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铊过氧化钛的解吸循环利用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含铊过氧化钛的解吸循环利用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铊是一种对哺乳动物具有高毒性的污染物,其对水体的去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其他重金属如汞、铅、镉、铜和锌高。慢性铊中毒可引起厌食、头痛、腹部疼痛、脱发、失明甚至死亡。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健康风险,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将2μLTL的最大污染物水平(MCL)设定为饮用水标准,而在中国则采用了0.1μgTL的更严格的限制。在水中,铊存在于两种氧化态:铊(I)和铊(III),同时TL(I)被认为是更难去除的,它的去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如化学沉淀、氧化/凝结、离子交换、溶剂萃取和吸附,已被用来从水中或铊中除去铊。与其它方法相比,吸附是一种最有前途的方法,因为它具有高度的经济性、经济性和易处理性。许多材料,如普鲁士蓝、木屑、桉叶粉、改性黑曲霉生物质、改性甜菜浆、活性炭、碳纳米管、纳米Al2O3和二氧化锰,已经被用作脱铊的吸附剂。近年来,二氧化钛基材料由于具有高的铊迁移率和在水中的稳定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张等。用二氧化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铊过氧化钛的解吸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解吸装置将含有TL(I)的过氧化钛加入到足量的1M HNO3溶液中,将温度控制在15~25℃,搅拌6~8分钟,过滤得到初沉淀物;期间辅加高频超声波;S2:将S1溶液得到的初沉淀物使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然后将初沉淀物与其质量比为0.5~1倍的浓硫酸进行反应,煮沸并进行再次过滤,得到清液和沉淀物A;S3:将清液与30%的过氧化氢按体积比2:1混合,待得到红棕色溶液后,控制溶液温度在25~55℃,然后逐滴滴入10%的氨水,直至溶液pH升高至6.8~7.2,当悬浮液颜色逐渐变黄后,收集沉淀物B;S4: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铊过氧化钛的解吸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解吸装置将含有TL(I)的过氧化钛加入到足量的1MHNO3溶液中,将温度控制在15~25℃,搅拌6~8分钟,过滤得到初沉淀物;期间辅加高频超声波;S2:将S1溶液得到的初沉淀物使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然后将初沉淀物与其质量比为0.5~1倍的浓硫酸进行反应,煮沸并进行再次过滤,得到清液和沉淀物A;S3:将清液与30%的过氧化氢按体积比2:1混合,待得到红棕色溶液后,控制溶液温度在25~55℃,然后逐滴滴入10%的氨水,直至溶液pH升高至6.8~7.2,当悬浮液颜色逐渐变黄后,收集沉淀物B;S4:对S2中的沉淀物A和S3中的沉淀物B进行多级洗涤,其中,前两级为逆流洗涤,第三级为旋流洗涤,第四级为蒸汽洗涤;S5:将洗涤完后的沉淀物A和沉淀物B在53~57℃下干燥5小时后,急冷至5℃并粉碎,然后升温至38~45℃后继续干燥16小时,储存在干燥器中,用于下一个吸附-解吸循环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控制溶液温度在30~55℃,先将其升温至30~35℃,然后以2℃/min升温至50~55℃,升温期间逐滴滴入氨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洗涤采用的洗涤剂A为0.2~0.5MHCl溶液、2~2.5M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和去离子水按照15:1:55配制而成,洗涤剂A温度控制在15~28℃。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洗涤采用的洗涤剂B为0.5~1MHCl溶液、0.5~1M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和去离子水按照34:2:75配制而成,洗涤剂B温度控制在12~23℃。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控制溶液温度在30~55℃。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洗条件:水蒸气温度为113~167℃,汽洗时间为10~45s,汽洗间歇时间为2~5s,所述每克沉淀物A和沉淀物B的蒸汽用量为2~8g。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汽洗前对其进行水洗,所述水洗选用去离子水洗涤,并辅加超声波处理。8.一种含铊过氧化钛的解吸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武,齐剑英,范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