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929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和设置于拐杖本体上端的拐杖手柄,所述拐杖本体上设置有主控模块、压力感应单元、摄像头单元以及心率监测单元,主控模块将采集的信号传输通过主控模块传输至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所述服务器将数据分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端,所述拐杖本体包括主筒和连接于主筒上端的控制筒,所述压力感应单元位于控制筒和主筒之间,所述心率监测单元位于控制筒的顶端,所述控制筒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隔离板,所述摄像头单元设置在所述隔离板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拐杖的体积较大,使用不便,并且通过单一的身体特征检测或者不够精准的检测结果分析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导致容易出现误差的技术问题。

A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Cru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拐杖
本技术涉及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拐杖。
技术介绍
从2001年到2020年,中国已经进入了第一个快速老龄化的阶段,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老年人口的比例正在日益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也在日益加剧。但是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相比,我国老年产品设计的发展还远远滞后,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开发设计还很欠缺。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随着年龄增长开始衰退,视力下降、味觉嗅觉不敏感、动作协调性变差、思维能力下降,对于生活用品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子女们有心照顾老人,但是需要工作上班、挣钱养家,没法时时刻刻陪伴在老人身边,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智能拐杖成为部分老人的必须借助工具,智能拐杖不仅具有搀扶的功能,还可以代替子女随时检测老人的身体状况,成为一种监控设备,在老人的身体出现异常时,便可立即通知家人,进行治疗,同时智能拐杖还具有娱乐功能,可以为老人解闷,保持身体愉悦,智能拐杖成为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拐杖的功能居多,在设置各个功能模块的同时会使拐杖的体积的重量增大,造成携带不便,给老人造成困扰,影响智能拐杖的美观和使用;同时智能拐杖对老人的监控技术不够成熟,由于外界干扰或者设备自身的原因,造成检测结果不够准确,使后台的分析出现误差,且大多数智能拐杖仅通过一项身体指标去分析老人的身体状态,缺乏综合分析过程,从而造成对老人身体状态的把控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拐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拐杖的体积较大,使用不便,并且通过单一的身体特征检测或者不够精准的检测结果分析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导致容易出现误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法如下:一种多功能智能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和设置于拐杖本体上端的拐杖手柄,所述拐杖本体上设置有主控模块、压力感应单元、摄像头单元以及心率监测单元,所述压力感应单元、摄像头单元以及心率监测单元将采集的信号传输通过主控模块传输至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所述服务器将数据分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端,所述拐杖本体包括主筒和连接于主筒上端的控制筒,所述压力感应单元位于控制筒和主筒之间,所述心率监测单元位于控制筒的顶端,所述控制筒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隔离板,所述摄像头单元设置在所述隔离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单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压力感应凸点架、单点传感器以及软胶连接环,所述单点传感器为超薄柔性印刷电路,包括两层通过绝缘胶水连接的基层薄膜,两层所述基层上均设置有信号传输层和压敏材料层;所述单点传感器的传感区域上设置有大于2200个的传感单元。进一步的,所述软胶连接环设置于控制筒和主筒之间,其内部设置有硬胶支撑座,所述单点传感器平铺软胶连接环和硬胶支撑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凸点架包括外部的盖体,盖体中心设置有凸起,所述压力感应凸点架位于单点传感器的上方,所述凸起与所述传感区域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心率监测单元包括心跳感应器,所述拐杖手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心跳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第一通孔上端卡设有第一防水镜片。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单元包括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分别与摄像头和照明灯对应的第二防水镜片。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位于所述控制筒内,主控模块分别与压力感应单元、摄像头单元以及心率监测单元电连接,主控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和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池和设置与开关按钮。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为3G/4G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进一步的,所述主筒筒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主筒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环,主筒内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筒。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筒的上端设置有调节器,下端延伸出主筒设置有支撑胶垫,所述调节器包括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柱。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经过合理的设计将摄像头单元、心率监测单元以及主控模块均安置在控制筒内,将压力感应单元安置于控制筒和主筒之间,使得各电气器件的电气线路也集中排布于主筒上方,避免了电气线路遍布拐杖主体,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减小了智能拐杖的体积,使其更加美观。2.本技术通过将压力感应单元设置与控制筒和主筒之间,可通过主筒将人体施加的压力准确的传输至压力感应单元内的单点传感器上,所述单点传感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性的设置传感区域的面积和尺寸,并且可在所述传感区域内设置2000个及以上的传感单元,对压力有十分强的灵敏度,同时由于单点传感器体积很小,基本对智能拐杖的体积不造成影响,避免设计出的智能拐杖成体积大,重量大;同时通过压力感应凸点架进行压力传输,由于压力感应凸点架与感应区域的接触面积很小,可进一步帮助单点传感器准确的测出压力值,单点传感器还可以测量出压力方面的相关变化和变化比率。3本技术应用红外线的生物效应,对使用者的心脏状况进行监控,灵敏度高,输出信号稳定,并且通过在拐杖本体顶端设置有防水镜片,避免了手掌直接与心跳感应器接触,防止外部雨水或手掌上的汗液影响心跳感应器的检测,确保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4.本技术通过通信模块将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上传到后台服务器,能够真实反映使用者的周遭环境,有效记录使用者及周围的实际情况。5.本技术对压力感应单元、摄像头单元以及心率监测单元经过精心的设计,保证测量出的数据准确实时,并且将拐杖内部结构与外界进行隔离,减小外界对其的干扰,减少维修次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压力感应单元的截面图;图4为摄像头单元和心率监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拐杖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主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主筒;2-控制筒;3-外壳;4-隔离板;5-压力感应凸点架;6-单点传感器;7-软胶连接环;8-硬胶支撑座;9-凸起;10-心跳感应器;11-第一通孔;12-第一防水镜片;13-摄像头;14-照明灯;15-第二防水镜片;16-心率监测单元;17-开关按钮;18-第二通孔;19-固定环;20-高度调节筒;21-调节器;22-支撑胶垫;23-定位支架;24-定位弹簧;25-定位柱;26-拐杖手柄;27-压力感应单元;28-摄像头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智能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和设置于拐杖本体上端的拐杖手柄26,所述拐杖本体上设置有主控模块、压力感应单元27、摄像头13单元以及心率监测单元16,所述压力感应单元27、摄像头13单元以及心率监测单元16将采集的信号传输通过主控模块传输至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所述服务器将数据分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端,所述拐杖本体包括主筒1和连接于主筒1上端的控制筒2,所述压力感应单元27位于控制筒2和主筒1之间,所述心率监测单元16位于控制筒2的顶端,所述控制筒2包括外壳3和设置于外壳3内的隔离板4,所述摄像头13单元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和设置于拐杖本体上端的拐杖手柄,所述拐杖本体上设置有主控模块、压力感应单元(27)、摄像头单元(28)以及心率监测单元(16),所述压力感应单元(27)、摄像头单元(28)以及心率监测单元(16)将采集的信号传输通过主控模块传输至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所述服务器将数据分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体包括主筒(1)和连接于主筒上端的控制筒(2),所述压力感应单元(27)位于控制筒(2)和主筒(1)之间,所述心率监测单元(16)位于控制筒(2)的顶端,所述控制筒(2)包括外壳(3)和设置于外壳(3)内的隔离板(4),所述摄像头单元(28)设置在所述隔离板(4)上;所述压力感应单元(27)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压力感应凸点架(5)、单点传感器(6)以及软胶连接环(7),所述单点传感器(6)为超薄柔性印刷电路,包括两层通过绝缘胶水连接的基层薄膜,两层所述基层上均设置有信号传输层和压敏材料层;所述单点传感器的传感区域上设置有大于2200个的传感单元;所述软胶连接环(7)设置于控制筒(2)和主筒(1)之间,其内部设置有硬胶支撑座(8),所述单点传感器(6)平铺软胶连接环(7)和硬胶支撑座(8)上;所述压力感应凸点架(5)包括外部的盖体,盖体中心设置有凸起(9),所述压力感应凸点架(5)位于单点传感器(6)的上方,所述凸起(9)与所述传感区域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和设置于拐杖本体上端的拐杖手柄,所述拐杖本体上设置有主控模块、压力感应单元(27)、摄像头单元(28)以及心率监测单元(16),所述压力感应单元(27)、摄像头单元(28)以及心率监测单元(16)将采集的信号传输通过主控模块传输至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所述服务器将数据分析结果发送至用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体包括主筒(1)和连接于主筒上端的控制筒(2),所述压力感应单元(27)位于控制筒(2)和主筒(1)之间,所述心率监测单元(16)位于控制筒(2)的顶端,所述控制筒(2)包括外壳(3)和设置于外壳(3)内的隔离板(4),所述摄像头单元(28)设置在所述隔离板(4)上;所述压力感应单元(27)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压力感应凸点架(5)、单点传感器(6)以及软胶连接环(7),所述单点传感器(6)为超薄柔性印刷电路,包括两层通过绝缘胶水连接的基层薄膜,两层所述基层上均设置有信号传输层和压敏材料层;所述单点传感器的传感区域上设置有大于2200个的传感单元;所述软胶连接环(7)设置于控制筒(2)和主筒(1)之间,其内部设置有硬胶支撑座(8),所述单点传感器(6)平铺软胶连接环(7)和硬胶支撑座(8)上;所述压力感应凸点架(5)包括外部的盖体,盖体中心设置有凸起(9),所述压力感应凸点架(5)位于单点传感器(6)的上方,所述凸起(9)与所述传感区域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拐杖,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营唐汇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研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