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得高油脂质量的浸出葵花籽油的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508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获得高油脂质量的浸出葵花籽油的预处理工艺,在扎胚步骤前进行预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包括:对葵花籽进行剥壳处理,并在剥壳后进行壳仁分离,以得到籽壳和籽仁,籽仁的净仁率为20‑80%。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浸出葵花籽油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上述的预处理工艺,已得到所述籽仁;对籽仁进行轧胚、蒸炒和压榨,得到压榨毛油和葵饼;葵饼进行浸出处理,以得到浸出毛油;对浸出毛油和压榨毛油进行精炼处理以得到成品葵花籽油。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的制造方法所获得的浸出葵花籽油。通过该预处理工艺可以获得营养品质高、感官品质佳并且安定性品质好的浸出葵花籽油。

A Pretreatment Process for Extracting Sunflower Seed Oil with High Oil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得高油脂质量的浸出葵花籽油的预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油的预处理工艺、制造方法以及食用油,尤其涉及一种浸出葵花籽油的预处理工艺、制造方法以及浸出葵花籽油。
技术介绍
葵花籽属我国八大油料作物之一,其含有丰富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为50~70%。据统计,2012~2017年的全球葵花籽油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72%,我国葵花籽油的消费量也呈现显着增加的趋势。葵花籽油分为压榨油和浸出油。其中,葵花籽浸出油的取得方式通常采用未剥壳的全籽先蒸炒再压榨葵花籽,搭配溶剂浸出,然而整籽焙炒时葵壳的传导效率差,需高温长时间蒸炒,因而,所需消耗的能源也较多。并且,在高温长时间蒸炒也容易使葵壳产生焦糊味、油脂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使油脂容易氧化,也降低了成品油的得率。此外,葵花籽中影响营养品质的蜡质、磷脂多存在于葵花籽壳,在榨油过程会由壳中溶至毛油中。因此后续再经由精炼以中和去除游离脂肪酸和磷脂、冬化以脱蜡、脱色和脱臭,精炼阶段所用的辅料主要有磷酸、片碱、白土、硅藻土等,若毛油质量好,可减少辅料的使用量,并减少精炼过程中维生素E的耗损。同时毛油质量好,还能提高油脂精炼得率,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利于适度精炼技术的实施应用及提升成品油质量等。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葵花籽油的制备技术一般为采用未剥壳或取去壳的葵仁再压榨,去壳的葵仁的剥净率≥93%。并没有提供一种保留适当葵壳,以协助压榨过程榨膛建立压力、提高出油率的方式。基于此,期望获得一种预处理工艺,通过该预处理工艺可以获得高油脂质量的浸出葵花籽油。并且,该预处理工艺可以有利于提升榨油的生产效率,有效保留浸出葵花籽油的营养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油脂质量的浸出葵花籽油的预处理工艺,通过该预处理工艺可以获得高油脂质量的浸出葵花籽油。此外,该预处理工艺可以有利于提升榨油的生产效率,有效保留浸出葵花籽油的营养成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获得高油脂质量的浸出葵花籽油的预处理工艺,在扎胚步骤前进行预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包括:对葵花籽进行剥壳处理,并在剥壳后进行壳仁分离,以得到籽壳和籽仁,所述籽仁的净仁率为20-80%。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在舍弃现有技术所追求的高净仁率的情况下,通过本案所述的预处理工艺所获得的浸出葵花籽油的蜡质含量可以显著降低,并且维生素E的含量可以得到提高,并且对最终获得的浸出葵花籽油的色泽及其风味也有极大的改善,例如所获得的浸出葵花籽油中会使得油脂外观浑浊的磷脂含量极低,且色泽红度低,颜色呈淡黄色,并且具有清淡的葵花籽风味。本案中之所以进行预处理工艺,是因为本案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防线,现有技术虽然采用了高净仁率,但是其葵花籽在剥壳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损耗,且处理操作十分不易,葵花籽在整籽炒籽压榨时,无法降低浸出葵花籽油中的蜡质和磷脂的含量,而高含量的蜡质和磷脂还会导致后续精炼过程中,需要增加油脂精所要的辅料,不但不利于原料节省,还会使得最终的浸出葵花籽油的维生素E含量降低,并且油脂极易在高温下分解成游离脂肪酸,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油脂含量较少,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处理工艺通过合理的籽仁净仁率使得最终获得的浸出葵花籽油营养品质高、感官品质佳并且安定性品质好。需要说明的是,成品油营养品质、感官品质和安定性品质是评价食用油脂品质好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营养品质高是指使油脂消化吸收低的蜡含量低和维生素E含量高;感官品质佳是指会使油脂外观浑浊的磷脂含量低,且色泽红度降低呈淡黄色并具清淡的葵花籽风味;而安定性品质好是指会促进油脂氧化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且维生素E含量高。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处理工艺中,籽仁的净仁率为40-80%。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处理工艺中,籽仁的净仁率为60-80%。上述方案中,将籽仁的净仁率控制在60-80%一方面可以使得最终获得的毛油的蜡质和磷脂的含量分别降低45%以及75%,减少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影响品质的物质溶出至毛油,而另一方面有利于可以增加压榨时的压力,以增加被榨出的毛油。此外,控制籽壳的含仁率可以更为有利于获得品质高的毛油,提高出油率,降低蜡质或是磷脂的含量,还可以减少籽仁的损耗,增加被榨出出的毛油。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处理工艺中,籽壳中的含仁率<2.5%。上述方案中,籽壳中的含仁率是指残留在籽壳内的残仁占籽壳与残仁整体质量的百分比。而控制籽壳的含仁率可以减少原料籽仁油料的消耗,减少油脂的损失以增加产率。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处理工艺中,籽壳中的含仁率<0.45%。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处理工艺中,预处理工艺还包括:在对葵花籽进行剥壳处理前先进行蒸汽软化步骤,以使得葵花籽的含水率为4-10%。上述方案中,剥壳处理前先进行蒸汽软化步骤,可以更进一步降低壳中含仁率,从而可以提升最终技术方案的出油率,使得采用本案预处理工艺的出油率高于现有技术的出油率,这是因为:适度的软化可以使葵花籽具有适宜的弹塑性,降低葵仁间的附着力,从而利于剥壳,降低壳中含仁率。若葵花籽的含水率<4%或是>10%,都会导致葵花籽容易脆化或是难以剥壳,进而导致壳中含仁率增高,造成葵花籽原料的损失。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采用软化锅,并且控制蒸气压力以及转速进而达到控制葵花籽的含水率。考虑到葵花籽原有的水分也会影响蒸汽软化步骤时的葵花籽含水率,因此,可以在进行蒸汽软化步骤时对葵花籽的含水率进行水分含量测定,以更精准地控制葵花籽含水率。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处理工艺中,进行蒸汽软化步骤,以使得葵花籽的含水率为7-9%。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处理工艺中,采用软化锅进行蒸汽软化步骤,其中软化步骤的工艺参数包括:软化蒸汽压力为0.1-0.4MPa并且/或者软化转速为300-450r/min。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处理工艺中,采用离心剥壳机进行剥壳处理,其中在剥壳时控制葵花籽的喂入量为200-400kg/h,离心剥壳机的转速为1300-1500r/min。上述方案中,控制葵花籽的喂入量以及离心剥壳机的转速是因为若喂入量过快容易使得葵花籽集中于甩盘中心的下部,在甩盘分布不均时,极易致使葵花籽在甩盘及重及时被冲击板反复撞击,进而导致葵仁的粉碎度加大,而喂入量过慢,则不利于产率的提高。此外,若离心剥壳机的转速太高,也易使葵仁的粉碎度加大,因此,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在剥壳时控制葵花籽的喂入量为200-400kg/h,离心剥壳机的转速为1300-1500r/min。需要说明的是,葵花籽的喂入量是指葵花籽喂入离心剥壳机的速率。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出葵花籽油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所获得的浸出葵花籽油的毛油以及成品油或是压榨毛油成品油均营养品质高、感官品质佳并且安定性品质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浸出葵花籽油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对籽仁进行轧胚、蒸炒和压榨,得到压榨毛油和葵饼;对葵饼进行浸出处理,以得到浸出毛油;对浸出毛油和压榨毛油进行精炼处理以得到成品葵花籽油。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造方法中,考虑到葵花籽的壳为部分去壳,其热传导性相较于未剥壳的葵花籽更佳,因此,在本案中,在蒸炒步骤:控制蒸炒温度为100-130℃,并且/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获得高油脂质量的浸出葵花籽油的预处理工艺,在扎胚步骤前进行所述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工艺包括:对葵花籽进行剥壳处理,并在剥壳后进行壳仁分离,以得到籽壳和籽仁,所述籽仁的净仁率为20‑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得高油脂质量的浸出葵花籽油的预处理工艺,在扎胚步骤前进行所述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工艺包括:对葵花籽进行剥壳处理,并在剥壳后进行壳仁分离,以得到籽壳和籽仁,所述籽仁的净仁率为20-8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籽仁的净仁率为40-8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籽仁的净仁率为60-8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籽壳中的含仁率<2.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籽壳中的含仁率<0.45%。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工艺还包括:在对葵花籽进行剥壳处理前先进行蒸汽软化步骤,以使得葵花籽的含水率为4-1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进行蒸汽软化步骤,以使得葵花籽的含水率为7-9%。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软化锅进行蒸汽软化步骤,其中软化步骤的工艺参数包括:软化蒸汽压力为0.1-0.4MPa并且/或者软化转速为300-450r/min。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树王赛曾媛媛詹国靖林敬甄郑绣蒨
申请(专利权)人:佳格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