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生物滴滤器及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44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其可以调高对尾气的处理效果,且同时可以减小设备体积。同时提供了对应的尾气处理工艺。其包括撬体,撬体内腔设置尾气处理通道,尾气处理通道包括尾气进气口、烟气处理区、排气筒,烟气处理区包括尾气处理单元,尾气处理单元之间通过隔道顺序连接,尾气处理单元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气道、单元处理区、出气道;相邻的两个尾气处理单元之间,前一个尾气处理单元的出气道、后一个尾气处理单元的进气道,分别连通两个尾气处理单元之间的隔道的顶部的进气孔和底部的排气孔;尾气处理单元中的第一个处理单元中的进气道连通尾气进气口;尾气处理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处理单元中的出气道连接排气筒。

A Biotrickling Filter for Oily Sludge Tail Gas Treatment and Its Treatment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生物滴滤器及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及尾气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类物质是一种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烃类混合物,归属于矿物油类化学物质,石油中的烃类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十到几千,相应的沸点从常温到500℃以上。新环保法规定必须对含油污泥等危险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使其符合相应环保法规中的无害化要求,在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含VOCs的尾气。这种尾气同样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现有技术中,通过生物滴滤器处理含VOCs的尾气时,因为设备体积大、设备采用卧式结构时气体在设备内停留时间短、气体分布不均匀,导致对尾气的处理效果差,无法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直接限制了生物滴滤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尾气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其可以调高对尾气的处理效果,且同时可以减小设备体积。为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的尾气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其包括撬体,所述撬体内腔设置尾气处理通道,所述尾气处理通道包括尾气进气口、烟气处理区、排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区包括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之间通过隔道顺序连接,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气道、单元处理区、出气道;相邻的两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之间,前一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的所述出气道、后一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气道,分别连通两个尾气处理单元之间的所述隔道的顶部的进气孔和底部的排气孔;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中的第一个处理单元中的所述进气道连通所述尾气进气口;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处理单元中的出气道连接排气筒。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隔道内设置紫外灯管组;每个所述进气道上面分别设置肋排筛网;每个所述单元处理区内部分别填充复合填料,所述复合填料采用外部为网状的聚乙烯圆形球体,所述复合填料内部填充多孔碳化颗粒物;每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中,在所述复合填料上方都设置喷淋头;所述通道的个数设置为1;每个所述隔道的顶部的进气孔处都设置除雾器。基于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的尾气处理工艺,包括步骤:S1:待处理尾气在风机的牵引下通过尾气进气口进入尾气处理单元中的进气道;其还包括步骤:S2:所述待处理尾气通过设置在所述进气道上方的肋排筛网后,进入与其相通的单元处理区;S3:所述待处理尾气进入所述单元处理区后,所述待处理尾气由下往上进入所述单元处理区内部填充的复合填料通过生物降解进行尾气分解处理;S4:经过一次分解后的所述待处理尾气通过所述单元处理区上方的出气道,进入到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之间的隔道中;S5:进入到所述隔道中的所述待处理尾气又通过所述隔道进入临近的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中;S6:循环步骤S2~S5的步骤,直至所述待处理尾气经过最后一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顶部连通的排气筒排出所述撬体。所述隔道中设置紫外灯管组,通过所述紫外灯管组对通过所述隔道的所述待处理尾气进行照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通过设置隔道把撬体内腔分隔为多个尾气处理单元,有效延长了气体与复合填料层的接触时间,使设备体积得以缩小30%-50%,待处理气体在撬体内的停留时间延长至35s-56s,保证了气体中VOCs类污染组分可以得以充分降解,在减少了装置体积的同时提高了尾气处理效果。当待处理气体经过第一级复合填料层后,气体中可生物降解组分被分解,隔道内设置紫外灯管,难降解VOCs组分通过紫外灯管层时,在紫外灯照射及生成的O3作用下,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变为可生物降解组分,进入第二级复合填料层进行最终的生物分解,保证了生物滴滤器对VOCs组分的生物降解效率在95%-99%,进一步的确保了尾气中的VOCs得到充分讲解,提高了尾气的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生物滴滤器实施例的透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生物滴滤器实施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其包括撬体1,撬体1内腔设置尾气处理通道,尾气处理通道包括尾气进气口11、烟气处理区、排气筒7,烟气处理区包括尾气处理单元,尾气处理单元之间通过隔道顺序连接,尾气处理单元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气道、单元处理区、出气道;相邻的尾气处理单元的进气道之间彼此不连通,相邻的尾气处理单元的出气道之间也彼此不连通;如图1所示,此实施例中只设置了1个隔道13,则撬体1内腔被分成了两个相邻的尾气处理单元;两个尾气处理单元包括两个单元处理区:第一单元处理区21和第二单元处理区22;第一单元处理区21和第二单元处理区22内部分别填充复合填料8-1和8-2,复合填料采用外部为网状的聚乙烯圆形球体,复合填料内部填充多孔碳化颗粒物;复合填料8-1和8-2无需固定直接填充到第一单元处理区21和第二单元处理区22中,比表面积达到500-800m2/m3,使用此类复合填料,通过不固定直接填充的方式填充到处理区的床层中,可以达到很好的充氧性,有助于微生物生长代谢,可以做到挂膜周期不超过48h、耐酸碱、抗老化,不但其对待处理尾气的分解过程不受水流影响,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0年以上,且安装方便,适于应用。尾气处理单元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气道19-1、第一单元处理区21、第一出气道20-1,第二进气道19-2,第二单元处理区22、第二出气道20-2,其中第一进气道19-1、第二进气道19-2之间是隔离的,第一出气道20-1、第二出气道20-2之间是隔离的;相邻的两个尾气处理单元之间,前一个尾气处理单元的第一出气道20-1连通隔道13的顶部的进气孔13-1,后一个尾气处理单元的第二进气道19-2连通隔道13的底部的排气孔13-2;尾气处理单元中的第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一进气道19-1连通尾气进气口11;尾气处理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处理单元中的第二出气道20-2连接排气筒7;每个进气道上面分别设置肋排筛网,第一进气道19-1上方设置筛网17-1,第二进气道19-2上方设置筛网17-2;每个尾气处理单元中,在复合填料上方都设置喷淋头;复合填料8-1、8-2上方都分别设置喷淋头5,喷淋头5连通低浓营养液存储装置。喷淋装置5置于撬体1内部两个复合填料层8-1和8-2的上方,由上往下循环喷射低浓营养液。降解微生物附着于复合填料层8-1和8-2上形成生物膜,尾气经过填料层区域,气体中的VOCs组分在喷淋装置5的作用下进入液相,然后在主动运输的条件下进入生物膜被微生物代谢分解为CO2、H2O、矿物质、能量等无害组分达到尾气净化的目的,可通过人孔4观察喷淋过程的进行。生物滴滤器的底层设置水箱9,通过循环水泵16连结喷淋装置5用于提供微生物代谢水分,加药箱18位于生物滴滤器的侧面用于补充微生物生长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隔道13的顶部的进气孔13-1处设置除雾器6-1,经过一次降解处理的待处理尾气,通过除雾器6-1净化后,进入到隔道13之中,避免了待处理尾气中夹带的杂质污染设置于隔道13之间的紫外灯管组12。隔道13将撬体1内部分隔为首尾连结的两级处理区域,有效延长了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其包括撬体,所述撬体内腔设置尾气处理通道,所述尾气处理通道包括尾气进气口、烟气处理区、排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区包括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之间通过隔道顺序连接,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气道、单元处理区、出气道;相邻的两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之间,前一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的所述出气道、后一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气道,分别连通两个尾气处理单元之间的所述隔道的顶部的进气孔和底部的排气孔;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中的第一个处理单元中的所述进气道连通所述尾气进气口;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处理单元中的出气道连接排气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其包括撬体,所述撬体内腔设置尾气处理通道,所述尾气处理通道包括尾气进气口、烟气处理区、排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区包括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之间通过隔道顺序连接,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气道、单元处理区、出气道;相邻的两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之间,前一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的所述出气道、后一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的所述进气道,分别连通两个尾气处理单元之间的所述隔道的顶部的进气孔和底部的排气孔;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中的第一个处理单元中的所述进气道连通所述尾气进气口;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处理单元中的出气道连接排气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道内设置紫外灯管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气道上面分别设置肋排筛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元处理区内部分别填充复合填料,所述复合填料采用外部为网状的聚乙烯圆形球体,所述复合填料内部填充多孔碳化颗粒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含油污泥尾气处理用生物滴滤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尾气处理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廷尤芳陆丹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