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政专利>正文

垃圾投放口可关闭的脚踏式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07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垃圾投放口可关闭的脚踏式垃圾桶,包括桶盖座、翻盖、内桶、外桶、脚踏驱动机构、上桶座、下桶座,所述的脚踏驱动机构包括翻盖接头、前后齿条、前后封板、前后连杆、脚踏板,前后封板铰接在垃圾投放口前后两侧,前后封板上对应设有前后齿轮,前后齿条对应设置在垃圾投放口前后两侧,前齿条与前齿轮啮合,在后齿条与后齿轮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过渡齿轮,脚踏板铰接在下桶座上,前后连杆对应连接在脚踏板与前后齿条之间,翻盖接头连接在翻盖与后齿条之间。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垃圾异味小、封口效果好、投放看不到垃圾等优点。

Closable pedal trash bin for garbage disposal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投放口可关闭的脚踏式垃圾桶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特别是一种投放垃圾时垃圾投放口可自动关闭的脚踏式垃圾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办公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垃圾桶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垃圾桶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使用较多且比较卫生的主要是脚踏式垃圾桶。脚踏式垃圾桶通过脚踏控制开启翻盖投放垃圾,完成垃圾投放后翻盖自动关闭,可以大大减少桶内垃圾的异味从投放口散出。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在打开翻盖投放垃圾时垃圾发出的异味势必会从垃圾投放口散发出来,特别是夏天垃圾异味恶臭难闻,其次是可以直接观察到垃圾桶内的垃圾,有待进一步改进。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垃圾异味少、封口效果好、卫生干净、投放看不到垃圾的垃圾投放口可关闭的脚踏式垃圾桶。本专利技术创造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桶盖座、铰接在桶盖座上的翻盖、内桶、外桶、脚踏驱动机构,外桶的上口连接有上桶座,外桶的底部固定有下桶座,桶盖座和上桶座上对应设有与内桶桶口相匹配的垃圾投放口,桶盖座可拆卸地安装在外桶上,所述的脚踏驱动机构包括翻盖接头、前后齿条、前后封板、前后连杆、脚踏板,前后封板对应铰接在上桶座的垃圾投放口前后两侧,前后封板的连接轴上对应设有前后齿轮,前后齿条可上下运动地对应设置在上桶座的垃圾投放口前后两侧,前齿条与前齿轮啮合,在后齿条与后齿轮之间的上桶座上设有相互啮合的过渡齿轮,脚踏板铰接在下桶座上,前后连杆对应铰接在脚踏板与前后齿条上,翻盖接头一端穿过桶盖座铰接在翻盖上,另一端与后齿条连接。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内桶内设有限位插槽,限位插槽上安装有垃圾袋存放盒,垃圾袋存放盒上设有槽口,垃圾袋放置在垃圾袋存放盒内并从槽口拉出套在外桶上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后齿条上连接有后齿条接头,翻盖接头可分离地插接在后齿条接头的连接套上。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当脚踩脚踏板时,脚踏板通过后连杆带动后齿条向上运动并通过翻盖接头打开翻盖,脚踏板又同时通过前后连杆、齿条与齿轮传动机构带动前后封板逆向旋转封闭垃圾袋,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异味从垃圾投放口跑出,而且可以保证投放垃圾时看不到桶内垃圾。二是由于垃圾袋安装在垃圾袋存放盒内,调换垃圾袋时,取下桶盖座,提起垃圾袋,下一只垃圾袋随之被拉出,撕断下一只垃圾袋,再将下一只垃圾袋的上口反边套在外桶上再装上桶盖座即可使用,垃圾袋调换简单方便,取袋套袋一次性完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翻盖关闭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翻盖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翻盖打开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1翻盖,2桶盖座,3垃圾投放口,4上桶座,5翻盖接头,6后齿条接头,7后齿轮,8后齿条,9过渡齿轮,10后封板,11后连杆,12内桶,13外桶,14下桶座,15脚踏板,16前齿条,17前齿轮,18前封板,19前连杆,20垃圾袋,21垃圾袋存放盒,22槽口,23限位插槽。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垃圾投放口可关闭的脚踏式垃圾桶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桶盖座2、铰接在桶盖座2上的翻盖1、内桶12、外桶13、脚踏驱动机构,外桶13的上口连接有上桶座4,外桶13的底部固定有下桶座14,桶盖座2和上桶座4上对应设有与内桶12桶口相匹配的垃圾投放口3,桶盖座2可拆卸地安装在外桶13上,所述的脚踏驱动机构包括翻盖接头5、前后齿条16、8、前后封板18、10、前后连杆19、11、脚踏板15,前后封板18、10对应铰接在上桶座4的垃圾投放口3前后两侧,前后封板18、10的连接轴上对应设有前后齿轮17、7,前后齿条16、8可上下运动地对应设置在上桶座4的垃圾投放口3前后两侧,前齿条16与前齿轮17啮合,在后齿条8与后齿轮7之间的上桶座4上设有相互啮合的过渡齿轮9,脚踏板15铰接在下桶座14上,前后连杆19、11对应铰接在脚踏板15与前后齿条16、8上,翻盖接头5一端穿过桶盖座2铰接在翻盖1上,另一端与后齿条8连接。为了方便套袋,所述的内桶12内设有限位插槽23,限位插槽23上安装有垃圾袋存放盒21,垃圾袋存放盒21上设有槽口22,垃圾袋20放置在垃圾袋存放盒21内并从槽口22拉出套在外桶13上口。当需要调换垃圾袋22时,取下桶盖座2,提起垃圾袋20,下一只垃圾袋20随之被拉出并撕断连在一起的下一只垃圾袋20,再将下一只垃圾袋20的上口反边套在外桶13上后再装上桶盖座4压紧即可使用。为了方便翻盖接头5与后齿条8连接,所述的后齿条8上连接有后齿条接头6,翻盖接头5可分离地插接在后齿条接头6的连接套上。本专利技术创造工作原理如下:当脚踩脚踏板15时,脚踏板15通过后连杆11带动后齿条8向上运动并通过翻盖接头5打开翻盖1,后齿条8同时通过过渡齿轮9及后齿轮7带动后封板10逆时针旋转,脚踏板15又同时通过前连杆19带动前齿条16向下运动并通过与前齿条16啮合的前齿轮17带动前封板18顺时针旋转,当翻盖1完全打开时,后封板10和前封板18旋转封闭垃圾袋20,如图3和图4所示,投放垃圾放在前后封板18、10上即可,从而达到减少垃圾异味从垃圾投放口跑出以及投放垃圾时看不到桶内垃圾的目的。当松开脚踏板15时,在自重作用下各运动部件自动复位,翻盖1重新关闭垃圾投放口3,前后封板18、10打开垃圾袋20并悬靠在内桶12上口的侧壁上,投放垃圾掉入垃圾袋20内,如图2所示。以上所述,只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投放口可关闭的脚踏式垃圾桶,包括桶盖座(2)、铰接在桶盖座(2)上的翻盖(1)、内桶(12)、外桶(13)、脚踏驱动机构,外桶(13)的上口连接有上桶座(4),外桶(13)的底部固定有下桶座(14),桶盖座(2)和上桶座(4)上对应设有与内桶(12)桶口相匹配的垃圾投放口(3),桶盖座(2)可拆卸地安装在外桶(13)上,其特征是:所述的脚踏驱动机构包括翻盖接头(5)、前后齿条(16、8)、前后封板(18、10)、前后连杆(19、11)、脚踏板(15),前后封板(18、10)对应铰接在上桶座(4)的垃圾投放口(3)前后两侧,前后封板(18、10)的连接轴上对应设有前后齿轮(17、7),前后齿条(16、8)可上下运动地对应设置在上桶座(4)的垃圾投放口(3)前后两侧,前齿条(16)与前齿轮(17)啮合,在后齿条(8)与后齿轮(7)之间的上桶座(4)上设有相互啮合的过渡齿轮(9),脚踏板(15)铰接在下桶座(14)上,前后连杆(19、11)对应铰接在脚踏板(15)与前后齿条(16、8)上,翻盖接头(5)一端穿过桶盖座(2)铰接在翻盖(1)上,另一端与后齿条(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投放口可关闭的脚踏式垃圾桶,包括桶盖座(2)、铰接在桶盖座(2)上的翻盖(1)、内桶(12)、外桶(13)、脚踏驱动机构,外桶(13)的上口连接有上桶座(4),外桶(13)的底部固定有下桶座(14),桶盖座(2)和上桶座(4)上对应设有与内桶(12)桶口相匹配的垃圾投放口(3),桶盖座(2)可拆卸地安装在外桶(13)上,其特征是:所述的脚踏驱动机构包括翻盖接头(5)、前后齿条(16、8)、前后封板(18、10)、前后连杆(19、11)、脚踏板(15),前后封板(18、10)对应铰接在上桶座(4)的垃圾投放口(3)前后两侧,前后封板(18、10)的连接轴上对应设有前后齿轮(17、7),前后齿条(16、8)可上下运动地对应设置在上桶座(4)的垃圾投放口(3)前后两侧,前齿条(16)与前齿轮(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陈政果
申请(专利权)人:陈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