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444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废气依次经过化学洗涤塔、生物滤池、光催化氧化系统、活性炭吸附塔的顺序处理后经过25m排气筒高空排放。高空排放的废气各指标均优于《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中25m排气筒集中排放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工艺流程多重组合、强化处理、适用范围广、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稳定性高。

High Concentration Waste Gas Pur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of Cyanobacterial Algae Mud and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属于废气处理

技术介绍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至今,江苏省为治理太湖水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蓝藻仍在年年泛滥。为了消除蓝藻腐烂对水质的污染,将蓝藻打捞后处理处置是最直接、安全、有效的应急与治理方法。但打捞出来的蓝藻藻泥极易腐烂,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释放至周围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对居民生活造成的较大的影响。蓝藻藻泥废气具有强烈的恶臭气味,主要由藻类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有机质分解产物构成。致臭藻类微生物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直接致臭物质(土臭素(GSM)、2-甲基异莰醇(2-MIB)、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等)和无臭的致臭物质前体物(棕榈酸、亚油酸等),致臭有机质分解产物包括腐烂藻类生物体的分解产物(NH3、H2S、二甲胺、二甲二硫、二甲三硫及二甲四硫等)。蓝藻藻泥废气污染物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目前国内关于蓝藻藻泥废气处理工艺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蓝藻藻泥废气的性质,提供一种适用于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其用于处理蓝藻藻泥释放的高浓度恶臭气体,降低其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碱洗塔、酸洗塔、生物滤池、光催化氧化系统、活性炭吸附塔和引风机;所述碱洗塔与酸洗塔连接,酸洗塔与生物滤池连接,生物滤池与光催化氧化系统连通,光催化氧化系统与活性炭吸附塔连通,活性炭吸附塔与引风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光催化氧化系统由紫外光发射装置和臭气吸附及处理装置组成。一种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工艺,步骤如下:(1)蓝藻藻泥废气经密封罩收集后输送至本工艺预处理单元化学洗涤塔,包括碱洗塔和酸洗塔,通过先碱洗后酸洗去除废气中一部分的氨、乙苯、硫化氢等污染物。(2)经步骤(1)处理后的废气进入生物处理单元——生物滤池,经过微生物综合处理后,有效去除废气中甲硫醇、二甲二硫、2-甲基异茨醇、二甲基三硫等其它复杂成分。(3)经步骤(2)处理后的废气进入光催化氧化系统,首先经过除雾器降低废气湿度,然后通过光催化氧化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苯系物、硫化氢、硫醇类等污染物。(4)经步骤(3)处理后的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废气中残留的有机组分、微生物、细菌等,确保处理后的气体达标排放。进一步地,步骤(1)中碱洗塔内循环喷淋质量浓度为20%-25%的碱性溶液,流量为140-180kg/d,进气浓度为10000,停留时间为2-3s;酸洗塔内循环喷淋质量浓度为35%-40%的酸性溶液,流量为1300-1485L/d,进气浓度为9000,停留时间为2-3s。进一步地,步骤(2)中生物滤池(3)具体包括预洗池、处理池和除雾器,处理时间为20-30s。进一步地,所述预洗池中设有喷淋系统以加大臭气湿度,设有多面空心球以提高接触面积;所述处理池中设有生物除臭材料,经过生物除臭随后通过除雾器降低废气湿度;所述生物除臭材料包括火山岩、树皮、悬浮填料和多面空心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生物除臭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5%火山岩、5%树皮、45%悬浮填料和25%多面空心球。所述除雾器除雾后废气湿度降至75%-85%。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光催化氧化系统包括紫外光发射装置和臭气吸附及处理装置;所述紫外光发射光强度为300W/m2,臭气吸附及处理装置中放置光催化材料TiO2,废气处理时间为1-2s。进一步地,步骤(4)中活性炭吸附塔(5)中的废气处理停留时间为2-3s。本专利技术高浓度恶臭废气经收集先通过预处理单元化学洗涤塔,去除废气中一部分的氨、乙苯、硫化氢等;经预处理的废气进入生物滤池综合处理,广泛的去除废气中的甲硫醇、二甲二硫、2-甲基异茨醇、二甲基三硫等其它复杂成分,有效降低废气浓度;光催化系统能够高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s)、苯系物、硫化氢、硫醇类等污染物;终端活性炭吸附塔作为深度处理工艺段,进一步吸附废气中残留的有机组分、微生物、细菌等,确保处理后的气体达标排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废气依次经过化学洗涤塔、生物滤池、光催化氧化系统、活性炭吸附塔的顺序处理后经过25m排气筒高空排放。高空排放的废气各指标均优于《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中25m排气筒集中排放标准。本专利技术处理工艺流程多重组合、强化处理、适用范围广、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碱洗塔;2、酸洗塔;3、生物滤池;4、光催化氧化系统;5、活性炭吸附塔;6、引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具体方案做详细解释,其中所涉及具体参数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知晓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进和改变都应解释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碱洗塔1、酸洗塔2、生物滤池3、光催化氧化系统4、活性炭吸附塔5和引风机6;所述碱洗塔1与酸洗塔2连接,酸洗塔2与生物滤池3连接,生物滤池3与光催化氧化系统4连通,光催化氧化系统4与活性炭吸附塔5连通,活性炭吸附塔5与引风机6连通。所述光催化氧化系统4由紫外光发射装置和臭气吸附及处理装置组成。所述臭气吸附及处理装置主要用于放置光催化材料TiO2。总体工艺设计:设计总规模:120000m3/h;组数:2组;单组处理规模:60000m3/h;滤池停留时间:≥25s;洗涤塔停留时间:≥2.2s;光催化氧化设备停留时间:≥1s;活性炭设备停留时间:≥2s。各单元工艺设计:1、化学洗涤预处理单元:综合考虑蓝藻藻泥废气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设置碱洗塔和酸洗塔预处理单元。碱洗塔设置药剂为氢氧化钠,酸洗塔设置药剂为硫酸。(1)碱性洗涤塔设计参数:单组设计规模:30000m3/h;单组尺寸:数量:4套;凸台水箱:V≥1200L;(2)酸性洗涤塔设计参数:单组设计规模:30000m3/h;单组尺寸:数量:4套;凸台水箱:V≥1200L;(3)生物滤池设计参数:单组设计规模:60000m3/h;单组尺寸:20.5m×8.0m×3.8m;数量:2套;(4)光催化氧化系统设计参数:单组设计规模:60000m3/h;单组尺寸:6.5m×2.4m×2.4m;数量:2套;(5)活性炭吸附塔设计参数:单组设计规模:40000m3/h;单组尺寸:数量:3套;(6)引风机设计参数:单组输送规模:40000m3/h;设计风压:5500Pa;数量:2套;隔音罩:2套。实施例2一种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工艺,步骤如下:(1)蓝藻藻泥废气经密封罩收集后输送至本工艺预处理单元化学洗涤塔,包括碱洗塔和酸洗塔,通过先碱洗后酸洗去除废气中一部分的氨、乙苯、硫化氢等污染物。碱洗塔内循环喷淋质量浓度为20%-25%的碱性溶液,流量为140-180kg/d,进气浓度为10000,停留时间为2-3s;酸洗塔内循环喷淋质量浓度为35%-40%的酸性溶液,流量为1300-1485L/d,进气浓度为9000,停留时间为2-3s。(2)经步骤(1)处理后的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碱洗塔(1)、酸洗塔(2)、生物滤池(3)、光催化氧化系统(4)、活性炭吸附塔(5)和引风机(6);所述碱洗塔(1)与酸洗塔(2)连接,酸洗塔(2)与生物滤池(3)连接,生物滤池(3)与光催化氧化系统(4)连通,光催化氧化系统(4)与活性炭吸附塔(5)连通,活性炭吸附塔(5)与引风机(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碱洗塔(1)、酸洗塔(2)、生物滤池(3)、光催化氧化系统(4)、活性炭吸附塔(5)和引风机(6);所述碱洗塔(1)与酸洗塔(2)连接,酸洗塔(2)与生物滤池(3)连接,生物滤池(3)与光催化氧化系统(4)连通,光催化氧化系统(4)与活性炭吸附塔(5)连通,活性炭吸附塔(5)与引风机(6)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光催化氧化系统(4)由紫外光发射装置和臭气吸附及处理装置组成。3.一种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化学洗涤:对蓝藻藻泥废气密封罩收集后输送至碱洗塔(1)进行碱洗,随后进入酸洗塔(2)进行酸洗;(2)生物滤池处理:酸洗后的蓝藻藻泥废气送入生物滤池(3)进行微生物综合处理,经过除雾器降低废气湿度;(3)光催化氧化处理:微生物处理后的蓝藻藻泥废气送入光催化氧化系统(4),通过光催化氧化废气;(4)吸附:最后将经过光催化氧化的废气送入活性炭吸附塔(5),处理后的气体达标排放。4.如权利要求3所述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步骤(1)中碱洗塔内循环喷淋质量浓度为20%-25%的碱性溶液,流量为140-180kg/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