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783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包括水产养殖池和水净化装置;水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池体,净化池体依次包括固废物过滤室、絮凝室、沉淀净化室和净水室,固废物过滤室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泵体和水产养殖池,固废物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絮凝室设置在固废物过滤室的右上端,絮凝室内安装有絮凝装置,絮凝室底部设置有絮凝物导向斜板;净水室的内部设置有曝气增氧设备,净水室内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三泵体和水产养殖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产养殖池循环到水净化装置中,不断对水体进行过滤、絮凝、沉淀和增氧,降低了水体中的污染物,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对水产生物的产量有很好的帮助。

A Water Cycle Oxygen Enhanc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水产养殖对于养殖水质有特殊的要求,水体污染、水质浑浊和缺氧的环境会导致水产生物生长过慢,降低了水产生物的存活率,影响水产生物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将水产养殖池循环到水净化装置中,不断对水体进行过滤、絮凝、沉淀和增氧,降低了水体中的污染物,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对水产生物的产量有很好的帮助。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水产养殖池和水净化装置;水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池体,净化池体依次包括固废物过滤室、絮凝室、沉淀净化室和净水室,固废物过滤室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泵体和水产养殖池,固废物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絮凝室设置在固废物过滤室的右上端,絮凝室内安装有絮凝装置,絮凝室底部设置有絮凝物导向斜板,絮凝物导向斜板的左侧设置有与固废物过滤室相连的第一通孔,沉淀净化室的左侧与絮凝物导向斜板右上端的第二通孔和絮凝物导向斜板右下端的第三通孔连接贯通,净水室设置在沉淀净化室的上方,且净水室与沉淀净化室之间通过过滤网间隔;净水室的内部设置有曝气增氧设备,净水室内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三泵体和水产养殖池连接,水产养殖池内的水体通过第一泵体抽入到水净化装置内进行净化和增氧,净化和增氧完成后通过第三泵体抽入到水产养殖池内完成循环净化和增氧,提高了水产养殖池内水质。进一步的,絮凝装置包括底座、絮凝剂箱、第二泵体、液压缸和絮凝添加搅拌机构,絮凝添加搅拌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端的直线导轨上,絮凝添加搅拌机构的左侧与液压缸的伸出端连接,底座上且在位于絮凝室的正上方设置有滑槽,絮凝添加搅拌机构中的进液管与波纹管连接,波纹管与第二泵体连接,第二泵体与絮凝剂箱连接。进一步的,絮凝添加搅拌机构包括箱体,进液管设置在箱体的右上端,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絮凝搅拌体,絮凝搅拌体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进行同步旋转。进一步的,絮凝搅拌体包括搅拌筒,搅拌筒的上端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的中部设置有与搅拌筒贯穿的絮凝剂流入孔,搅拌筒的筒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絮凝剂喷射孔,搅拌筒的外侧壁连接有搅拌叶片。进一步的,传动轴的上端设置有两个从动齿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其中一个搅拌筒的从动齿轮之间以及相邻搅拌筒中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均通过链条连接。进一步的,搅拌叶片为螺旋结构。进一步的,过滤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网体、第二网体和第三网体,第一网体、第二网体和第三网体的网孔依次减小,第一网体、第二网体和第三网体的左侧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进一步的,过滤装置活动放置在固废物过滤室中支撑块的上端。进一步的,净化池体内且在位于沉淀净化室的右下方还设置有刮泥室,刮泥室与沉淀净化室之间设置有设置有沉淀物滑轮通道,沉淀净化室中的底板为倾斜设置,沉淀净化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刮泥室内的转轴连接,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刮泥板,刮泥室的底部且在位于刮泥板的中下端设置有排泥管道。进一步的,刮泥室的左上端设置有挡泥网,挡泥网倾斜设置在沉淀物滑轮通道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将水产养殖池循环到水净化装置中,不断对水体进行过滤、絮凝、沉淀和增氧,降低了水体中的污染物,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对水产生物的产量有很好的帮助。1、本技术能够实现水体絮凝后的沉淀物落入的刮泥室内,在刮泥室内完成自动刮泥和排泥,提高了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工人排泥的劳动强度。2、本技术中的过滤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网体、第二网体和第三网体,第一网体、第二网体和第三网体的网孔依次减小,提高了固废物的过滤效果,提高了水体净化效果,同时节约了絮凝剂。3、本技术中的絮凝添加搅拌机构具有絮凝剂添加功能同时具备絮凝剂搅拌功能,絮凝剂在添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搅拌,使得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能够与絮凝剂发生充分反应,提高了水体净化效果。4、本技术中的絮凝搅拌体在旋转过程中同时能够进行来回移动,提高了水体的流动性,同时增加了絮凝剂的反应面积,加快了水体净化的进度,降低了絮凝剂的流失,提高了水体净化效果。5、本技术中的搅拌叶片为螺旋结构,搅拌时能够使水体进行螺旋流动,提高了絮凝剂与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效率,同时旋转时降低了絮凝颗粒被打破的情况,提高了水体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絮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絮凝添加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絮凝搅拌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净化池体;2、过滤网;3、沉淀净化室;4、第三通孔;5、第二通孔;6、絮凝物导向斜板;7、第一通孔;8、固废物过滤室;9、进水管;10、第一泵体;11、支撑块;12、过滤装置;13、絮凝装置;14、絮凝室;15、净水室;16、出水口;17、第二电机;18、转轴;19、刮泥室;20、刮泥板;21、排泥管道;22、挡泥网;23、沉淀物滑轮通道;24、曝气增氧设备;25、底板;26、第三泵体;100、水产养殖池;200、水净化装置;1201、第二支撑板;1202、第一支撑板;1203、第一网体;1204、第二网体;1205、第三网体;1301、絮凝剂箱;1302、第二泵体;1303、波纹管;1304、进液管;1305、第一电机;1306、箱体;1307、絮凝搅拌体;1308、滑槽;1309、直线导轨;1310、底座;1311、液压缸;1312、主动齿轮;1313、链条;13071、从动齿轮;13072、传动轴;13073、搅拌筒;13074、絮凝剂喷射孔;13075、搅拌叶片;13076、絮凝剂流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水产养殖池100和水净化装置200;水净化装置200包括净化池体1,净化池体1依次包括固废物过滤室8、絮凝室14、沉淀净化室3和净水室15,固废物过滤室8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泵体10和水产养殖池100,固废物过滤室8内设置有过滤装置12,絮凝室14设置在固废物过滤室8的右上端,絮凝室14内安装有絮凝装置13,絮凝室14底部设置有絮凝物导向斜板6,絮凝物导向斜板6的左侧设置有与固废物过滤室8相连的第一通孔7,沉淀净化室3的左侧与絮凝物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产养殖池(100)和水净化装置(200);水净化装置(200)包括净化池体(1),净化池体(1)依次包括固废物过滤室(8)、絮凝室(14)、沉淀净化室(3)和净水室(15),固废物过滤室(8)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泵体(10)和水产养殖池(100),固废物过滤室(8)内设置有过滤装置(12),絮凝室(14)设置在固废物过滤室(8)的右上端,絮凝室(14)内安装有絮凝装置(13),絮凝室(14)底部设置有絮凝物导向斜板(6),絮凝物导向斜板(6)的左侧设置有与固废物过滤室(8)相连的第一通孔(7),沉淀净化室(3)的左侧与絮凝物导向斜板(6)右上端的第二通孔(5)和絮凝物导向斜板(6)右下端的第三通孔(4)连接贯通,净水室(15)设置在沉淀净化室(3)的上方,且净水室(15)与沉淀净化室(3)之间通过过滤网(2)间隔;净水室(15)的内部设置有曝气增氧设备(24),净水室(15)内的出水口(16)通过管道与第三泵体(26)和水产养殖池(10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产养殖池(100)和水净化装置(200);水净化装置(200)包括净化池体(1),净化池体(1)依次包括固废物过滤室(8)、絮凝室(14)、沉淀净化室(3)和净水室(15),固废物过滤室(8)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泵体(10)和水产养殖池(100),固废物过滤室(8)内设置有过滤装置(12),絮凝室(14)设置在固废物过滤室(8)的右上端,絮凝室(14)内安装有絮凝装置(13),絮凝室(14)底部设置有絮凝物导向斜板(6),絮凝物导向斜板(6)的左侧设置有与固废物过滤室(8)相连的第一通孔(7),沉淀净化室(3)的左侧与絮凝物导向斜板(6)右上端的第二通孔(5)和絮凝物导向斜板(6)右下端的第三通孔(4)连接贯通,净水室(15)设置在沉淀净化室(3)的上方,且净水室(15)与沉淀净化室(3)之间通过过滤网(2)间隔;净水室(15)的内部设置有曝气增氧设备(24),净水室(15)内的出水口(16)通过管道与第三泵体(26)和水产养殖池(10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絮凝装置(13)包括底座(1310)、絮凝剂箱(1301)、第二泵体(1302)、液压缸(1311)和絮凝添加搅拌机构,絮凝添加搅拌机构安装在底座(1310)上端的直线导轨(1309)上,絮凝添加搅拌机构的左侧与液压缸(1311)的伸出端连接,底座(1310)上且在位于絮凝室(14)的正上方设置有滑槽(1308),絮凝添加搅拌机构中的进液管(1304)与波纹管(1303)连接,波纹管(1303)与第二泵体(1302)连接,第二泵体(1302)与絮凝剂箱(130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絮凝添加搅拌机构包括箱体(1306),进液管(1304)设置在箱体(1306)的右上端,箱体(1306)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絮凝搅拌体(1307),絮凝搅拌体(1307)通过第一电机(1305)驱动进行同步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絮凝搅拌体(1307)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叶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海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