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96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桌机构,包括一桌面;一底座支撑组件,底座支撑组件包括U型状结构的底座;一升降驱动组,升降驱动组件置于桌面与底座之间,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置于底座左右两侧的两个驱动组,驱动组包括置于桌面下端面的第一壳体、置于底座上的第二壳体以及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前后紧贴设置的前臂、后臂,前臂与后臂均为U型状结构且开口相向设置,前臂与后臂之间设有一驱动缸,驱动缸的上端与前臂的内侧壁活动连接,驱动缸的下端与相对应的第二壳体活动连接,同时桌面的下方设有把手,把手通过钢丝绳分别与驱动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洁、提高美观性、提高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的优点。

A lifting tabl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桌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桌机构。
技术介绍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离不开电脑,长期低头看电脑显示器,由于姿势不正确,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形,进而引起各种症状,这是造成现在颈椎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平时使用电脑的时候,便于升降的升降桌机构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升降桌机构能够实现站姿和坐姿的交替使用。现有升降桌机构包括桌面、底座以及置于桌面与底座之间的升降驱动组,而升降驱动组通过驱动缸实现左右升降臂的上下升降,目前单侧边的升降臂多为一个,而两个的升降臂多为X型结构或者平行四边形结构,单个升降臂的结构在升降过程中不平稳,而X型结构或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升降驱动组,驱动缸直接裸露在外部,对于驱动缸上的钢丝绳直接裸露在外,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同时美观性差,整个升降桌机构繁杂凌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洁、提高美观性、提高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的升降桌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桌机构,包括一桌面;一底座支撑组件,底座支撑组件包括U型状结构的底座,底座置于桌面的下方位置;一升降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置于桌面与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桌面;一底座支撑组件,所述底座支撑组件包括U型状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置于桌面的下方位置;一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置于桌面与底座之间,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置于底座左右两侧的两个驱动组,所述驱动组包括置于桌面下端面的第一壳体、置于底座上的第二壳体以及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前后紧贴设置的前臂、后臂,所述前臂与后臂的上端均卡合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以第一壳体与前臂、后臂的铰接点转动,所述前臂与后臂的下端均卡合设置在第二壳体内且以第二壳体与前臂、后臂的铰接点转动,所述前臂与后臂均为U型状结构且开口相向设置,所述前臂与后臂之间设有一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上端与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桌面;一底座支撑组件,所述底座支撑组件包括U型状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置于桌面的下方位置;一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置于桌面与底座之间,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置于底座左右两侧的两个驱动组,所述驱动组包括置于桌面下端面的第一壳体、置于底座上的第二壳体以及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前后紧贴设置的前臂、后臂,所述前臂与后臂的上端均卡合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以第一壳体与前臂、后臂的铰接点转动,所述前臂与后臂的下端均卡合设置在第二壳体内且以第二壳体与前臂、后臂的铰接点转动,所述前臂与后臂均为U型状结构且开口相向设置,所述前臂与后臂之间设有一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上端与前臂的内侧壁活动连接,驱动缸的下端与相对应的第二壳体活动连接,同时桌面的下方设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钢丝绳分别与驱动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降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以及置于横杆两侧的两个L型杆,两个L型杆的开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二壳体置于L型杆的前端位置,且两个L型杆上的第二壳体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升降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设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延伸方向与L型杆的延伸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降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动组的后臂之间设有一横向设置的连接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降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的上端通过转轴a与第一壳体活动连接,前臂的下端通过转轴b与第二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转轴a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久正人体工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