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65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检验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所述载玻片本体分为第一检验片和第二检验片;所述第一检验片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检验片靠近第二检验片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两端的内壁均设有一盲孔,所述缺口区域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进所述缺口两端的盲孔内;所述第二检验片设有柱形凹槽,所述第二检验片靠近第一检验片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缺口区域内的套设柱,所述转轴贯穿在所述套设柱内。本方案不仅能够防止细胞组织液或检验滴液从载玻片的四周流出,造成污染,同时还能在不使用时起到遮灰的效果。

Double concave assembly slide for clinical medical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
本技术属于医疗检验用具
,尤其涉及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
技术介绍
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时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或石英片,制作样本时,将细胞或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将盖玻片放置其上,用作观察。它还是进行临床检验时用于切片或载持生物标本以及放置实验材料的长方形玻璃片,载玻片的用法有涂片法、装片法、压片法和切片法。载玻片的清理方法:用清水洗或用酒精洗,然后再用棉花或纱布擦干净(最好用擦镜纸,手指避免接触载玻片,以免在其上留下指纹,影响下次观察使用)。由于临床上所使用的载玻片主要由长方形玻璃片构成,当样本是滴液时,将滴液直接滴在玻璃片上,滴液容易向周围流出玻璃片,污染环境。并且载玻片在清洗后,将载玻片保存用于下次检验使用时,由于载玻片本体就是一块玻璃片,载波片的表面在保存的过程中容易积灰,从而影响下次观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不仅能够防止细胞组织液或检验滴液从载玻片的四周流出,造成污染,同时还能在不使用时起到遮灰的效果。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所述载玻片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将两侧分为第一检验片和第二检验片;所述第一检验片的上表面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检验片靠近第二检验片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两端的内壁均设有一盲孔,所述缺口区域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进所述缺口两端的盲孔内,所述转轴与所述盲孔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摩擦衬圈;所述第二检验片的上表面设有柱形凹槽,所述第二检验片靠近第一检验片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缺口区域内的套设柱,所述转轴贯穿在所述套设柱内,所述套设柱与所述转轴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摩擦衬圈。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第一检验片和第二检验片分别设置弧形凹槽和柱形凹槽,当样本是细胞组织切片时,选择将细胞组织切片放在第一检验片的弧形凹槽中进行检验;当样本是滴液时,选择将滴液放在第二检验片的柱形凹槽中进行检验。本方案能够对细胞组织切片和检验滴液进行检验,并且将样本防止在槽内,可防止细胞组织液或检验滴液从载玻片本体的四周流出,造成污染。本方案中第一检验片和第二检验片通过转轴相互铰接,当载玻片本体使用完毕并清洗干净后,可将第一检验片绕转轴翻转,使得第一检验片盖设在第二检验片上,或者翻转第二检验片,使得第二检验片盖设在第一检验片上。即第一检验片和第二检验片处于闭合状态,在载玻片本体的保存过程中,从而能够给载玻片本体的上表面起到遮灰的效果。盲孔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一摩擦衬圈,套设柱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二摩擦衬圈,以起到第一检验片和第二检验片的定位作用,使得第一检验片和第二检验片之间不会轻易滑动,避免检验过程中因第一检验片和第二检验片之间连接不稳定而造成的不必要麻烦。进一步,所述第一检验片的外边缘连接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二检验片的外边缘连接有第二橡胶圈。由于载玻片本体因由长方形玻璃片构成,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工作人员的手和玻璃片直接接触而被划伤的情况。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所述第一底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橡胶圈的下侧,所述第一底盖用于遮盖所述第一检验片的底面,且所述第一底盖和所述第一检验片之间设有距离;所述第二底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橡胶圈的下侧,所述第二底盖用于遮盖所述第二检验片的底面,且所述第二底盖和所述第二检验片之间设有距离。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不仅以起到遮灰作用,使得第一检验片的底面和第二检验片的底面保持干净;还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载玻片本体轻易摔碎。进一步,所述第一橡胶圈的上侧和所述第二橡胶圈的上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透明标签栏,所述透明标签栏内具有标签卡片。在标签卡片上写入检查病理患者的病理型号、姓名等唯一性标识,有效地防止误拿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所述转轴和套设柱均采用与所述载玻片本体相同的玻璃材料。转轴和套设均采用玻璃材料,使得载玻片本体的整体结构美观。进一步,所述套设柱与所述第二检验片一体成型。套设柱与第二检验片一体成型,减少载玻片本体的连接构件,让载玻片本体的整体结构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实施例提供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纵向剖开后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载玻片本体1、第一检验片2、第二检验片3、弧形凹槽4、柱形凹槽5、第一橡胶圈6、透明标签栏7、缺口8、套设柱9、盲孔10、第一摩擦衬圈11、转轴12、第二摩擦衬圈13、第一底盖14、第二底盖15、第二橡胶圈16、标签卡片17。实施例基于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1,载玻片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将两侧分为第一检验片2和第二检验片3,第一检验片2的上表面设有弧形凹槽4,所述第二检验片3的上表面设有柱形凹槽5。第一检验片2和第二检验片3之间相互铰接,可以使得第一检验片2翻转,使其盖设在第二检验片3上。具体的,第一检验片2的右侧设有缺口8,缺口8两端的内壁均设有一盲孔10,缺口8区域内设有转轴12,转轴12采用与载玻片本体1相同的玻璃材料。转轴12的两端分别插进缺口8两端的盲孔10内,转轴12与盲孔10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摩擦衬圈11。第二检验片3的左侧设有套设柱9,套设柱9也采用与载玻片本体1相同的玻璃材料,且套设柱9与第二检验片3一体成型。套设柱9位于缺口8区域内,转轴12贯穿在套设柱9内,套设柱9与转轴12之间固定设有第二摩擦衬圈13。当第一检验片2和第二检验片3处于同一水平面时,第一检验片2的左侧边缘和第二检验片3的右侧边缘无缝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验片2的外边缘连接有第一橡胶圈6,第二检验片3的外边缘连接有第二橡胶圈16,由于载玻片本体1因由长方形玻璃片构成,第一橡胶圈6和第二橡胶圈16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工作人员的手和玻璃片直接接触而被划伤的情况。第一橡胶圈6的上侧和第二橡胶圈16的上侧均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透明标签栏7,透明标签栏7内具有标签卡片17,在标签卡片17上写入检查病理患者的病理型号、姓名等唯一性标识,有效地防止误拿情况的发生。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还包括第一底盖14和第二底盖15,第一底盖14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橡胶圈6的下侧,第一底盖14用于遮盖第一检验片2的底面,且第一底盖14和第一检验片2之间设有1cm-2cm的距离。具体的,第一底盖14包括底板和四个竖板,四个竖板分别垂直连接在底板的四侧,底板和四个竖板一体成型。第一橡胶圈6的下侧设有插槽,通过将竖板插入插槽中以实现第一底盖14与第一橡胶圈6的可拆卸连接。第二底盖15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橡胶圈16的下侧,第二底盖15用于遮盖第二检验片3的底面,且第二底盖15和第二检验片3之间设有1cm-2cm的距离。第二底盖15与第二橡胶圈16的连接方式相同于第一底盖14与第一橡胶圈6的连接方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进行样本检验时,根据检验样本的类型,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玻片本体(1),所述载玻片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将两侧分为第一检验片(2)和第二检验片(3);所述第一检验片(2)的上表面设有弧形凹槽(4),所述第一检验片(2)靠近第二检验片(3)的一侧设有缺口(8),所述缺口(8)两端的内壁均设有一盲孔(10),所述缺口(8)区域内设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两端分别插进所述缺口(8)两端的盲孔(10)内,所述转轴(12)与所述盲孔(10)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摩擦衬圈(11);所述第二检验片(3)的上表面设有柱形凹槽(5),所述第二检验片(3)靠近第一检验片(2)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缺口(8)区域内的套设柱(9),所述转轴(12)贯穿在所述套设柱(9)内,所述套设柱(9)与所述转轴(1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摩擦衬圈(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玻片本体(1),所述载玻片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将两侧分为第一检验片(2)和第二检验片(3);所述第一检验片(2)的上表面设有弧形凹槽(4),所述第一检验片(2)靠近第二检验片(3)的一侧设有缺口(8),所述缺口(8)两端的内壁均设有一盲孔(10),所述缺口(8)区域内设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两端分别插进所述缺口(8)两端的盲孔(10)内,所述转轴(12)与所述盲孔(10)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摩擦衬圈(11);所述第二检验片(3)的上表面设有柱形凹槽(5),所述第二检验片(3)靠近第一检验片(2)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缺口(8)区域内的套设柱(9),所述转轴(12)贯穿在所述套设柱(9)内,所述套设柱(9)与所述转轴(1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摩擦衬圈(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医学检验双凹组装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验片(2)的外边缘连接有第一橡胶圈(6),所述第二检验片(3)的外边缘连接有第二橡胶圈(16)。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志洪
申请(专利权)人:龙里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