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织物翻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面装置的
,特别是一种管状织物翻面装置的
技术介绍
目前,管状织物(如:袜子),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都采用针织或缝合技术,将衔接处针织或缝合在一起,为了产品的美观,都是采用从反面针织或缝合,针织或缝合完后,再将产品翻转过来,使外表平整的那一面作为正面,针织或缝合处则隐藏在里面。现在大多是采用人工翻面,加工效率较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管状织物翻面装置,能够提高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状织物翻面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张口机构、套装机构、套管和抽风机构,所述张口机构用于张开输送机构输出的管状织物的入口,并带动该管状织物使其入口套设在套装机构上,所述套装机构将该管状织物的入口再次进行扩张,并带动该管状织物套在套管的输入端上,所述套管的输出端与抽风机构连接,在所述抽风机构的作用下使套在套管的输入端上的管状织物脱离套管实现翻面。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输送带和两个定位板,所述主动带轮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织物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张口机构(2)、套装机构(3)、套管(4)和抽风机构(5),所述张口机构(2)用于张开输送机构(1)输出的管状织物的入口,并带动该管状织物使其入口套设在套装机构(3)上,所述套装机构(3)将该管状织物的入口再次进行扩张,并带动该管状织物套在套管(4)的输入端上,所述套管(4)的输出端与抽风机构(5)连接,在所述抽风机构(5)的作用下使套在套管(4)的输入端上的管状织物脱离套管(4)实现翻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织物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张口机构(2)、套装机构(3)、套管(4)和抽风机构(5),所述张口机构(2)用于张开输送机构(1)输出的管状织物的入口,并带动该管状织物使其入口套设在套装机构(3)上,所述套装机构(3)将该管状织物的入口再次进行扩张,并带动该管状织物套在套管(4)的输入端上,所述套管(4)的输出端与抽风机构(5)连接,在所述抽风机构(5)的作用下使套在套管(4)的输入端上的管状织物脱离套管(4)实现翻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织物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驱动电机(11)、主动带轮(12)、从动带轮(13)、输送带(14)和两个定位板(15),所述主动带轮(12)和从动带轮(13)上设有输送带(14),所述驱动电机(11)驱动主动带轮(12)转动,所述两个定位板(15)水平平行设置并位于输送带(14)的上层带体的上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织物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口机构(2)包括两个导杆(21)、搁置板(22)、两个吸物机构(23)、开口槽(24)和感应器(25),所述两个导杆(21)上设有两个吸物机构(23)和位于两个吸物机构(23)之间的搁置板(22),所述搁置板(22)的后端设有开口槽(24),所述搁置板(22)的上端与输送带(14)的上层带体的上侧平齐,所述搁置板(22)的上端后部设有感应器(2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状织物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物机构(23)包括吸管(232)和Y、Z向运动机构(231),所述Y、Z向运动机构(231)上设有与开口槽(24)相对应的吸管(232),所述吸管(232)的输出端与负压气源连接,所述感应器(25)位于吸管(232)的后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状织物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Z向运动机构(231)包括气缸I(2311)、气缸II(2312)、滑动座(2313)、安装座I(2314)、定位杆(2315)和安装座II(23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实干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