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33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包括转动主体、装载主体和插接主体,所述插接主体固定连接在装载主体的上部内侧端,所述转动主体转动连接在装载主体的内部,所述转动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转轴外侧端均匀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端活动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盒子,所述装载主体内部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前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端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外壳前端上部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外壳上部内侧端开设有第一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便于拆线换药用品的装载和分隔,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Disposable Wire Removal and Dressing Pac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
本技术涉及换药包
,具体为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
技术介绍
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是一种非常安全方便的医疗器械产品,里面的所有产品都经过严格的消毒,能够在皮肤的伤口进行消毒或换药时进行使用,临床上主要用于伤口、创面以及术后切口的换药,有效解决了普通医疗器械由于重复使用且灭菌不彻底可能造成的污染疾病交叉感染。一次性换药包的出现大大节省了医院灭菌消毒可能耽误的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患者的健康增加了一道屏障。现有的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由于各种拆线换药放置在一起,容易出现错拿或重复使用的情况,所以急需一种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包括转动主体、装载主体和插接主体,所述插接主体固定连接在装载主体的上部内侧端,所述转动主体转动连接在装载主体的内部,所述转动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转轴外侧端均匀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包括转动主体(1)、装载主体(2)和插接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主体(3)固定连接在装载主体(2)的上部内侧端,所述转动主体(1)转动连接在装载主体(2)的内部,所述转动主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轴(4),所述转轴(4)前端固定连接有旋钮(5),所述转轴(4)外侧端均匀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内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外侧端活动连接有吊杆(7),所述吊杆(7)底端固定连接有盒子(6),所述装载主体(2)内部固定有外壳(10),所述外壳(10)前端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底端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4),所述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拆线换药包,包括转动主体(1)、装载主体(2)和插接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主体(3)固定连接在装载主体(2)的上部内侧端,所述转动主体(1)转动连接在装载主体(2)的内部,所述转动主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轴(4),所述转轴(4)前端固定连接有旋钮(5),所述转轴(4)外侧端均匀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内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外侧端活动连接有吊杆(7),所述吊杆(7)底端固定连接有盒子(6),所述装载主体(2)内部固定有外壳(10),所述外壳(10)前端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底端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4),所述外壳(10)前端上部开设有第二插槽(12),所述外壳(10)上部内侧端开设有第一插槽(11),所述外壳(10)内侧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3),且所述第一安装槽(13)位于第一插槽(11)的正下方,所述插接主体(3)内部对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康富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