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2,3-二氨基吡啶制备黄色荧光碳点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1549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2,3‑二氨基吡啶制备黄色荧光碳点的方法及产品和应用,具体是将2,3‑二氨基吡啶用水溶解制成2,3‑二氨基吡啶溶液,加酸,在180~220℃反应8~10h,制得含有碳点的反应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为水热法,合成过程简单,所合成的碳点在紫外激发下展现出强烈的黄色荧光,且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能很好地作为光学影像探针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Preparation of yellow fluorescent carbon dots from 2,3-diaminopyridine and its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2,3-二氨基吡啶制备黄色荧光碳点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利用2,3-二氨基吡啶制备黄色荧光碳点的方法,还涉及由该方法制得的产品和应用。
技术介绍
碳点是一种直径约10nm的新型荧光碳材料,其合成方法低廉而且简单,从发现到现在的十几年之间,碳点的性质、光致发光机理得到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自2004年被首次报道、2006年被正式定名以来,碳点便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科研人员在设计更好的合成路线、探索理化性质、提高量子产率、开发新功能、拓展应用领域等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已在合成方法的开发上取得显著进展,并总结出两条制备思路,即“自上而下”(top-down)将复杂结构破碎成碳点,包括激光刻蚀、热分解、电解剥离、物理粉碎、强酸剥离等;“自下而上”(down-top)将小分子原料经聚合-团聚-脱水-碳化等过程合成碳点,包括水热/溶剂热法、微波合成、强酸脱水碳化等。另外,由于其成分,碳点正成为金属量子点的一种有前途的替代选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碳点也被应用在生物传感器、基因传递、药物载体和生物成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2,3‑二氨基吡啶制备黄色荧光碳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3‑二氨基吡啶用水溶解制成2,3‑二氨基吡啶溶液,加酸,然后在180~220℃反应8~10h,制得含有碳点的反应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2,3-二氨基吡啶制备黄色荧光碳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3-二氨基吡啶用水溶解制成2,3-二氨基吡啶溶液,加酸,然后在180~220℃反应8~10h,制得含有碳点的反应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3-二氨基吡啶溶液的浓度为1~10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为硫酸、磷酸、盐酸或硝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酸为加入后酸的终浓度为0.1~0.5mol/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为在180℃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久存蒲建林金燕子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