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89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主体,羽绒服主体两侧的顶端均缝制有衣袖,衣袖的一侧固定缝制有护肘套,衣袖的底部缝制有防静电环,羽绒服主体正面底部的两侧均缝制有衣兜,衣兜的边侧固定缝制有金属贴片,羽绒服主体内部的两侧边均缝制有若干个暗扣母扣,羽绒服主体的内部嵌设有马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通过设有防静电环和金属贴片,均能消除羽绒服主体和衣袖上的静电,穿戴时较为舒适,通过设有护肘套,便于对胳膊肘处保温,减少寒冷对胳膊肘的伤害,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且增加了耐磨性,通过设有马甲,易于通过暗扣子扣与暗扣母扣安装和拆卸,适用于耐寒程度不同的人使用。

A damp-proof and static-proof down j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
本技术涉及一种羽绒服,特别涉及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属于服装

技术介绍
羽绒服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绒服了。羽绒服保暖性最好。多为寒冷地区的人们穿着,也为极地考察人员所常用。日常所使用的羽绒服具有一定的厚度,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怕冷的人群来说还不够保暖,穿戴较多层的衣物则影响行动的便捷性,传统的羽绒服无法在内部加设加厚层;由于羽绒服面料的原因和天气干燥的原因,导致羽绒服产生静电,引起穿戴者的不适感,再者在雨雪天时羽绒服容易被打湿,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雨雪天时羽绒服容易被打湿,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性,羽绒服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主体,所述羽绒服主体两侧的顶端均缝制有衣袖,所述衣袖的一侧固定缝制有护肘套,所述衣袖的底部缝制有防静电环,所述羽绒服主体正面底部的两侧均缝制有衣兜,所述衣兜的边侧固定缝制有金属贴片,所述羽绒服主体内部的两侧边均缝制有若干个暗扣母扣,所述羽绒服主体的内部嵌设有马甲,所述马甲外表面的边侧等间距缝制有若干个暗扣子扣,所述暗扣子扣与所述暗扣母扣固定连接,所述羽绒服主体包括羽绒层,所述羽绒层的一侧通过防静电层与防水层缝制连接,所述羽绒层的另一侧通过防潮层与内衬布缝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羽绒服主体衣领处背面通过拉链与帽子可拆卸连接,所述羽绒服主体正面的中部固定设有双向拉链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护肘套为椭圆形的耐磨布料,所述护肘套的内部填充有海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静电环由人造革制成,所述防静电环的表面缝制有若干个圆角的矩形金属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由涤纶材料制成,所述防潮层由多层薄膜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通过设有防静电环和金属贴片,均能消除羽绒服主体和衣袖上的静电,穿戴时较为舒适,通过设有护肘套,便于对胳膊肘处保温,减少寒冷对胳膊肘的伤害,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且增加了耐磨性,通过设有马甲,易于通过暗扣子扣与暗扣母扣安装和拆卸,适用于耐寒程度不同的人使用,通过设有防水层,防止被雨雪打湿,保障了羽绒服的保暖性,通过设有防潮层,具有防潮效果,防止羽绒服发霉,延长羽绒服的使用寿命,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装马甲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羽绒服主体;2、衣袖;3、护肘套;4、防静电环;5、衣兜;6、金属贴片;7、马甲;8、暗扣子扣;9、帽子;10、暗扣母扣;11、羽绒层;12、防静电层;13、防水层;14、防潮层;15、内衬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主体1,羽绒服主体1两侧的顶端均缝制有衣袖2,衣袖2的一侧固定缝制有护肘套3,衣袖2的底部缝制有防静电环4,羽绒服主体1正面底部的两侧均缝制有衣兜5,衣兜5的边侧固定缝制有金属贴片6,羽绒服主体1内部的两侧边均缝制有若干个暗扣母扣10,羽绒服主体1的内部嵌设有马甲7,马甲7外表面的边侧等间距缝制有若干个暗扣子扣8,暗扣子扣8与暗扣母扣10固定连接,羽绒服主体1包括羽绒层11,羽绒层11的一侧通过防静电层12与防水层13缝制连接,羽绒层11的另一侧通过防潮层14与内衬布15缝制连接。优选的,羽绒服主体1衣领处背面通过拉链与帽子9可拆卸连接,羽绒服主体1正面的中部固定设有双向拉链组件,通过设有帽子9,易于对头部起到保护目的,通过设有双向拉链,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优选的,护肘套3为椭圆形的耐磨布料,护肘套3的内部填充有海绵,起到保护关节的目的,护肘套3增加胳膊肘处布料的耐磨性。优选的,防静电环4由人造革制成,防静电环4的表面缝制有若干个圆角的矩形金属片,易于消除静电。优选的,防水层13由涤纶材料制成,防潮层14由多层薄膜制成,防潮效果好。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通过设有防静电环4和金属贴片6,均能消除羽绒服主体1和衣袖2上的静电,穿戴时较为舒适,通过设有护肘套3,便于对胳膊肘处保温,减少寒冷对胳膊肘的伤害,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且增加了耐磨性,通过设有马甲7,易于通过暗扣子扣8与暗扣母扣10安装和拆卸,适用于耐寒程度不同的人使用,通过设有防水层13,防止被雨雪打湿,保障了羽绒服的保暖性,通过设有防潮层14,具有防潮效果,防止羽绒服发霉,延长羽绒服的使用寿命,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服主体(1)两侧的顶端均缝制有衣袖(2),所述衣袖(2)的一侧固定缝制有护肘套(3),所述衣袖(2)的底部缝制有防静电环(4),所述羽绒服主体(1)正面底部的两侧均缝制有衣兜(5),所述衣兜(5)的边侧固定缝制有金属贴片(6),所述羽绒服主体(1)内部的两侧边均缝制有若干个暗扣母扣(10),所述羽绒服主体(1)的内部嵌设有马甲(7),所述马甲(7)外表面的边侧等间距缝制有若干个暗扣子扣(8),所述暗扣子扣(8)与所述暗扣母扣(10)固定连接,所述羽绒服主体(1)包括羽绒层(11),所述羽绒层(11)的一侧通过防静电层(12)与防水层(13)缝制连接,所述羽绒层(11)的另一侧通过防潮层(14)与内衬布(15)缝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防静电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服主体(1)两侧的顶端均缝制有衣袖(2),所述衣袖(2)的一侧固定缝制有护肘套(3),所述衣袖(2)的底部缝制有防静电环(4),所述羽绒服主体(1)正面底部的两侧均缝制有衣兜(5),所述衣兜(5)的边侧固定缝制有金属贴片(6),所述羽绒服主体(1)内部的两侧边均缝制有若干个暗扣母扣(10),所述羽绒服主体(1)的内部嵌设有马甲(7),所述马甲(7)外表面的边侧等间距缝制有若干个暗扣子扣(8),所述暗扣子扣(8)与所述暗扣母扣(10)固定连接,所述羽绒服主体(1)包括羽绒层(11),所述羽绒层(11)的一侧通过防静电层(12)与防水层(13)缝制连接,所述羽绒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森隆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