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换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72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接换料机构,接换料机构包括安装板、接料组件和切料组件,接料组件和切料组件均设在安装板上,切料组件位于接料组件的上方;接料组件能够将两个料卷进行拼接,切料组件能够切除尾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接料组件和切料组件对接料和切料步骤进行简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料卷从上方依次穿过切料组件、接料组件,在接换料过程中,接料组件将两个料卷进行拼接,切料组件对其中一个料卷进行尾料切除,即完成接换料过程,实现自动接换料功能,简化生产工序。

Receiving and chang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换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接换料机构。
技术介绍
国内现有的一些接换料机构,由于其结构复杂,导致造价成本提高;且该中接换料机构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接换料过程容易出现偏差,例如切除不断、粘连不紧等,该种问题的出现,导致生产设备停机调整,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接换料机构,接换料机构包括安装板、接料组件和切料组件,接料组件和切料组件均设在安装板上,切料组件位于接料组件的上方;接料组件能够将两个料卷进行拼接,切料组件能够切除尾料。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利用接料组件和切料组件对接料和切料步骤进行简化,使得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本技术中料卷从上方依次穿过切料组件、接料组件,在接换过程中,接料组件将两个料卷进行拼接,切料组件对其中一个料卷进行尾料切除,即完成接换料过程,实现自动接换料,简化生产工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料组件包括固定件、接料件,固定件和接料件对向设置,接料件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压板,压板固定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处;固定件或压板能够与料卷一端连接。由此,料卷一端能够与固定件或压板连接,在需要拼接时候,第二驱动件驱动压板将主用料卷与备用料卷通过粘连的方式进行拼接,即完成拼接过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设有第一粘贴片,第一粘贴片为魔术贴。由此,料卷的一端的一面粘贴在第一粘贴片上,料卷的一端的另一面粘贴有双面胶,在拼接过程中,备用料卷与主料卷通过双面胶进行拼接,双面胶的粘力比魔术贴高,使得备用料卷能够脱离魔术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板设有第二粘贴片,第二粘贴片为魔术贴。由此,料卷的一端的一面粘贴在第二粘贴片上,料卷的一端的另一面粘贴有双面胶,在拼接过程中,备用料卷与主料卷通过双面胶进行拼接,双面胶的粘力比魔术贴高,使得备用料卷能够脱离魔术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料组件包括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模具板,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对向设置,模具板设在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之间。由此,完成拼接后,切料组件对主料卷的尾料进行切除,第一切刀或第二切刀将尾料进行切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刀包括第一驱动件和刀片,刀片设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处,第二切刀和第一切刀结构相同。由此,第一切刀或第二切刀的切除过程中,第一驱动件驱动刀片配合模具板将尾料进行切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刀还包括L型板,刀片固定在L型板上,L型板可调节地设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处。由此,L型板具有弹性,使得刀片不易磨损;且通过调节L型板,可使得刀片与模具板配合切割效果更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换料机构还包括第一辊筒、第二辊筒以及第三辊筒,第一辊筒、第二辊筒设在切料组件上方,第三辊筒设在接料组件下方。由此,通过第一辊筒、第二辊筒以及第三辊筒增加料卷的张力,使料卷拼接更稳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均为气缸。由此,以气缸作为本机构驱动件,进一步降低本机构的制造成本,且气缸耐用,增加本机构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利用接料组件和切料组件对接料和切料步骤进行简化,使得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接换料机构的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接换料机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安装板、2-接料组件、21-固定件、211-第一粘贴片、22-接料件、221-第二驱动件、222-压板、223-第二粘贴片、3-切料组件、31-第一切刀、311-第一驱动件、312-刀片、313-L型板、32-第二切刀、33-模具板、41-第一辊筒、42-第二辊筒、43-第三辊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接换料机构,接换料机构包括安装板1、接料组件2和切料组件3,接料组件2和切料组件3均设在安装板1上,切料组件3位于接料组件2的上方;接料组件2能够将两个料卷进行拼接,切料组件3能够切除尾料。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利用接料组件2和切料组件3对接料和切料步骤进行简化,使得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本技术中料卷从上方依次穿过切料组件3、接料组件2,在接换过程中,接料组件2将两个料卷进行拼接,切料组件3对其中一个料卷进行尾料切除,即完成接换料过程,实现自动接换料,简化生产工序。结合图1,接料组件2包括固定件21、接料件22,固定件21和接料件22对向设置,固定件21、接料件22均固定在安装板1上,接料件22包括第二驱动件221以及压板222,压板222固定在第二驱动件221的驱动端处;固定件21或压板222能够与料卷一端连接。由此,料卷一端与固定件21或压板222连接,在需要拼接时候,第二驱动件221驱动压板222将主用料卷与备用料卷通过粘连的方式进行拼接,即完成拼接过程。结合图1,固定件21设有第一粘贴片211,第一粘贴片211为魔术贴;料卷一端能够粘贴在第一粘贴片211上。由此,料卷的一端的一面粘贴在粘贴片上,料卷的一端的另一面粘贴有双面胶,在拼接过程中,备用料卷与主料卷通过双面胶进行拼接,双面胶的粘力比魔术贴高,使得备用料卷能够脱离魔术贴。结合图1,压板222上设有第二粘贴片223,第二粘贴片223为魔术贴;料卷一端能够粘贴在第二粘贴片223上。由此,料卷的一端的一面粘贴在第二粘贴片223上,料卷的一端的另一面粘贴有双面胶,在拼接过程中,备用料卷与主料卷通过双面胶进行拼接,双面胶的粘力比魔术贴高,使得备用料卷能够脱离魔术贴。结合图1,切料组件3包括第一切刀31、第二切刀32以及模具板33,第一切刀31和第二切刀32对向设置,模具板33设在第一切刀31、第二切刀32之间;第一切刀31、模具板33以及第二切刀32间隔成备用进料通道和主进料通道,备用进料通道和主进料通道之间可进行互换。由此,完成拼接后,切料组件3对主料卷的尾料进行切除,第一切刀31或第二切刀32将尾料进行切除。结合图1,第一切刀31包括第一驱动件311和刀片312,刀片312设在第一驱动件311的驱动端处,第二切刀32和第一切刀31结构相同。由此,第一切刀31或第二切刀32的切除过程中,第一驱动件311驱动刀片312配合模具板33将尾料进行切除。结合图1,第一切刀31还包括L型板313,刀片312固定在L型板313上,L型板313可调节地设在第一驱动件311的驱动处。由此,L型板313具有弹性,使得刀片312不易磨损;且通过调节L型板313,可使得刀片312与模具板33配合切割效果更好。结合图1,接换料机构还包括第一辊筒41、第二辊筒42以及第三辊筒43,第一辊筒41、第二辊筒42设在切料组件3上方,第一辊筒41位于模具板33的右侧,第二辊筒42位于模具板33的左侧,第三辊筒43设在接料组件2下方。由此,通过第一辊筒41、第二辊筒42以及第三辊筒43增加料卷的张力,使料卷拼接更稳定。结合图1,第二驱动件221和第一驱动件311均为气缸。由此,以气缸作为本机构驱动件,进一步降低本机构的制造成本,且气缸耐用,增加本机构的使用寿命。结合图1-2,本技术主要用于无纺布进料的接换料工序,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主料卷绕过第一辊筒41从本机构的上方依次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接换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换料机构包括安装板(1)、接料组件(2)和切料组件(3),所述接料组件(2)和切料组件(3)均设在安装板(1)上,所述切料组件(3)位于接料组件(2)的上方;所述接料组件(2)能够将两个料卷进行拼接,所述切料组件(3)能够切除尾料。

【技术特征摘要】
1.接换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换料机构包括安装板(1)、接料组件(2)和切料组件(3),所述接料组件(2)和切料组件(3)均设在安装板(1)上,所述切料组件(3)位于接料组件(2)的上方;所述接料组件(2)能够将两个料卷进行拼接,所述切料组件(3)能够切除尾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换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组件(2)包括固定件(21)、接料件(22),所述固定件(21)和接料件(22)对向设置,所述接料件(22)包括第二驱动件(221)以及压板(222),所述压板(222)固定在第二驱动件(221)的驱动端处;所述固定件(21)或压板(222)能够与料卷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换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1)设有第一粘贴片(2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换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22)设有第二粘贴片(22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换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料组件(3)包括第一切刀(31)、第二切刀(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金雍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景慕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