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时碧专利>正文

一种单式雷火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347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57
单式雷火灸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灸条的手柄,手柄为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手柄的底部设有灸疗罩;灸疗罩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中心设有向下凹陷的碗状灸疗口;底座上设有托件,托件上设有与灸条底部接触的透气孔,透气孔与灸疗口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手柄的上部以及灸疗口下部均与空气连通,有利于灸条燃烧,灸条燃烧利用率高;施灸者或者病患可以手持本装置进行灸疗,使用方便,并能避免烫伤手部;灸条的燃烧头与灸疗口底部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灸条燃烧产生的热气从灸疗口底部散出,作用于人体病灶部位或者穴位,能够防止烫伤病患,灸疗效果好;筒体与手柄之间通过木条间隔,能避免灸条燃烧产生的高温热气烫坏手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式雷火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理疗器具
,具体为一种单式雷火灸装置。
技术介绍
雷火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中医传统疗法,是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通过悬灸的方式施灸于相应穴位上,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红外线和近红外线等辐射能量刺激相关穴位,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在人体病灶周围、病灶处、穴位处形成高浓药区,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用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传统的雷火灸疗法中,点燃后的雷火灸条是由施灸者握持并对准病患的待灸部位,在施灸的过程中依靠施灸者手拿雷火灸条在距离人体皮肤2-3公分对患者穴位进行15-30min的热灸,而燃烧端表面温度可达到240度,施灸者的手部在出现疲劳或者晃动的情况后,燃烧端一旦触及患者皮肤或者距离过近,就会造成烫伤;并且当雷火灸条将燃烧到握持一端时,由于灸条的燃烧端距离手部较近,温度较高,施灸者就无法握持,产生的烟也容易将施灸者的手掌熏黄;另外,艾条在空气中直接燃烧,燃烧速度快,艾条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会直接扩散到周围空气中,燃烧利用率低,灸疗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1621332651.1的技术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式雷火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灸条的手柄(1),手柄(1)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手柄(1)的底部设有灸疗罩(2);灸疗罩(2)底部设有底座(5),底座(5)中心设有向下凹陷的碗状灸疗口(6);底座(5)上设有托件,托件上设有与灸条底部接触的透气孔,透气孔与灸疗口(6)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式雷火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灸条的手柄(1),手柄(1)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手柄(1)的底部设有灸疗罩(2);灸疗罩(2)底部设有底座(5),底座(5)中心设有向下凹陷的碗状灸疗口(6);底座(5)上设有托件,托件上设有与灸条底部接触的透气孔,透气孔与灸疗口(6)的位置相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式雷火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柄(1)内设有筒体(3),灸条放置在筒体(3)内,筒体(3)与手柄(1)内壁之间设有隔热件(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式雷火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柄(1)内竖向设有空心柱(7),空心柱(7)靠近筒体(3)的一侧设有通槽,隔热件(4)插在空心柱(7)内。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单式雷火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托件与底座之间设有支撑件,底座(5)的边缘上设有限位柱(9),托件和支撑件固定在限位柱(9)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式雷火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5)的边缘上还设有安装缺口(8),灸疗罩(2)内设有安装座(10)、与安装缺口(8)相匹配的安装垫片(11),安装垫片(11)和安装座(10)上均设有螺孔,螺钉穿过安装垫片(11)将支撑件固定在安装座(10)上,底座(5)的边缘与灸疗罩(2)底部边缘之间留有间隙。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式雷火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托件是碗状圆盘(12),透气孔设在碗状圆盘(12)底面,碗状圆盘(12)的上边缘设有翻边(13),限位柱(9)上设有卡勾(15),卡勾(15)扣压在碗状圆盘(12)的翻边(13)上;支撑件是木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时碧
申请(专利权)人:赵时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