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房屋及折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585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房屋,涉及移动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支撑柱、旋转柱、扇形板、立板、顶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旋转柱在向下旋转过程中,旋转柱之间由相互平行状态转变为呈相互倾斜的状态,不仅使得扇形板在未展开时能够被集中收纳(图1),有利于节省空间,而且在展开后扇形板能够被扇形拉开且拉大,实现对安装板前后左右以及侧方空间(安装板角方位的空间)的利用,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立板与顶板翻转(图2)并与扇形板对接(图3),再通过拉出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对扇形板侧端与上方空间覆盖(图4、7),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折叠式房屋周围空间达到全方位的覆盖及利用。

A folding house and fold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房屋及折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房屋
,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房屋。
技术介绍
总所周知,移动房屋以其运输方便、组装和拆卸简单便捷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到抗灾、工程施工以及野外作业等场合。目前市面已经具有多种结构的折叠房屋,而折叠房屋是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两种使用状态的房屋,在折叠状态下,体积小巧,便于移动,在展开状态下,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使之具有房屋的居住功能。但是现有的折叠房屋在展开状态后对空间的利用率较为低下,理由如下:如公告号CN10608834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活动房”,包括:第一墙板31和第二墙板32,同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墙板33和第四墙板34。在折叠时,将房顶1取下,第三墙板33和第四墙板34可以向内折叠,达到活动房折叠的目的。而且在打开活动房时,可以将折叠墙面3打开,构成四方的墙体上,然后将房顶1放置在四方墙体上,并且在通过拉手组件4的拉手423快速将地板9铺平。通过其在折叠与展开的状态,再结合其附图,很明显的能看出,折叠式活动房只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展开,展开后的占地面积只能向相对的两侧(比如左右方向)延伸,而前后以及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右后侧这六个方位的空间无法得到利用。综上所述,现有的折叠房屋对其周围的空间的利用率低下问题(折叠房屋展开后无法做到将其周围的空间全部利用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叠房屋对其周围的空间的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折叠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房屋,其中,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具有多个角,安装板数量至少为两个,安装板呈上下分隔开分布;支撑柱,支撑柱数量为多个,安装板之间相对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呈纵向设置在安装板上,支撑柱上下两端对应安装板的角;旋转柱,旋转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支撑柱的底部,旋转柱与支撑柱贴合并相互平行,旋转柱的旋转方向对应安装板的角;扇形板,扇形板为下窄上宽结构,扇形板数量为多个,旋转柱的相对两侧端活动连接至少一扇形板的一端,扇形板的另一端与其余扇形板相活动连接,扇形板之间可向安装板内折叠;立板,立板内具有:第一容纳槽;至少二第一延伸板,第一延伸板设置在第一容纳槽中,第一延伸板可在第一容纳槽中滑动;顶板,顶板一端与处于上方的安装板相活动连接,顶板的另一端与立板相活动连接,顶板内具有:第二容纳槽;至少二第二延伸板,第二延伸板设置在第二容纳槽中,第二延伸板可在第二容纳槽中滑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首先拉动旋转柱沿着安装板的角方向向下旋转,使得旋转柱远离安装板过程中,旋转柱之间呈倾斜非平行状态;其次利用旋转柱旋转倾斜的状态将扇形板向两侧拉开并向下移动,使得扇形板由折叠结构转变为平铺在地面的结构;之后拉动安装板上的立板以带动顶板在安装板上旋转,使得立板与顶板张开远离安装板;在拉动立板后,再以立板与顶板相活动连接处为旋转点进行旋转使得立板向下对接扇形板并对顶板进行支撑,使得顶板覆盖扇形板上方部分;最后拉出立板内的第一延伸板沿着立板两侧端方向移动(此处应当理解为有多个立板以安装板为中心向四周呈多个角度分布,而多个立板中拉出后第一延伸板之间能够对接,参考图4、7),再接着拉出顶板内的第二延伸板沿着顶板两侧端方向移动(此处应当理解为有多个顶板以安装板为中心向四周呈多个角度分布,而多个顶板中拉出后第二延伸板之间能够对接,参考图4、7),使得立板与顶板对扇形板形成全面覆盖,进一步使得立板与顶板与扇形板与安装板形成密闭空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扇形板中窄的一端贴合位于支撑柱下方的安装板。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立板与顶板可相互折叠并贴合在支撑柱上端的安装板上。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立板上具有门和/或窗。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柱上设有分割槽,分割槽朝向旋转柱。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折叠式房屋还包括:第一分割板,第一分割板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柱背离旋转柱的一面;第二分割板,第二分割板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分割板的另一端,第二分割板的另一端具有:伸缩槽;滑动板,滑动板设置在伸缩槽中,滑动板可在伸缩槽中滑动。首先旋转第二分割板,其次推动或拉动第一分割板穿过支撑柱上的分割槽与第一延伸板对接,然后再次旋转第二分割板对接一相对的支撑柱与处于支撑柱上下方向的安装板,最后拉动第二分割板内的滑动板与另一相对的支撑柱对接,将密闭空间分割成多个独立空间。其中,分割成多个独立空间有利于提高对空间的不同利用(比如一个空间作为厨房,另一个空间作为厕所等)。并且滑动板可进行滑动,可作为移动门使用,能够极大减少多余部件的利用,有利于减少空间体积,增大对空间的利用。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立板和/或顶板和/或第二分割板还具有隔绝组件,隔绝组件包括:固定块,固定块连接立板和/或顶板和/或第二分割板;卷曲弹片,卷曲弹片连接固定块,卷曲弹片具有:卷唇边,卷唇边贴合第一延伸板和/或第二延伸板和/或滑动板;跳动空间,跳动空间由卷曲弹片弯曲形成;跳动跟随部,跳动跟随部为倒放的“L”型,跳动跟随部一端径向抵住第一延伸板和/或第二延伸板和/或滑动板,跳动跟随部的另一端支撑卷曲弹片的横向部分。卷曲弹片径向紧压第一延伸板和/或第二延伸板和/或滑动板。在拉出或推动第一延伸板和/或第二延伸板和/或滑动板过程中,第一延伸板和/或第二延伸板和/或滑动板对卷曲弹片的卷唇边产生应力摩擦,卷唇边受到横向作用力向其卷曲方向弯折(此处要理解的是卷曲弹片是向左弯折再向右弯折形成的,如图14,也就是说卷唇边可以做到向左向右卷曲),大大减少与卷曲弹片相连的固定件和卷曲弹片之间连接处的应力影响。其中,跳动跟随部能够在第一延伸板和/或第二延伸板和/或滑动板拉出产生晃动时挤压卷曲弹片的横向部分(并且面积大不易偏移),使得卷曲弹片在最大程度上径向紧压固定块,有利于保持对第一延伸板和/或第二延伸板和/或滑动板的径向紧压,隔绝音噪与雨水,提高独立空间的舒服性,增强对空间的利用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旋转柱在向下旋转过程中,旋转柱之间由相互平行状态转变为呈相互倾斜的状态,不仅使得扇形板在未展开时能够被集中收纳(图1),有利于节省空间,而且在展开后扇形板能够被扇形拉开且拉大,实现对安装板前后左右以及侧方空间(安装板角方位的空间)的利用,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立板与顶板翻转(图2)并与扇形板对接(图3),再通过拉出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对扇形板侧端与上方空间覆盖(图4、7),使得本专利技术对折叠式房屋周围空间达到全方位的覆盖及利用。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非平行旋转,拉动旋转柱沿着安装板的角方向向下旋转,旋转柱远离安装板过程中,旋转柱之间呈倾斜非平行状态;扇形铺开,旋转柱旋转的同时带动扇形板向下移动,并且在至少两个旋转柱呈倾斜时拉动扇形板进行结构的转换,由折叠结构转变为平铺在地面的结构;张开,拉动安装板上的立板移动,进一步驱动与立板活动连接的顶板在安装板上旋转,使得立板与顶板张开远离安装板;对接,拉动立板后,再以立板与顶板相活动连接处为旋转点进行旋转使得立板向下对接扇形板并对顶板进行支撑,使得顶板覆盖扇形板上方部分;覆盖,首先拉出立板内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房屋,其中,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安装板呈上下分隔开分布;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数量为多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相对设置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呈纵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为下窄上宽结构,所述扇形板数量为多个,所述旋转柱的相对两侧端活动连接至少一所述扇形板的一端,所述扇形板的另一端与其余所述扇形板相活动连接,所述扇形板之间可向所述安装板内折叠;立板,所述立板内具有:第一容纳槽;至少二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延伸板可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滑动;顶板,所述顶板一端与处于上方的所述安装板相活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板相活动连接,所述顶板内具有:第二容纳槽;至少二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所述第二延伸板可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房屋,其中,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安装板呈上下分隔开分布;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数量为多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相对设置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呈纵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为下窄上宽结构,所述扇形板数量为多个,所述旋转柱的相对两侧端活动连接至少一所述扇形板的一端,所述扇形板的另一端与其余所述扇形板相活动连接,所述扇形板之间可向所述安装板内折叠;立板,所述立板内具有:第一容纳槽;至少二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延伸板可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滑动;顶板,所述顶板一端与处于上方的所述安装板相活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板相活动连接,所述顶板内具有:第二容纳槽;至少二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所述第二延伸板可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扇形板中窄的一端贴合位于所述支撑柱下方的安装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立板与所述顶板可相互折叠并贴合在所述支撑柱上端的所述安装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立板上具有门和/或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分割槽,所述分割槽朝向所述旋转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折叠式房屋还包括:第一分割板,所述第一分割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柱背离所述旋转柱的一面;第二分割板,所述第二分割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分割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分割板的另一端具有:伸缩槽;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设置在所述伸缩槽中,所述滑动板可在所述伸缩槽中滑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立板和/或所述顶板和/或所述第二分割板还具有隔绝组件,所述隔绝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立板和/或所述顶板和/或所述第二分割板;卷曲弹片,所述卷曲弹片连接所述固定块,所述卷曲弹片具有:卷唇边,所述卷唇边贴合所述第一延伸板和/或所述第二延伸板和/或所述滑动板;跳动空间,所述跳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