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00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背压腔稳压结构包括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两者之间形成压缩腔;静涡旋盘远离动涡旋盘的一侧设有背压腔,背压腔连接有中压孔;动涡旋盘内部设有稳压腔;动涡旋盘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一端与稳压腔相连接,动涡旋盘转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通孔另一端与中压孔相连通;第二通孔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压缩腔和稳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通孔和中压孔的导通配合将稳压腔的中间压力引入静涡旋背面的背压腔,引入背压腔的压力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和第一通孔的转角范围进行灵活设计,不会出现背压腔的中压力波动过大的问题,使得压缩机运行更平稳可靠。

A backpressure chamber voltage stabilization structure and a scroll compressor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涡旋压缩机主要由壳体、压缩机构、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工作流体吸入管和工作流体排出管等零部件组成。压缩机构由动涡旋部件和静涡旋部件组成。驱动机构包括定子组件和曲轴转子组件,曲轴驱动动涡旋部件,由于动涡旋部件上设置有防自转机构,使得动涡旋部件相对于静涡旋部件做平动转动。由静涡旋部件的螺旋涡卷与动涡旋部件的螺旋涡卷限定成的压缩腔室容积逐渐变小,腔室中的制冷剂压力不断升高,从而经由工作流体吸入管吸入压缩腔室内的制冷剂被压缩并最终从涡旋部件中心处的排气口排出,并从工作流体排出管排出压缩机到外部制冷循环回路。由此实现制冷剂吸入、压缩、排出的工作循环过程。涡旋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空调及热泵领域。现有涡旋压缩机常将中间压缩腔的中间压力引入静涡旋背面的背压腔,利用引入背压腔的中压力做为背压力,以此来完成涡旋压缩机泵体间的轴向密封设计。传统涡旋压缩机通常在静涡旋上开设中压孔将中间压缩腔与背压腔连通,这种常规设计很难通过孔位、孔径来控制中压孔连通压缩腔的角度范围,而连通角度范围过大将造成引入背压腔的中压力波动过大,从而引发泵体泄漏,此外背压力波动也会导致动涡盘受力不均,加速动涡盘与上支架磨损,从而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以解决现有中压孔的连通角度范围过大导致引入背压腔的中压力波动过大,从而造成的泵体泄漏、动涡盘受力不均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包括相配合的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所述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之间形成压缩腔;其中,所述静涡旋盘远离所述动涡旋盘的一侧设有背压腔,所述背压腔连接有中压孔;所述动涡旋盘内部设有稳压腔;所述动涡旋盘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一端与所述稳压腔相连接,所述动涡旋盘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与所述中压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压缩腔和所述稳压腔。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背压腔稳压结构,在动涡旋盘内开设稳压腔,第一通孔、稳压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通过第一通孔和中压孔的导通配合将稳压腔的中间压力引入静涡旋背面的背压腔,引入背压腔的压力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和第一通孔的转角范围进行灵活设计,不会出现背压腔的中压力波动过大的问题,使得压缩机运行更平稳可靠。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静涡旋盘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基板和第一旋齿,所述动涡旋盘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基板和第二旋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旋齿和所述第二旋齿相互配合;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内设有所述稳压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基板设有所述中压孔,所述第二旋齿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基板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沉槽;所述中压孔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沉槽内,另一端与所述背压腔相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旋齿设有所述中压孔,所述第二基板设有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一通孔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沉槽内,另一端与所述稳压腔相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基板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端安装有堵头,所述堵头和所述盲孔密封配合形成所述稳压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盲孔的开设方向垂直于所述动涡旋盘的轴向。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压腔稳压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包括壳体、分隔板和盖体;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形成容腔,所述分隔板置于所述容腔内,并将所述容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安装有所述背压腔稳压结构;所述分隔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通孔,所述通孔处安装有止回阀。以上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现有技术的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一);图2为本现有技术的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二);图3为本现有技术的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三);图4为本现有技术的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四);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种动涡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种动涡旋盘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种静涡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种静涡旋盘的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种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种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二);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种动涡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种动涡旋盘的剖面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种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一);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种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二);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种动涡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种动涡旋盘的剖面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种静涡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种静涡旋盘的剖面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种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一);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种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二);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种动涡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种动涡旋盘的剖面图;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种静涡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种静涡旋盘的剖面图;图2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种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一);图2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种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配合状态示意图(二);图2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种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种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种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种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静涡旋盘;2.动涡旋盘;3.背压腔;4.中压孔;5.稳压腔;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一基板;9.第一旋齿;10、第二基板;11.第二旋齿;12.第一沉槽;13、第二沉槽;14.盲孔;15.堵头;16.壳体;17.分隔板;18.盖体;19.密封盖;20.防自转机构;21.上支架支撑板;22.偏心套;23.主平衡块;24.上支架底座;25.轴系组件;26.止回阀片;27.止回阀座;28.密封台。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附图1-4为现有动涡旋盘2和静涡旋盘1在不同时刻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具体的,如图1所示,泵体运行至转角α1,静涡旋盘1中压孔4关闭,如图2所示,泵体运行至转角β1,静涡旋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的静涡旋盘(1)和动涡旋盘(2),所述静涡旋盘(1)和动涡旋盘(2)之间形成压缩腔;其中,所述静涡旋盘(1)远离所述动涡旋盘(2)的一侧设有背压腔(3),所述背压腔(3)连接有中压孔(4);所述动涡旋盘(2)内部设有稳压腔(5);所述动涡旋盘(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6)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7);其中,所述第一通孔(6)一端与所述稳压腔(5)相连接,所述动涡旋盘(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6)另一端与所述中压孔(4)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7)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压缩腔和所述稳压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压腔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的静涡旋盘(1)和动涡旋盘(2),所述静涡旋盘(1)和动涡旋盘(2)之间形成压缩腔;其中,所述静涡旋盘(1)远离所述动涡旋盘(2)的一侧设有背压腔(3),所述背压腔(3)连接有中压孔(4);所述动涡旋盘(2)内部设有稳压腔(5);所述动涡旋盘(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6)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7);其中,所述第一通孔(6)一端与所述稳压腔(5)相连接,所述动涡旋盘(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6)另一端与所述中压孔(4)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7)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压缩腔和所述稳压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压腔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旋盘(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基板(8)和第一旋齿(9),所述动涡旋盘(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基板(10)和第二旋齿(11);所述第一基板(8)和所述第二基板(1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旋齿(9)和所述第二旋齿(11)相互配合;其中,所述第二基板(10)内设有所述稳压腔(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压腔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8)设有所述中压孔(4),所述第二旋齿(11)设有所述第一通孔(6),所述第二基板(10)设有所述第二通孔(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压腔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8)靠近所述第二基板(10)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沉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魏会军郭求和曹贞文李海港李立民马亚鹏郭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