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稳定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54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印刷机稳定供墨装置,包括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上下对应的设有收口凹陷部,两收口凹陷部之间形成供料腔,储料桶内处于收口凹陷部两侧的部分形成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内均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储料桶上设有供料管,该供料管的吸料口一端伸入供料腔;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伸入储料腔内的搅拌轴、以及用于驱动搅拌轴的驱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了油墨供应时质量的稳定,通过供料管两侧储料腔内的搅拌机构,实时搅拌油墨,避免油墨产生分层或析出,油墨顺收口凹陷部表面进入供料管的过程中,受收口凹陷部的不断挤压,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油墨中掺杂空气而造成的空鼓。

A Stable Ink Feeding Device for Printing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稳定供墨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智能生产制造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稳定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印刷油墨大多使用金属或硬质塑料的储墨筒,依靠工人将油墨铲挑入墨池,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如果工人疏忽忘记供墨,则容易造成生产事故。并且,油墨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容易对工人健康造成影响。在供墨过程中,油墨受重力影响,自身组分可能会产生分层,而且,传统敞开式的储墨筒结构,容易导致处于上层的油墨发干、变质。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实时保持油墨原料稳定的供墨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印刷机稳定供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印刷机稳定供墨装置,包括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上下对应的设有收口凹陷部,两收口凹陷部之间形成供料腔,储料桶内处于收口凹陷部两侧的部分形成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内均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储料桶上设有供料管,该供料管的吸料口一端伸入供料腔;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伸入储料腔内的搅拌轴、以及用于驱动搅拌轴的驱动器;在搅拌轴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搅拌桨组件和第二搅拌桨组件;所述第一搅拌桨组件包括固定在搅拌轴上的第一桨毂,在第一桨毂上以搅拌轴为中心均布设有数个下桨叶,每一下桨叶自由端均固定有一搅拌杆,相邻两搅拌杆间均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组件包括固定在搅拌轴上的第二桨毂,在第二桨毂上以搅拌轴为中心均布设有数个上桨叶;所述上桨叶以及下桨叶上均设有若干镂空孔,且在每一组相对应的上、下桨叶之间均设有搅拌刀。进一步,所述储料桶内壁设有加热装置。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采用加热电阻丝。进一步,所述驱动器包括布置在储料桶顶部的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其穿出储料桶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进一步,所述搅拌轴与驱动电机之间设有减速器。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采用伺服电机。进一步,所述供料管上设有供料泵。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了油墨供应时质量的稳定,通过供料管两侧储料腔内的搅拌机构,实时搅拌油墨,避免油墨产生分层或析出,油墨顺收口凹陷部表面进入供料管的过程中,受收口凹陷部的不断挤压,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油墨中掺杂空气而造成的空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料桶;2-收口凹陷部;3-供料腔;4-储料腔;5-供料管;6-搅拌轴;7-驱动器;8-第一桨毂;9-下桨叶;10-搅拌杆;11-连杆;12-第二桨毂;13-上桨叶;14-搅拌刀。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一种印刷机稳定供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储料桶1;所述储料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上下对应的设有收口凹陷部2,两收口凹陷部之间形成供料腔3,储料桶内处于收口凹陷部两侧的部分形成储料腔4;每一所述储料腔内均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储料桶上设有供料管5,该供料管的吸料口一端伸入供料腔;供料腔处于两储料腔之间,收口凹陷部采用内凹的球面结构,两收口凹陷部之间的供料腔逐渐变小,且收口凹陷部各处均圆滑过渡,保证了被搅拌均匀的油墨平顺的进入供料腔。优选地,供料管的吸料口对应供料腔最狭窄处,油墨始终受收口凹陷部表面挤压,直至进入至最狭窄处,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油墨空鼓,供料稳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伸入储料腔内的搅拌轴6、以及用于驱动搅拌轴的驱动器7;在搅拌轴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搅拌桨组件和第二搅拌桨组件;所述第一搅拌桨组件包括固定在搅拌轴上的第一桨毂8,在第一桨毂上以搅拌轴为中心均布设有数个下桨叶9,每一下桨叶自由端均固定有一搅拌杆10,相邻两搅拌杆间均通过连杆11连接;所设置的搅拌杆,有效拓展了搅拌范围,并且,搅拌杆为杆体结构,相对于桨叶阻力更小,保证了第二搅拌组件稳定的运行的同时,提高了搅拌效果所述第二搅拌桨组件包括固定在搅拌轴上的第二桨毂12,在第二桨毂上以搅拌轴为中心均布设有数个上桨叶13;所述上桨叶以及下桨叶上均设有若干镂空孔,且在每一组相对应的上、下桨叶之间均设有搅拌刀14。通过在上、下桨叶间布置搅拌刀,有效的辅助提高了搅拌效果,最大程度保证了本搅拌装置立体化的作业形式。优选地,所述搅拌刀所在平面与所述搅拌轴相切,在搅拌轴转动过程中,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搅拌能力。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桨叶以及下桨叶均倾斜布置,各桨叶的叶根一端均低于叶尖一端;将各桨叶均倾斜布置,使得搅拌组件对料筒内的油墨有下“钻”的趋势,将油墨向上翻涌,不仅在搅拌桨组件转动平面内实现了搅拌,油墨上下翻滚过程中,实现了“立体”化的搅拌效果,大大提升了油墨的均匀性,不会出现分层、析出等情况。上述的连杆不仅能加固了各个搅拌杆的结构,同时,还能起到辅助搅拌的作用,使得本搅拌装置实现多维度的搅拌作业形式。而各桨叶上设置的镂空孔,允许搅拌时有油墨通过,可以有效的减小桨叶阻力,同时,还能起到更佳的搅拌效果。优选地,所述储料桶内壁设有加热装置。通常,所述加热装置采用加热电阻丝,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加热方式。适宜的温度可以辅助油墨搅拌均匀,避免出现分层、析出等现象。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包括布置在储料桶顶部的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其穿出储料桶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为了适应油墨搅拌的需要,所述搅拌轴与驱动电机之间设有减速器,通过减速器降低了搅拌轴转速,可以保证搅拌轴以每分钟10-30转左右的速度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采用伺服电机,可以更方便的控制转速。通常,在所述供料管上设有供料泵,通过供料泵吸取储料桶内的油墨。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了油墨供应时质量的稳定,通过供料管两侧储料腔内的搅拌机构,实时搅拌油墨,避免油墨产生分层或析出,油墨顺收口凹陷部表面进入供料管的过程中,受收口凹陷部的不断挤压,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油墨中掺杂空气而造成的空鼓。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创造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稳定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上下对应的设有收口凹陷部,两收口凹陷部之间形成供料腔,储料桶内处于收口凹陷部两侧的部分形成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内均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储料桶上设有供料管,该供料管的吸料口一端伸入供料腔;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伸入储料腔内的搅拌轴、以及用于驱动搅拌轴的驱动器;在搅拌轴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搅拌桨组件和第二搅拌桨组件;所述第一搅拌桨组件包括固定在搅拌轴上的第一桨毂,在第一桨毂上以搅拌轴为中心均布设有数个下桨叶,每一下桨叶自由端均固定有一搅拌杆,相邻两搅拌杆间均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组件包括固定在搅拌轴上的第二桨毂,在第二桨毂上以搅拌轴为中心均布设有数个上桨叶;所述上桨叶以及下桨叶上均设有若干镂空孔,且在每一组相对应的上、下桨叶之间均设有搅拌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稳定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上下对应的设有收口凹陷部,两收口凹陷部之间形成供料腔,储料桶内处于收口凹陷部两侧的部分形成储料腔;所述储料腔内均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储料桶上设有供料管,该供料管的吸料口一端伸入供料腔;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伸入储料腔内的搅拌轴、以及用于驱动搅拌轴的驱动器;在搅拌轴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搅拌桨组件和第二搅拌桨组件;所述第一搅拌桨组件包括固定在搅拌轴上的第一桨毂,在第一桨毂上以搅拌轴为中心均布设有数个下桨叶,每一下桨叶自由端均固定有一搅拌杆,相邻两搅拌杆间均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组件包括固定在搅拌轴上的第二桨毂,在第二桨毂上以搅拌轴为中心均布设有数个上桨叶;所述上桨叶以及下桨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辉雷锦秀杨国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嘉恒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