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伟忠专利>正文

一种土楼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797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楼温室大棚,包括主体和节点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罩,且主体的内部安置有外围框架,所述节点机构设置于主体的内侧,且节点机构的内侧包括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内侧贯穿有螺栓,且螺栓与支撑杆交汇处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垫片,所述外围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内围框架,且内围框架与外围框架的间隙处安装有螺旋梯,所述主体的外壁四周上方设置有通风窗,且通风窗的下方外接有出入门。该土楼温室大棚设置有主体,且主体内侧的外围框架的对称中心与内围框架的对称中心相重合,通过由钢结构材质构成的内、外围框架的设置,使得装置的稳定性提升,同时,增强装置内侧的温室效果,并提升温室培养工作的效率。

A kind of earth building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楼温室大棚
本技术涉及土楼温室大棚装置
,具体为一种土楼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市场上的土楼温室大棚一般为单一的外围框架与基体构成的独立空间,进行温室培养工作,使得其产生的温室效果不佳,影响装置辅助培养工作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土楼温室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楼温室大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土楼温室大棚一般为单一的外围框架与基体构成的独立空间,进行温室培养工作,使得其产生的温室效果不佳,影响装置辅助培养工作的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楼温室大棚,包括主体和节点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罩,且主体的内部安置有外围框架,所述节点机构设置于主体的内侧,且节点机构的内侧包括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内侧贯穿有螺栓,且螺栓与支撑杆交汇处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垫片,所述外围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内围框架,且内围框架与外围框架的间隙处安装有螺旋梯,所述主体的外壁四周上方设置有通风窗,且通风窗的下方外接有出入门。优选的,所述顶罩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相重合,且顶罩呈顶部为凹面的圆台状结构。优选的,所述通风窗等距分布于主体的外侧,且主体与出入门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围框架的对称中心与内围框架的对称中心相重合,且外围框架的截面厚度与内围框架的截面厚度相等。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支撑杆端部内侧的开口处的截面面积小于垫片的截面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土楼温室大棚设置有主体,且主体内侧的外围框架的对称中心与内围框架的对称中心相重合,通过由钢结构材质构成的内、外围框架的设置,使得装置的稳定性提升,同时,增强装置内侧的温室效果,并提升温室培养工作的效率,替代传统的通过单一的外围框架与基体构成的独立空间,进行温室培养工作,使得其产生的温室效果不佳,影响装置辅助培养工作的效率的问题;顶罩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顶罩与主体的紧密连接作用,使得装置内侧的区域更加独立,便于完成温室培育的工作,而通风窗等距分布于主体的外侧,在通风窗的作用下,能够便于装置内外侧的空气流通,加强装置工作时的供氧性能,并且通过出入门的作用,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进出温室大棚;支撑杆通过螺栓构成可拆卸结构,通过垫片的作用,能够遮蔽支撑杆端部内侧的开口,并使得支撑杆在安装时夹于垫片中间,提升节点处的紧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维模型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面正投影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体内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节点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顶罩;3、节点机构;4、通风窗;5、出入门;6、外围框架;7、内围框架;8、螺旋梯;9、垫片;10、螺栓;11、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楼温室大棚,包括主体1、顶罩2、节点机构3、通风窗4、出入门5、外围框架6、内围框架7、螺旋梯8、垫片9、螺栓10和支撑杆11,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罩2,且主体1的内部安置有外围框架6,顶罩2的中轴线与主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且顶罩2呈顶部为凹面的圆台状结构,通过顶罩2与主体1的紧密连接作用,使得装置内侧的区域更加独立,便于完成温室培育的工作,外围框架6的对称中心与内围框架7的对称中心相重合,且外围框架6的截面厚度与内围框架7的截面厚度相等,通过由钢结构材质构成的内、外围框架的设置,使得装置的稳定性提升,同时,增强装置内侧的温室效果,并提升温室培养工作的效率;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围框架7、外围框架6和顶罩2都为三角结构、蜂窝结构、空间桁架结构的复合构造,这样结构稳定,抗震、抗风能力强。外三角结构、内蜂窝结构、空间桁架结构通过若干共同的中心螺杆连接组成,所述外三角结构由若干三根管材组成的三角形通过若干螺杆拼接而成;所述内蜂窝结构由若干六根管材组成的六边形通过若螺杆拼接而成;所述空间桁架结构由若干七根管材组成的空间桁架通过螺杆拼接而成。所述空间桁架的七根管材结构为开放式:第一管材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管材和第三管材的一端连接,第二管材的另一端依次与第四管材、第五管材连接;第三管材的另一端依次与第六管材、第七管材连接。节点机构3设置于主体1的内侧,且节点机构3的内侧包括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通过螺栓10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支撑杆11端部内侧的开口处的截面面积小于垫片9的截面面积,通过垫片9的作用,能够遮蔽支撑杆11端部内侧的开口,并使得支撑杆11通过螺栓10在安装时夹于垫片9中间,提升节点处的紧固效果,支撑杆11的端部内侧贯穿有螺栓10,且螺栓10与支撑杆11交汇处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垫片9,外围框架6的内侧设置有内围框架7,且内围框架7与外围框架6的间隙处安装有螺旋梯8,所述螺旋梯8上面铺设木板或者铁丝网。主体1的外壁四周上方设置有通风窗4,且通风窗4的下方外接有出入门5,通风窗4等距分布于主体1的外侧,且主体1与出入门5之间为活动连接,在通风窗4的作用下,能够便于装置内外侧的空气流通,加强装置工作时的供氧性能,并且通过出入门5开启的作用,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进出温室大棚。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土楼温室大棚首先通过工作人员选择空旷的安装地点对装置进行安装工作,随后,从顶罩2的顶处为安装起点,依次逐层往下安装,安装至螺旋梯8处时,随同内、外围框架一起安装,且安装时用撑杆葫芦起吊,让安装部位腾离地面,方便拧螺栓10安装,在安装温室骨架时,如果计划选择大棚膜作为覆盖材料,必须同时进行卡槽安装,把需要安装卡槽线的部位(外围垂面卡槽与内围垂面卡槽,如果需覆双膜,还需于内蜂窝上安装卡槽)用自攻螺丝或者卡件装配上卡槽,这样安装效率更高,无需攀高操作,当安装至一半高度时,即可进行膜覆盖,避免整体建好后需攀高覆膜操作,影响安全;如果安装阳光板,则利用U型扣锁型阳光板进行板材纵向扣合安装,当安装好内、外围框架与螺旋梯8后,即可进行梯面的铁丝网铺设或木板板材的铺设工作,最后,并对预留的通风窗4处进行铝合金框玻璃窗的安装,设定的出入门5也可以同样安装玻璃推拉门或者自动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楼温室大棚,包括主体(1)和节点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罩(2),且主体(1)的内部安置有外围框架(6),所述节点机构(3)设置于主体(1)的内侧,且节点机构(3)的内侧包括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端部内侧贯穿有螺栓(10),且螺栓(10)与支撑杆(11)交汇处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垫片(9),所述外围框架(6)的内侧设置有内围框架(7),且内围框架(7)与外围框架(6)的间隙处安装有螺旋梯(8),所述主体(1)的外壁四周上方设置有通风窗(4),且通风窗(4)的下方外接有出入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楼温室大棚,包括主体(1)和节点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罩(2),且主体(1)的内部安置有外围框架(6),所述节点机构(3)设置于主体(1)的内侧,且节点机构(3)的内侧包括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端部内侧贯穿有螺栓(10),且螺栓(10)与支撑杆(11)交汇处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垫片(9),所述外围框架(6)的内侧设置有内围框架(7),且内围框架(7)与外围框架(6)的间隙处安装有螺旋梯(8),所述主体(1)的外壁四周上方设置有通风窗(4),且通风窗(4)的下方外接有出入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楼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2)的中轴线与主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且顶罩(2)呈顶部为凹面的圆台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楼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4)等距分布于主体(1)的外侧,且主体(1)与出入门(5)之间为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楼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框架(6)的对称中心与内围框架(7)的对称中心相重合,且外围框架(6)的截面厚度与内围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忠徐康通
申请(专利权)人:徐伟忠徐康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