墙腻子浆,使外墙腻子浆完全覆盖所述基层墙体表面,形成底膜;S102.5~30分钟后,在所述底膜上涂抹水泥浆,并使水泥浆完全覆盖所述底膜,形成表面膜;S103.5~30分钟后,在所述表面膜上进行勾缝处理,勾勒出砖间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基层墙体表面涂抹外墙腻子浆,使外墙腻子浆完全覆盖所述基层墙体表面,形成底膜;S102.5~30分钟后,在所述底膜上涂抹水泥浆,并使水泥浆完全覆盖所述底膜,形成表面膜;S103.5~30分钟后,在所述表面膜上进行勾缝处理,勾勒出砖间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1中的外墙腻子浆由腻子粉、第一胶水、第一水泥和水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腻子浆中的腻子粉、第一胶水、第一水泥和水的质量比为30:10:15: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成取
申请(专利权)人:谢成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