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数据传输方法及4G小基站技术

技术编号:2217346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数据传输方法及4G小基站。该方法包括:通过适配层中根据应用场景从4G小基站设置的多个对接接口中预先选取并配置的一个对接接口,接收经通信运营商或通信设备厂商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发送至协议控制层;通过协议控制层中根据应用场景,利用软件配置方式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并部署的目标协议栈分支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信息并发送至物理层;通过物理层对第一处理信息进行处理后经空口向外发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4G小基站,能够灵活地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实现了根据应用需求灵活、简单、便捷地对协议控制层协议栈进行配置和/或裁剪的有益效果。

Software-defined Data Transfer Method for 4G Small Base Station Side and 4G Small Bas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数据传输方法及4G小基站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数据传输方法及4G小基站。
技术介绍
随着第四代(4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4G信号的覆盖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人流量不多,但是带宽要求大,比如室内覆盖,油田覆盖,城市盲区覆盖,地下车库,地下室覆盖,隧道覆盖,以及不同频段的专网覆盖。其中,可以通过微蜂窝小基站覆盖的方式来解决上述覆盖需求,射频和功放以及基带在一个机箱中,部署灵活方便。专利技术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针对不同的覆盖需求,UE(UserEquipment,用户终端)与小基站通信时,或是小基站与小基站通信时,所使用无线通信标准中的协议有所不同,协议的相关参数也不相同,然而,目前UE、小基站使用的均是无线通信标准(LTE)中的通用协议。基于目前的LTE协议栈设计模式,如果根据用户场景需求临时对协议进行裁剪的话,涉及到的代码重构的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容易出错。比如,仅仅把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去掉时,需要对应地改动空闲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链接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以及对应的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由此将原来的设计和代码进行重构,工作量比重新开发还要大,而且出现bug的概率高,稳定性差。简单来讲,修改一点协议,都要涉及对其他协议的改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数据传输方法及4G小基站,目的在于使采用此种数据传输方法的4G小基站灵活地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实现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灵活、简单、便捷地对协议栈进行配置和/或裁剪。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通过适配层中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从4G小基站设置的多个对接接口中预先选取并配置的一个对接接口,接收经通信运营商或通信设备厂商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协议控制层;通过协议控制层中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利用软件配置方式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并部署的目标协议栈分支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处理信息发送至物理层;通过物理层对所述第一处理信息进行处理后,经空中接口向外发送。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通过物理层的空中接口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至协议控制层;通过协议控制层中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利用软件配置方式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并部署的目标协议栈分支,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处理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处理信息发送至适配层;通过适配层中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从4G小基站设置的多个对接接口中预先选取并配置的一个对接接口,将所述第二处理信息发送至通信运营商或通信设备厂商的核心网设备。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4G小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数据传输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4G小基站的协议框架按照功能不同分为适配层、协议控制层和物理层,协议控制层中预先加载有至少一个协议栈分支以使维护人员根据应用需要和/或应用场景,利用软件配置方式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一个目标协议栈分支进行部署。在4G小基站正式投入使用进行数据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之前,首先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利用软件配置方式为协议控制层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并部署目标协议栈分支,以使4G小基站能够灵活地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通过选配部署匹配的协议栈分支,实现了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灵活、简单、便捷地对协议控制层协议栈进行配置和/或裁剪的有益效果,节省了4G小基站应用场景更换时维护人员为了裁剪通用协议而进行代码重构的操作,代码重构工作量不仅比较大而且容易出现错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的协议框架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室内覆盖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城市盲区覆盖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专网传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应急通信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的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实施例一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的协议框架示意图,可适用于不同信号覆盖应用场景下的4G小基站。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的协议框架按照功能和计算量不同划分为三个功能层,分别是依次相连的适配层、协议控制层和物理层。其中,适配层,包括与通信运营商或通信设备厂商的核心网设备适配的至少一个对接接口,用于通过从4G小基站设置的多个对接接口中预先选取并配置的一个对接接口将从所述核心网设备处接收的信息传递至协议控制层,或者将从所述协议控制层接收的信息传递至所述核心网设备;协议控制层,根据利用软件配置方式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并部署的目标协议栈分支对流转至所述协议控制层的信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传输至所述物理层或者所述适配层,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栈分支是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确定的;物理层,包括空中接口,用于根据所述协议控制层部署的目标协议栈分支,将从所述空中接口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后传输至所述协议控制层,或者将从所述协议控制层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后通过所述空中接口向外传输。具体的,适配层提供与不同通信运营商或者通信设备厂商的核心网设备进行对接的对接接口,由于不同的通信运营商或者通信设备厂商的核心网设备的对接接口有差异,特别是对基站的控制对接接口,因此适配层提供的对接接口应当具有适配功能。物理层用于支持物理层的基本算法,包括信道编解码,FFT(FastFourierTransformation,快速傅氏变换),信道估计,同步检测,CORDIC(CoordinateRotationDigitalComputer,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方法)旋转,调制解调,跳频控制和逻辑,DFE(DigitalFront-End,数字前端)。协议控制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适配层中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从4G小基站设置的多个对接接口中预先选取并配置的一个对接接口,接收经通信运营商或通信设备厂商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协议控制层;通过协议控制层中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利用软件配置方式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并部署的目标协议栈分支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处理信息发送至物理层;通过物理层对所述第一处理信息进行处理后,经空中接口向外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适配层中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从4G小基站设置的多个对接接口中预先选取并配置的一个对接接口,接收经通信运营商或通信设备厂商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协议控制层;通过协议控制层中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利用软件配置方式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并部署的目标协议栈分支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处理信息发送至物理层;通过物理层对所述第一处理信息进行处理后,经空中接口向外发送。2.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4G小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物理层的空中接口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至协议控制层;通过协议控制层中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利用软件配置方式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并部署的目标协议栈分支,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二处理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处理信息发送至适配层;通过适配层中根据应用需求和/或应用场景从4G小基站设置的多个对接接口中预先选取并配置的一个对接接口,将所述第二处理信息发送至通信运营商或通信设备厂商的核心网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适配层的协议配置选择指令,为所述协议控制层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并部署与所述适配层的协议配置选择指令匹配的目标协议栈分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通过所述4G小基站的控制参数配置接口接收的所述协议控制层的控制参数指令,为所述协议控制层从预先加载的多个协议栈分支中选取并部署与所述控制参数指令匹配的目标协议栈分支或预先配置控制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控制层的控制参数指令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协议分支选择指令、空口防互干扰参数指令、空口帧结构配置指令和调度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空口防互干扰参数指令和所述空口帧结构配置指令用于专用网络或应急抢险网络,所述调度控制指令用于应急抢险网络。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层的对接接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虎尹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