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蹦床及其安全卡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39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卡扣结构,设置于蹦床的垫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卡扣结构包括一安装件,一柔性的带子,和至少一个卡持件;所述带子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垫子上,所述卡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带子上,所述安装件设有通孔;所述带子和所述卡持件能够穿过所述通孔,而后,转动所述卡持件卡持在所述通孔的孔口处,使所述带子不能从所述通孔拉回;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容置于所述安装件,从而将所述柔性件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垫子周边的预定位置。所述安全卡扣结构将将柔性杆和蹦床垫子可拆卸固定结合,安装省力方便,适合普通大众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蹦床及其安全卡扣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蹦床
,具体地,涉及一种蹦床及其安全卡扣结构。
技术介绍
蹦床运动是一种健康有趣的娱乐活动。研究表明,蹦床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肌肉力量,还能帮助人们发展平衡感、提高运动技能。木板&木条国际公司申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607807A中,公开了一种软边蹦床,该软边蹦床包括一个柔性的垫子(1),被多个弹性的柔性杆(2)支承在一个底框架(3)内。每个杆(2)具有一个扩大的上端(3)。多个接头(6)围绕垫子的周边接合至垫子(1),每个接头(6)具有一个承窝空穴(10),该承窝空穴(10)接收一个柔性杆的扩大的上端(12),从而使柔性杆的上端可枢转地连接至垫子的周边。该专利将杆的主端与垫子的周边通过在接头的底面有一个空穴和杆有扩大的上端的接头来连接(也可反过来)提供了一系列的优点。杆的端部是包住的,这样显著地减少了落在蹦床边缘处使用者受伤的可能性。在杆的端部和垫子之间能够达到更牢固的接合,这样使当蹦床在使用时杆保持较牢固的连接。以及这种连接允许杆-弹簧与垫子边缘的容易装配和分解。蹦床通常是以分解的形式发货至购买者,以及重要的是购买者能够无困难地将分散的部件装配成蹦床。然而,为了支撑垫子和在垫子上运动的人,柔性杆必然具有一定的抗弯刚度。例如,木板&木条国际公司在另一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102821B中,公开了柔性杆的抗弯刚度为1200N/m~3000N/m。事实上,这个抗弯刚度为蹦床普通柔性杆的常用抗弯刚度。购买者要完成柔性杆的底端固定在底框架(3)内的条件下,将柔性杆扩大的上端(3)拉至接头(6)的承窝空穴(10)内,事实上是十分困难的,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另外一方面,柔性杆扩大的上端(3)安装在接头(6)的承窝空穴(10),当柔性杆承载的压力超过一定范围,柔性杆弯曲到一定程度,上端(3)也有可能从承窝空穴(10)中脱落,从而损坏蹦床,对蹦床运动者造成事故。再者,在垫子(1)的周边接合多个接头(6),也增加了蹦床的零部件,增加的生产成本。因此,实有必要改进蹦床柔性杆和蹦床垫子的结合方式,提供一种更加稳固的柔性杆和垫子的结合方式,安装省力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蹦床及其安全卡扣结构,该安全卡扣结构将将柔性杆和蹦床垫子可拆卸固定结合,安装省力方便,适合普通大众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卡扣结构,设置于蹦床的垫子上,所述安全卡扣结构包括一安装件,一柔性的带子,和至少一个卡持件;所述带子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垫子上,所述卡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带子上,所述安装件设有通孔;所述带子和所述卡持件能够穿过所述通孔,而后,转动所述卡持件卡持在所述通孔的孔口处,使所述带子不能从所述通孔拉回;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容置于所述安装件,从而将所述柔性件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垫子周边的预定位置。所述安装件的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柔性杆的顶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安装件具有细管部和设置在该细管部顶端的扩大的头部;所述柔性杆的顶端插入所述细管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头部的侧向设有所述通孔。所述细管部设置在所述柔性杆的顶部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头部在所述通孔的出口处凸伸一抵挡片;所述抵挡片能够抵挡所述卡持件,从而防止所述卡持件滑动,缩回所述通孔。所述卡持件具有短边和长边,所述卡持件的短边长度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宽,所述卡持件的长边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宽,从而使所述卡持件能够从所述通孔穿过,并能够沿长边方向卡持在所述通孔处。较佳地,所述带子上设有两个所述卡持件。较佳地,所述卡持件设置为长圆柱状时,所述通孔也设置为长圆柱状。较佳地,所述卡持件设置为长立方体形,所述通孔也设置为长立方体形。较佳地,所述卡持件设置为一具有长边和短边的薄金属卡片,所述通孔为扁平孔。一种蹦床,具有上述的安全卡扣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全卡扣结构,将柔性杆的顶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垫子周边,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安装安装省力,拆卸方便,普通消费者能够进行安装,柔性杆安装后结构稳固,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蹦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蹦床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安全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A处的放大图,该图展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安全卡扣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安全卡扣结构和所述柔性杆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蹦床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安全卡扣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2和图6,一种蹦床,所述蹦床包括垫子10,支撑座管20,以及多跟柔性杆30,所述柔性杆30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管20和所述垫子10周边,从而将所述垫子10支撑在所述支撑座管30上方。参照图1和图2,所述垫子10的周边设有多个安全卡扣结构70,所述安全卡扣结构70与所述柔性杆30一一对应,将所述柔性件30的顶部3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垫子10周边底部的预定位置,安装方式省力,方便。参照图3,所述安全卡扣结构70包括一安装件71,一柔性带子72,以及固定设置在该柔性带子72上的至少一个卡持件73。所述柔性带子72固定安装于所述垫子10底部,所述安装件71上设有通孔723,所述卡持件73和所述带子72能够穿过该通孔723,穿过后,转动所述卡持件73固定卡持在所述通孔723的孔口处,防止所述带子72在拉力的作用下从所述通孔723拉回;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容置于所述安装件71从而将所述柔性件30的顶部31安装在所述垫子10预定位置。较佳地,参照图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72底部设有容纳槽(没显示),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31固定设置在该容纳槽中。优选地,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柔性杆的顶部31的延伸方向,从而方便所述柔性杆31的顶部31插入并与之匹配。在图3所展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72外形呈类似立方体形。应理解,所述安装件72的外形并不局限于该图展示的形状,其也可以是球形,多面体形或其他任一形状。本专利技术对安装件72的外形不进行具体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基本构思的前提下,所述安装件72外部形状的任意变化,均应视为在本专利技术限定的保护范围之类。较佳地,参照图4,图5和图7,所述安装件72具有细管部721和设置在该细管部721顶端的扩大的头部722。所述柔性杆30的顶端31插入所述细管部721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细管部721设置在所述柔性杆的顶部31的延伸方向,从而方便所述柔性杆31的顶部31插入并与其匹配。所述头部722的侧向设有所述通孔723。参照图4,所述头部722的横向直径大于所述细管部721,从而加大所述安装件71与所述垫子10的接触面积,更加稳固的支撑所述垫子10。优选地,在所述头部722在所述通孔723的出口处凸伸一抵挡片724。所述抵挡片724能够抵挡所述卡持件73,从而防止所述卡持件73滑动,缩回所述通孔723。具体地,参照图4,所述头部721呈类似长方体形,其底面一体成型所述细管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卡扣结构,设置于蹦床的垫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卡扣结构包括一安装件,一柔性的带子,和至少一个卡持件;所述带子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垫子上,所述卡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带子上,所述安装件设有通孔;所述带子和所述卡持件能够穿过所述通孔,而后,转动所述卡持件卡持在所述通孔的孔口处,使所述带子不能从所述通孔拉回;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容置于所述安装件,从而将所述柔性件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垫子周边的预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卡扣结构,设置于蹦床的垫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卡扣结构包括一安装件,一柔性的带子,和至少一个卡持件;所述带子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垫子上,所述卡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带子上,所述安装件设有通孔;所述带子和所述卡持件能够穿过所述通孔,而后,转动所述卡持件卡持在所述通孔的孔口处,使所述带子不能从所述通孔拉回;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容置于所述安装件,从而将所述柔性件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垫子周边的预定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柔性杆的顶部的延伸方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具有细管部和设置在该细管部顶端的扩大的头部;所述柔性杆的顶端插入所述细管部并与其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琪王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建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