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迭式童车,特别是一种婴儿和幼儿的两用车。现有的折迭式童车一般只能沿高度方向折迭,也有极少数童车可同时将长度方向折迭一小部分。这样折迭,车面宽而低,不便于推拉,只能侧过来提着走,无法利用原有的车轮。折迭后,因车身最大平面平行于地面故占地面积大,平时只能靠在墙上或其它物体上,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长度方向折迭的婴幼儿车,折迭后车身高度不变,而车轮方向与车身最窄的方向一致,占地面积小,便于推拉。稍加改动,即可成为婴儿和幼儿的两用车。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婴幼儿车采用手风琴的折迭方式,即车身围框的两个侧壁至少由两片刚性部分沿竖直轴线铰接而成,并分别用铰链与前壁、后壁连接。为了使车体能折迭,婴幼儿车的底板应能取下或翻起。亦可采用柔软材料制成的底面。底板最好采用三块可折卸的板拼成,中间的一块可以在两侧壁的框架中升降,兼作桌板之用,两端的两块作为座板。若在桌板下设置一块支承脚的踏板,该车即可成为婴幼儿两用车。本车的四个车轮可分别固定在车体侧壁四个最靠近前、后壁的片上,这样车轮可随着车身的打开或折迭自动翻转方向。当然也可将两对车轮装在车的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迭式婴幼儿两用车,包括围框、底板和车轮,其特征是围框的两个侧壁(5)至少由两片刚性部分沿竖直轴线铰接而成,并分别用铰链(8)与前壁(3)、后壁(9)连接,车的底板可以取下或翻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迭式婴幼儿两用车,包括围框、底板和车轮,其特征是围框的两个侧壁(5)至少由两片刚性部分沿竖直轴线铰接而成,并分别用铰链(8)与前壁(3)、后壁(9)连接,车的底板可以取下或翻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迭车,其特征是在所说围框的一对对角上设置避让垫块(17),其宽度与所连接的铰链厚度之和d大于对侧侧壁折迭厚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迭车,其特征是围框的两个侧壁由三片或四片刚性部分沿竖直轴线铰接而成。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折迭车,其特征是所说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