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63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37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集水池、调节池、水解池、好氧池、MBR池和清水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一端设置有若干组污水进水管,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所示集水池通过管路和水泵依次与调节池、水解池、好氧池、MBR池、和清水集水池连通,所述MBR池还与污泥池连通,所述污泥池内设置有辅助除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解池、好氧池和MBR池,依次处理生活污水,增加污水处理效果,同时在集水池内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和在污泥池内设置辅助除泥装置,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具有辅助排除废弃物的功能,减少污水处理的人工成本。

A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问题,而我国的缺水形势更为严峻。与此同时,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迫切要求适合时代发展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因此,近年来各种新型、改良型的处理生活污水技术不断出现。但是目前的生活污水处理处理效果较差,且处理过程中不具有辅助排污功能,虽然污水处理达标,但是无形中增加了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通过设置水解池、好氧池和MBR池,依次处理生活污水,增加污水处理效果,同时在第一集水池内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和在污泥池内设置辅助除泥装置,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具有辅助排除废弃物的功能,减少污水处理的人工成本。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第一集水池、调节池、水解池、好氧池、MBR池和清水集水池;所述第一集水池一端设置有若干组污水进水管,所述第一集水池内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所述一级过滤装置右侧的第一集水池内设置有集水出水管,所述集水出水管与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一组集水排水管连接,所述集水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调节池的池底,所述调节池内还设置有调节出水管,所述调节出水管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一组调节排水管连通,所述调节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解池的池底,污水在水解池内停留2~4小时,起厌氧的作用,利用厌氧反应的水解酸化机理,主要分解废水中难于好氧生物处理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在消解BOD的过程中,使难降解的大分子、高分子有机污染物水解断链,降解为易于好氧生物处理的低分子有机酸等,使原水的可生化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水流通过自身流动对装置内部污泥进行搅拌,使厌氧消化进行的更加充分,提高污泥负荷,所述水解池内还设置有水解出水管,所述水解出水管与第三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口与一组水解排水管连接,所述水解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好氧池的池底,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内还设置有好氧出水管,所述好氧出水管与第四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水泵的出水口与好氧排水管连通,所述好氧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MBR池的池底,所述MBR池内设置有若干组并列设置的MBR膜,所述MBR池内还设置有一组清水出水管,所述清水出水管与清水水泵连接,所述清水水泵通过管路与清水集水池连通;所述MBR池还通过污泥管与一组污泥泵连通,所述污泥泵的另一端通过污泥管与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泥池内设置有辅助除泥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过滤装置包括竖直过滤框架,所述竖直过滤框架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水池内部,所述竖直过滤框架内镶嵌有并列的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的网眼的尺寸从左到右依次减小,所述竖直过滤框架将所述第一集水池分割为排污池和循环池,所述排污池内设置有污物去除装置;设置多层过滤网罩,增加过滤效果,避免小颗粒进入下一级反应池内,影响反应的正常进行。进一步的,所述污物去除装置包括一组去除框架,所述去除框架内部镶嵌有去除网,所述去除框架还与两组升降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缸设置在第一集水池的池壁上加工的安装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若干组曝气管,所有曝气管均与一组气源管连通,所述气源管与曝气气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辅助除泥装置包括除泥槽,所述除泥槽设置在污泥池池底,所述除泥槽的两端分别与一组升降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污泥池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一组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主轴通过减速器与驱动滚筒连接,所述驱动滚筒上缠绕有升降钢丝绳,所述升降钢丝绳通过转向滚轮与除泥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滚轮通过滚轮架设置在所述污泥池的池壁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水解池、好氧池和MBR池,依次处理生活污水,增加污水处理效果,同时在第一集水池内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和在污泥池内设置辅助除泥装置,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具有辅助排除废弃物的功能,减少污水处理的人工成本;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集水池内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首先通过竖直过滤框架内的过滤网罩将生活污水中污物隔绝在竖直过滤框架隔绝出的排污池内,排污池内设置有去除框架,去除框架平时处在排污池底部,当需要将排污池内的污物一次性去除时,通过升降液压缸将去除框架顶升,将水中污物完全过滤出水中,方便人工清理,不需要打捞,减少了人工成本;本技术在第一集水池和水解池之间设置调节池,由于污水每天各时段的污水量不尽相同,污水的水质状况差别也很大,为使污水处理过程持续、均衡进行,设立调节池起到调节污水量、均衡水质的作用;本技术通过在污泥池内设置辅助除泥装置,大量污泥进入污泥池内,污泥池内积攒大量污泥,当需要人工清除时,启动升降驱动装置,驱动除泥槽升起,除泥槽侧端加工有污泥出口,污泥出口上设置有排污门,打开排污门将污泥排除,减少人工排污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级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辅助除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好氧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4,该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第一集水池1、调节池2、水解池3、好氧池4、MBR池5和清水集水池6;所述第一集水池1一端设置有若干组污水进水管,所述第一集水池1内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7,所述一级过滤装置7右侧的第一集水池1内设置有集水出水管,所述集水出水管与第一水泵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9的出水口与一组集水排水管连接,所述集水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调节池2的池底,所述调节池2内还设置有调节出水管,所述调节出水管与第二水泵1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0的出水口与一组调节排水管连通,所述调节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解池3的池底,所述水解池3内还设置有水解出水管,所述水解出水管与第三水泵1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水泵11的出水口与一组水解排水管连接,所述水解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好氧池4的池底,所述好氧池4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4内还设置有好氧出水管,所述好氧出水管与第四水泵1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水泵12的出水口与好氧排水管连通,所述好氧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MBR池5的池底,所述MBR池5内设置有若干组并列设置的MBR膜,所述MBR池5内还设置有一组清水出水管,所述清水出水管与清水水泵13连接,所述清水水泵13通过管路与清水集水池6连通;所述MBR池5还通过污泥管与一组污泥泵16连通,所述污泥泵16的另一端通过污泥管与污泥池15连接,所述污泥池15内设置有辅助除泥装置8。具体的,所述一级过滤装置7包括竖直过滤框架71,所述竖直过滤框架71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水池1内部,所述竖直过滤框架71内镶嵌有并列的过滤网罩72,所述过滤网罩72的网眼的尺寸从左到右依次减小,所述竖直过滤框架71将所述第一集水池1分割为排污池73和循环池74,所述排污池73内设置有污物去除装置。具体的,所述污物去除装置包括一组去除框架75,所述去除框架75内部镶嵌有去除网,所述去除框架75还与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水池(1)、调节池(2)、水解池(3)、好氧池(4)、MBR池(5)和清水集水池(6);所述第一集水池(1)一端设置有若干组污水进水管,所述第一集水池(1)内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7),所述一级过滤装置(7)右侧的第一集水池(1)内设置有集水出水管,所述集水出水管与第一水泵(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9)的出水口与一组集水排水管连接,所述集水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调节池(2)的池底,所述调节池(2)内还设置有调节出水管,所述调节出水管与第二水泵(1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0)的出水口与一组调节排水管连通,所述调节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解池(3)的池底,所述水解池(3)内还设置有水解出水管,所述水解出水管与第三水泵(1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水泵(11)的出水口与一组水解排水管连接,所述水解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好氧池(4)的池底,所述好氧池(4)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4)内还设置有好氧出水管,所述好氧出水管与第四水泵(1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水泵(12)的出水口与好氧排水管连通,所述好氧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MBR池(5)的池底,所述MBR池(5)内设置有若干组并列设置的MBR膜,所述MBR池(5)内还设置有一组清水出水管,所述清水出水管与清水水泵(13)连接,所述清水水泵(13)通过管路与清水集水池(6)连通;所述MBR池(5)还通过污泥管与一组污泥泵(16)连通,所述污泥泵(16)的另一端通过污泥管与污泥池(15)连接,所述污泥池(15)内设置有辅助除泥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水池(1)、调节池(2)、水解池(3)、好氧池(4)、MBR池(5)和清水集水池(6);所述第一集水池(1)一端设置有若干组污水进水管,所述第一集水池(1)内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7),所述一级过滤装置(7)右侧的第一集水池(1)内设置有集水出水管,所述集水出水管与第一水泵(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9)的出水口与一组集水排水管连接,所述集水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调节池(2)的池底,所述调节池(2)内还设置有调节出水管,所述调节出水管与第二水泵(1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0)的出水口与一组调节排水管连通,所述调节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解池(3)的池底,所述水解池(3)内还设置有水解出水管,所述水解出水管与第三水泵(1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水泵(11)的出水口与一组水解排水管连接,所述水解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好氧池(4)的池底,所述好氧池(4)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4)内还设置有好氧出水管,所述好氧出水管与第四水泵(1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水泵(12)的出水口与好氧排水管连通,所述好氧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MBR池(5)的池底,所述MBR池(5)内设置有若干组并列设置的MBR膜,所述MBR池(5)内还设置有一组清水出水管,所述清水出水管与清水水泵(13)连接,所述清水水泵(13)通过管路与清水集水池(6)连通;所述MBR池(5)还通过污泥管与一组污泥泵(16)连通,所述污泥泵(16)的另一端通过污泥管与污泥池(15)连接,所述污泥池(15)内设置有辅助除泥装置(8)。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拾井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澄水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