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8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角柜,其柜体(1)前侧柜口一半处设有门片(2),柜体(1)内背墙面上固定设有轨道框(3),轨道框(3)上面设有可滑动的移动框(4),门片(2)内侧面上装有与柜门片(2)呈垂直设置的侧拉框(5),柜体(1)内靠近柜口一侧内壁面上缘处固定设有可供侧拉框(5)进出移动的上轨道,侧拉框(5)底缘向柜体(1)内延伸有呈枢设在柜口的下轨道(6),移动框(4)与下轨道(6)之间设有连杆组,其特征在于,    上轨道包括固定在柜体内壁面上的联接板(17),固定在连接板下的滑动导轨(18),滑动导轨(18)靠近柜体(1)背墙面一端形成有一个朝柜体的侧壁面方向的弯弧部,滑动导轨(18)上置有呈凹字形滑块(19),滑块(19)与滑动导轨(18)滑动配合,滑块(19)下设联接条(20)活动连接在侧拉框(5)的内立柱上;    连杆组由中间联接板(9),连杆(14)和设在柜体(1)底板面上的固定轴(15)组成,下轨道(6)下面固接有联接板(6),联接板(6)下面垂直固设滑动轴(13),中间联接板(9)上靠近下轨道(6)一端面上形成有弯弧形槽(16),其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30),中间下端设有回转孔(31),滑动轴(13)置于弯弧形槽(16)内,并可在弯弧形槽(16)内移动,连接孔(30)与移动框(4)下面的联接座(26)之间设有连接杆(14),中间联接板(9)通过穿设于回转孔(31)中的固定轴(15)枢设在柜体的底板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角柜,尤其涉及一种柜门安装简便、打开顺畅且和柜体可保持切实闭合无间隙的转角柜。
技术介绍
传统的柜子大多数是在柜口设有两扇门片,并在柜子内设置数个置物架以供置放物品。人们在布置室内空间时,为使室内具有较多的活动空间而将柜子靠墙角放置,因此往往使得两组柜子呈直角,于是两组柜子门开启时均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这就使得两组柜子间必须要预留一定的空间。如此一来不但浪费空间,同时破坏了整组柜子的连贯性。因此,人们设计了一种用于转角处的转角柜,转角柜内设有连动式储存架。中国专利公告号CN2479803Y,公告日2002年3月6日,公开了一种改良型转角柜,柜体前侧面一半部分形成柜口,柜口处设有门板,柜体内的背墙面固定有轨道框,轨道框上滑设有移动框,门板内侧面垂直装设有侧拉框,柜体内靠近柜口侧壁面上缘处固设有可供侧拉框依循移动的上轨道,在上轨道底面具有可供侧拉框顶缘所设的上导轮置入的移动导轨,移动导轨内端朝向柜体的侧壁面方向形成有弯弧部,侧拉框架底缘向柜体内延伸有呈枢设在柜口的下轨道,下轨道与移动框架间设置有连杆组,其中连杆组是于移动框底缘枢设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外端枢设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外端再枢设第四连杆,第四连杆外端是枢设在下轨道下方处。而第二连杆中段处以枢设有呈弯弧的槽状型态的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外端是枢设于柜体底面,且下轨道底部具有可于第三连杆内滑动的直导轮。这样,当打开柜门时,安装在门板内侧的侧拉框会随着门板被拉出,同时又带动移动框向柜口移动,从而可放置和取用安装在侧拉框和移动框上篮体内的物品。上述改良型转角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是侧拉框依靠安装在顶缘的上导轮在上轨道底面滑动被拉进拉出,但是导轮滑动时,尤其是经过弯弧部时,会在滑槽内产生左右摇动,造成侧拉框移动不稳定,甚至会发生导轮在上轨道内卡死而使整个侧拉框不能移动。其次,侧拉框底缘的下轨道与移动框架间的连杆组,在门板开启拉出和侧拉框朝向柜体外侧旋转至某一位置时会出现死点,使得侧拉框向外拉出及旋转不灵活、笨重、不能一气呵成。另外,门板内侧面垂直装设有侧拉框,侧拉框顶缘上设有置入移动导轨内的上导轮,而门板与垂直装的侧拉框之间没有可调节机构,使得门板与侧拉框之间安装调整困难。为克服现有技术转角柜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完全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拱一种转角柜,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打开顺畅,可以充分利用柜内空间,转移动稳定、平滑、推拉能一气呵成。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的柜门和柜体可保持切实闭合无间隙的转角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角柜,其柜体前侧柜口一半处设有门片,柜体内背墙面上固定设有轨道框,轨道框上面设有可滑动的移动框,门片内侧面上装有与柜门片呈垂直设置的侧拉框,柜体内靠近柜口一侧内壁面上缘处固定设有可供侧拉框进出移动的上轨道,侧拉框底缘向柜体内延伸有呈枢设在柜口的下轨道,移动框与下轨道之间设有连杆组。上轨道包括固定在柜体内壁面上的联接板,固定在连接板下的滑动导轨,滑动导轨靠近柜体背墙面一端形成有一个朝柜体的侧壁面方向的弯弧部,滑动导轨上置有呈凹字形滑块,滑块与滑动导轨滑动配合,滑块下设联接条活动连接在侧拉框的内立柱上。连杆组由中间联接板,连杆和设在柜体底板面上的固定轴组成,下轨道下面固接有联接板,联接板下面垂直固设滑动轴,中间联接板上靠近下轨道一端面上形成有弯弧形槽,其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中间下端设有回转孔,滑动轴置于弯弧形槽内,并可在弯弧形槽内移动,连接孔与移动框下面的联接座之间设有连接杆,中间联接板通过穿设于回转孔中的固定轴枢设在柜体的底板上。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门片内侧面与侧拉框间还设有调整连接装置,其中在门片内侧面上下对称设有两个L形杆体,两个L形杆体都有一呈直立的穿杆和呈水平的凹口朝门片的凹杆,穿杆分别插入侧拉框的外立杆中,并由外立杆上的螺钉锁紧固定;各凹杆上开有两组装有固定螺钉的长孔,两长孔间有一调整孔,凹杆中央设有用于锁紧门片的螺钉通孔,凹杆内两头各有一呈凹凸状的连接块,各连接块在对应长孔处各开设一连接螺孔,螺钉分别穿设在对应的长孔和连接螺孔内。凹槽中间与调整孔相对应处旋有门片平面度调整螺钉,两个调整螺钉中间各旋有与门片连接的螺钉,凹杆的内侧面上旋有门片左右调节螺钉,其螺纹端与连接块的外侧面接触。前述的下轨道尾部还设有使柜体门片自动密合的自动回归滑轨机构。前述的滑动导轨的滑动面的截面形状可为矩形、圆形、锥形、梯形或凹凸形,与滑动导轨滑动配合的呈凹字形滑块的滑动面上设有一层塑性材料。本技术转角柜的优点是,由于在柜体内靠近柜口一侧内壁面上缘处固定设有可供侧拉框进出移动的上轨道的滑动导轨,及与之相滑动配合的凹槽滑块的滑动面上设有一层塑性材料,使得侧拉框随柜体门启闭进出移动平稳、灵活、阻力小、滑动导轨的寿命长。侧拉框下轨道尾部设有的柜体门片自动密合回归滑轨机构,能使柜体门闭合时自动密合,不留门隙。移动框与下轨道之间设有的连杆组采用滑槽连杆机构,在柜体门启闭过程中,中间联接板上的弯弧槽随着侧拉框下面的下轨道联接板上的滑动轴移动,能使中间联接板绕柜体底板面上的固定轴摇动,从而在中间联接板与移动框下面的联接座之间设有的连接杆的带动下,移动框在柜体内左右移动进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侧拉框朝向柜体外侧旋转至某一位置时会出现死点,造成侧拉框向外拉出及旋转不灵活、笨重的问题,能使整个拉架进出一气呵成,并且能提高运动机构的寿命。另外,门片内侧面与侧拉框间设有的调整连接装置可方便地将门片朝上下及左右方向移动调整,使得门片能与柜口切实闭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时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门板调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导轨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柜门闭合时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柜门打开中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柜门完全打开时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时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转角柜体1前侧柜口一半处设有一个柜门片2,柜体1内部的背墙面上固定有轨道框3,轨道框3上设有可滑动的移动框4,柜门片2内侧面上装有与柜门片2呈垂直设置的侧拉框5。柜体1内靠近柜口一侧内壁面上缘处固定装有上轨道联接板17,侧拉框5底缘向柜体1内延伸有呈枢设在柜口的下轨道6。下轨道6尾部还设有使柜门片2自动密合的自动回归滑轨机构10。该机构为现有为本领域人员熟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图3是本技术的上导轨的分解示意图,如图3所示,联接板17下面固定连接矩形长条滑动导轨18。滑动导轨18靠近柜体1背墙面一端形成有一个朝柜体1的侧壁面方向的弯弧部。滑动导轨18上连有呈凹字形的滑块19,滑块19与滑动导轨18滑动配合。滑块19的滑动面上设有一层塑性材料,使滑块在滑动导轨18上的滑动得以更加顺畅。滑动导轨18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是圆形、锥形、梯形、或凹凸形,滑块19也可随滑动导轨18的截面形状做相应的变化。滑块19下的延伸轴与设在侧拉框5内立柱上的联接条20活动连接,使侧拉框5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邢悳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钧康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