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宁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轴位透视技术的S1骶髂螺钉置入导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125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向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轴位透视技术的S1骶髂螺钉置入导向器,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套装有克氏针,所述第二套管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顶部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下方设有转动圆环,转动圆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轴承外圈贯穿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连接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壳体,所述球形壳体内滑动连接有球体,所述第三连接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是,可对不同型号S1骶髂螺钉进行导向,还能对导向方向进行多方位和多平面的调节。

A guider for S1 sacroiliac screw placement based on axial fluorosco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轴位透视技术的S1骶髂螺钉置入导向器
本技术涉及导向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轴位透视技术的S1骶髂螺钉置入导向器。
技术介绍
在骨盆骨折中,累及骨盆后环的损伤并不少见,如骶髂关节脱位、骶骨骨折等。该类骨折常常导致骨盆不稳,有手术治疗的指针。对于无明显移位或者已行复位的骨盆后环损伤,行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已逐渐得到临床广泛认可,并且有学者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支持该技术的稳定性,其中经皮骶髂螺钉技术中经S1椎体置钉技术最常用,相对安全。但由于骨盆后环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毗邻有重要的神经血管以及脏器,临床实际中,经皮骶髂螺钉置钉存在较高置钉偏差率,而S1椎体周围遍布重要神经血管,解剖结构复杂,一旦置钉偏差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计算机辅助影像导航骨科手术被认为最有可能在未来实现骨科手术的微创化和智能化,此技术已被很多骨科医师应用,但其高额的器材成本影响其在国内大部分医院不能普及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经皮骶髂螺钉置钉偏差率高、经皮骶髂螺钉导向器材成本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轴位透视技术的S1骶髂螺钉置入导向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轴位透视技术的S1骶髂螺钉置入导向器,包括第一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内套装有克氏针(2),第一套管(1)表面螺纹连接有顶端伸入其内部的第一限位钉(3),第一套管(1)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4),所述第二套管(4)内滑动安装有滑杆(5),第二套管(4)底部表面螺纹连接有顶端伸入其内部的第二限位钉(6),所述滑杆(5)顶部固定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下方设有套装在滑杆(5)上的转动圆环(8),所述转动圆环(8)下方设有与滑杆(5)固定连接的固定圆环(9),所述转动圆环(8)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顶端伸入其内部的第三限位钉(10),转动圆环(8)另一侧表面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轴位透视技术的S1骶髂螺钉置入导向器,包括第一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内套装有克氏针(2),第一套管(1)表面螺纹连接有顶端伸入其内部的第一限位钉(3),第一套管(1)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4),所述第二套管(4)内滑动安装有滑杆(5),第二套管(4)底部表面螺纹连接有顶端伸入其内部的第二限位钉(6),所述滑杆(5)顶部固定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下方设有套装在滑杆(5)上的转动圆环(8),所述转动圆环(8)下方设有与滑杆(5)固定连接的固定圆环(9),所述转动圆环(8)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顶端伸入其内部的第三限位钉(10),转动圆环(8)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1)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固定连接有轴承(14),所述轴承(14)外圈贯穿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刘艳花高红伟刘岚赵洋洋熊正罡郑加春邢德国宫明智刘中浩
申请(专利权)人:张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