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折反向伞的伞骨弯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05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21
一种两折反向伞的伞骨弯曲结构,包括有主支杆、伞骨架以及弯曲装置,利用弯曲装置设置于伞骨架上,让伞骨架的撑张杆与平撑杆张开时,平撑杆限制撑张杆张开距离,进而使撑张杆产生弯曲,以降低成本,且结构简单、容易组装。

Bending structure of umbrella bone with two folded inverted umbrell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折反向伞的伞骨弯曲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折反向伞的伞骨弯曲结构,尤指利用限制伞骨的撑张杆于伞骨张开时的距离,强迫撑张杆形成弯曲的伞骨弯曲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反向伞的伞骨,系利用伞骨的撑张杆上所设的弹性组件,让伞骨于张开时使弹性组件产生压缩,进而使弹性组件的复位能力带动撑张杆弯曲,此种作法会增加弹性组件的设置成本,且组装不易,导致整体成本上升,且弹性组件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弹性疲乏而失去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的目的乃在于,利用弯曲装置设置于伞骨架上,让伞骨架的撑张杆与平撑杆张开时,平撑杆限制撑张杆张开距离,进而产生弯曲,避免习知技术所产生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容易组装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有主支杆、伞骨架以及弯曲装置,主支杆具有杆体、杆体一端所连接的握把、以及套接于杆体并朝向远离握把另侧来回位移的滑动件,伞骨架具有复数根撑张杆、复数根平撑杆以及复数根支杆,各撑张杆系以第一撑张段与第二撑张段相互枢接所形成,且第一撑张段末端连接于杆体末端,各平撑杆一端为连接于滑动件,各支杆一端连接于滑动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撑张杆的第一撑张段,该弯曲装置具有止挡部以及限位件,止挡部系由前述伞骨架的第二撑张段两端之间凸设所形成,使第二撑张段于止挡部以及第二撑张段末端之间形成有滑动部,该限位件内形成有中空部,并藉由中空部使限位件套设于滑动部,且限位件于中空部内壁凸设有卡挚部,前述平撑杆末端为连接于限位件,当伞骨架于收合状态时,撑张杆的第一撑张段与第二撑张段系并拢靠近于杆体,当伞骨架张开时,系推动滑动件远离握把位移,使支杆推动第一撑张段让第二撑张段朝向远离杆体方向延伸,而于止挡部抵靠于限位件的卡挚部,使第一撑张段与第二撑张段于接近平行时形成定位,续受到支杆推动而使第一撑张段与第二撑张段的枢接处继续位移,让第一撑张段与第二撑张段形成弯曲状。前述两折反向伞的伞骨弯曲结构,其中主支杆的滑动件上远离握把的一端设置有上蜂巢,另一端设置下蜂巢,且前述支杆一端枢接于上蜂巢,平撑杆一端枢接于下蜂巢,上蜂巢与下蜂巢藉由滑动件位移,而带动平撑杆与支杆。前述两折反向伞的伞骨弯曲结构,其中伞骨架具有连接杆,该连接杆一端枢接于第一撑张段与第二撑张段之间,而另一端连接于前述平撑杆两端之间,且该连接杆与支杆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具有拉动连接杆与支杆相互靠近的弹性力,当伞骨架张开且第一撑张段与第二撑张段形成弯曲状时,撑张杆会带动连接杆使平撑杆形成弯曲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两折伞反向于收拢时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两折伞反向于撑开时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图2的A部分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限位件的立体局部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弯曲装置形成定位时的立体局部剖面图。符号说明1、主支杆;11、杆体;12、滑动件;121、上蜂巢;122、下蜂巢;13、握把;2、伞骨架;21、撑张杆;211、第一撑张段;212、第二撑张段;213、滑动部;22、平撑杆;23、支杆;24、连接杆;3、弯曲装置;31、止挡部;32、限位件;321、中空部;322、卡挚部;4、伞篷;41、外伞布;42、内伞布;43、外连接件;44、内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设置有主支杆1、伞骨架2、弯曲装置3以及伞篷4,其中:该主支杆1具有杆体11、杆体11一端所连接的握把13、以及套接于杆体11并朝向远离握把13另侧来回位移的滑动件12,且滑动件12上远离握把13的侧方设置有上蜂巢121,另侧设置下蜂巢122。该伞骨架2具有复数根撑张杆21、复数根平撑杆22、复数根支杆23、复数根连接杆24以及复数个弹性组件25,各撑张杆21系以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相互枢接所形成,且第一撑张段211末端连接于杆体11末端,各平撑杆22一端为枢接于主支杆1的滑动件12的下蜂巢122,各支杆23一端连接于滑动件12,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撑张杆21的第一撑张段211,各连接杆24一端枢接于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之间,另一端连接于平撑杆22两端之间,且该连接杆24与支杆23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25。该弯曲装置3具有止挡部31以及限位件32,止挡部31系由伞骨架2的第二撑张段212两端之间凸设所形成,使第二撑张段212于止挡部31以及第二撑张段212末端之间形成有滑动部213,而限位件32内形成有中空部321,并藉由中空部321使限位件32套设于滑动部213,且限位件32于中空部321内壁凸设有卡挚部322,前述平撑杆22末端为连接于限位件32。该伞篷4具有外伞布41以及内伞布42,外伞布41系连接于撑张杆21上方,外伞布41末端连接有外连接件43,外连接件43为连接于第二撑张段212末端,内伞布42系连接于平撑杆22下方,内伞部42末端连接有内连接件44,内连接件44系连接于平撑杆22末端。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由图1中可清楚看出,当伞骨架2于收合状态时,撑张杆21的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系并拢靠近于杆体11,且藉由弹性组件25拉动连接杆24与支杆23相互靠近的弹性力,使平撑杆22同时靠近于杆体11,请参阅第二图至第五图所示,当伞骨架2张开时,系推动滑动件12远离握把13位移,利用上蜂巢121与下蜂巢122藉由滑动件12位移,而带动平撑杆22与支杆23,使支杆23推动第一撑张段211让第二撑张段212朝向远离杆体11方向延伸,而于止挡部31抵靠于限位件32的卡挚部322,使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于接近平行时形成定位,续受到支杆23推动而使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的枢接处继续位移,而使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越过平行状态而形成弯曲状,由于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受到弯曲装置3的限位,而无法完全延伸,因此支杆23系续推动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的枢接处继续位移时,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会直接越过平行状态而形成弯曲状,再者,当伞骨架2张开且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形成弯曲状时,撑张杆21会带动连接杆24使平撑杆22形成弯曲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折反向伞的伞骨弯曲结构,该两折反向伞包括主支杆(1)、伞骨架(2)以及弯曲装置(3),主支杆(1)具有杆体(11)、杆体(11)一端所连接的握把(13)、以及套接于杆体(11)并朝向远离握把(13)另侧来回位移的滑动件(12),伞骨架(2)具有复数根撑张杆(21)、复数根平撑杆(22)以及复数根支杆(23),各撑张杆(21)系以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相互枢接所形成,且第一撑张段(211)末端连接于杆体(11)末端,各平撑杆(22)一端为连接于滑动件(12),各支杆(23)一端连接于滑动件(12),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撑张杆(21)的第一撑张段(211),其特征在于:该弯曲装置(3)具有止挡部(31)以及限位件(32),止挡部(31)由前述伞骨架(2)的第二撑张段(212)两端之间凸设所形成,使第二撑张段(212)于止挡部(31)以及第二撑张段(212)末端之间形成有滑动部(213),该限位件(32)内形成有中空部(321),并藉由中空部(321)使限位件(32)套设于滑动部(213),且限位件(32)于中空部(321)内壁凸设有卡挚部(322),前述平撑杆(22)末端为连接于限位件(32),当伞骨架(2)于收合状态时,撑张杆(21)的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是并拢靠近于杆体(11),当伞骨架(2)张开时,推动滑动件(12)远离握把(13)位移,使支杆(23)推动第一撑张段(211)让第二撑张段(212)朝向远离杆体(11)方向延伸,而于止挡部(31)抵靠于限位件(32)的卡挚部(322),使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于接近平行时形成定位,继而受到支杆(23)推动而使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的枢接处继续位移,让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形成弯曲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折反向伞的伞骨弯曲结构,该两折反向伞包括主支杆(1)、伞骨架(2)以及弯曲装置(3),主支杆(1)具有杆体(11)、杆体(11)一端所连接的握把(13)、以及套接于杆体(11)并朝向远离握把(13)另侧来回位移的滑动件(12),伞骨架(2)具有复数根撑张杆(21)、复数根平撑杆(22)以及复数根支杆(23),各撑张杆(21)系以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相互枢接所形成,且第一撑张段(211)末端连接于杆体(11)末端,各平撑杆(22)一端为连接于滑动件(12),各支杆(23)一端连接于滑动件(12),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撑张杆(21)的第一撑张段(211),其特征在于:该弯曲装置(3)具有止挡部(31)以及限位件(32),止挡部(31)由前述伞骨架(2)的第二撑张段(212)两端之间凸设所形成,使第二撑张段(212)于止挡部(31)以及第二撑张段(212)末端之间形成有滑动部(213),该限位件(32)内形成有中空部(321),并藉由中空部(321)使限位件(32)套设于滑动部(213),且限位件(32)于中空部(321)内壁凸设有卡挚部(322),前述平撑杆(22)末端为连接于限位件(32),当伞骨架(2)于收合状态时,撑张杆(21)的第一撑张段(211)与第二撑张段(212)是并拢靠近于杆体(11),当伞骨架(2)张开时,推动滑动件(12)远离握把(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盛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美而耐洋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