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3964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集水槽及设在集水槽两侧的园林植被种植区域,集水槽包括底板、两侧板及盖板,底板为不透水混凝土底板,侧板为开设有透水孔的混凝土板,盖板上开设有漏水孔;集水槽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输出端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向上延伸,并位于园林植被种植区域上方;侧板外侧均设有砂滤层,砂滤层的另一侧为园林植被种植区域;园林植被种植区域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吸水层、过滤层以及储水层,储水层内填充有吸水材料,过滤层内填充有鹅卵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减少了水资源流失;在植被灌溉方面具有灌溉方便、维护简单、能耗低的特点,降低了园林的运营成本,具备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园林工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建设在城市建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园林绿化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配合园林绿化带,往往需要铺设完整的给水管路,用于给园林植物浇水灌溉,而现有的给水方式往往是取水源水通过给水管路直接对园林植物进行喷洒、浇灌,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水不能被植物有效吸收,这部分不能被吸收的水往往会流失到地下水或市政排水管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很有必要将这部分水收集起来,用于园林循环灌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喷洒、浇灌等方式灌溉园林植物时,大部分不能被植物有效吸收的水往往会流失,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集水槽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两侧的园林植被种植区域,所述集水槽包括底板、垂直于所述底板且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以及位于所述集水槽上端的盖板,所述底板为不透水混凝土底板,所述侧板为开设有多个透水孔的混凝土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集水槽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向上延伸,并位于所述园林植被种植区域上方;两个所述侧板的外侧均设有砂滤层,所述砂滤层的另一侧设有园林植被种植区域;所述园林植被种植区域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吸水层、过滤层以及储水层,所述土壤层内种植有植被,所述储水层内填充有吸水材料,所述过滤层内填充有鹅卵石。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以及所述砂滤层的顶端均高于所述土壤层的顶端。优选的,一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卡槽,另一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位置相对,所述盖板同时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端距两个所述侧板顶端的距离为10cm。优选的,所述砂滤层包括固定网箱以及填充在所述固定网箱内的砂石。优选的,所述固定网箱的网孔直径为1mm,所述砂石的粒径为2-3mm。优选的,所述吸水材料为蓄水陶土。优选的,所述鹅卵石的粒径为0.5-1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园林灌溉没有被有效吸收的部分水以及雨水单独收集起来,循环应用于园林植被的灌溉,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减少了水资源流失;在植被灌溉方面具有灌溉方便、维护简单、能耗低的特点,降低了园林的运营成本,具备广泛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集水槽,2-底板,3-侧板,4-盖板,5-潜水泵,6-抽水管,7-砂滤层,8-土壤层,9-吸水层,10-过滤层,11-储水层,12-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涉及到的潜水泵为现有设备,电路连接采用常规的电路连接方式。一种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具体如图1-2所示,包括集水槽1以及对称设置在集水槽1两侧的园林植被种植区域,集水槽1包括底板2、垂直于底板2且相对设置的两侧板3,以及位于集水槽1上端的盖板4,底板2为不透水混凝土底板,主要起到防渗作用,防止汇集到集水槽1内的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地下水,进而使集水槽1内水资源流失;侧板3为开设有多个透水孔的混凝土板,用于使园林植被种植区域内没有被植物和土壤吸收的水汇集进集水槽1内;盖板4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12,且盖板4的顶端距两个侧板3顶端的距离为10cm,盖板4上的漏水孔12是用来承接雨水的,落到集水槽1区域的水都能通过盖板4进入集水槽1,而不会漫流进入园林植被种植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装置依园林地势建造,集水槽1设置在地势较低处,这样方便园林植被种植区域内的水汇集到集水槽1内。两个侧板3的外侧均设有砂滤层7,砂滤层7包括固定网箱以及填充在固定网箱内的砂石,固定网箱的网孔直径为1mm,砂石的粒径为2-3mm,砂滤层7的另一侧设有园林植被种植区域;砂滤层7用来过滤经过园林植被种植区域内漫流过来的雨水或灌溉水。由于两个侧板3以及砂滤层7的顶端均高于土壤层8的顶端,即砂滤层7的顶端有部分是位于土壤层8外的,因此本技术设置这种结构的砂滤层7,能够使其稳定的固定在两个侧板3的外侧发挥过滤作用。集水槽1内设有品牌为阿姆特,型号为370W-3000W的潜水泵5,潜水泵5位于底板2上,潜水泵5的输出端连接有抽水管6,抽水管6向上延伸,并位于园林植被种植区域上方;盖板4上还开设有与抽水管6管径相匹配的穿孔供抽水管6穿出。集水槽1内收集有灌溉水,潜水泵5是活动设置在集水槽1内的,根据灌溉位置的需要挪动潜水泵5的位置。当需要对园林制备进行灌溉时,打开潜水泵5,即可以将集水槽1内储存的水抽到园林植被种植区域的上方,用于浇灌园林植被。园林植被种植区域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8、吸水层9、过滤层10以及储水层11,土壤层8上种植有植被,吸水层9内填充有吸水材料,吸水材料为蓄水陶土,当下雨或灌溉时,蓄水陶土可以蓄积大量的灌溉水或雨水,当干旱时,这些被蓄积的水缓慢释放出来,可以供给园林植被使用;过滤层10内填充有鹅卵石,鹅卵石的粒径为0.5-1cm,过滤层10内填充的鹅卵石能够过滤经由土壤层8渗下的灌溉水或雨水,使其水质洁净;过滤后的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储水层11,储水层11内的水透过砂滤层7和侧板3上开设的多个透水孔进入集水槽1内,减少其进入地下水的量。本技术中,两个侧板3的底端和砂滤层7的底端平齐,且砂滤层7的底端位于储水层11的底端以下,这样可以保证进入集水槽1内的水均是经过砂滤层7过滤过的。需要说明的是,两侧板3以及砂滤层7的顶端均高于土壤层8的顶端,这样可以使从园林植被种植区域进入集水槽1内的水都经过过滤。一个侧板3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卡槽,另一个侧板3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位置相对,盖板4同时卡接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即本技术中盖板4是活动设置的,可以方便的取出与安装,当需要对集水槽1进行清理时,取出盖板4即可,清理完毕后再安装回去。本技术中,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1)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水槽(1)两侧的园林植被种植区域,所述集水槽(1)包括底板(2)、垂直于所述底板(2)且相对设置的两侧板(3),以及位于所述集水槽(1)上端的盖板(4),所述底板(2)为不透水混凝土底板,所述侧板(3)为开设有多个透水孔的混凝土板,所述盖板(4)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12);所述集水槽(1)内设有潜水泵(5),所述潜水泵(5)的输出端连接有抽水管(6),所述抽水管(6)向上延伸,并位于所述园林植被种植区域上方;两个所述侧板(3)的外侧均设有砂滤层(7),所述砂滤层(7)的另一侧设有园林植被种植区域;所述园林植被种植区域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8)、吸水层(9)、过滤层(10)以及储水层(11),所述土壤层(8)内种植有植被,所述吸水层(9)内填充有吸水材料,所述过滤层(10)内填充有鹅卵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1)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水槽(1)两侧的园林植被种植区域,所述集水槽(1)包括底板(2)、垂直于所述底板(2)且相对设置的两侧板(3),以及位于所述集水槽(1)上端的盖板(4),所述底板(2)为不透水混凝土底板,所述侧板(3)为开设有多个透水孔的混凝土板,所述盖板(4)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12);所述集水槽(1)内设有潜水泵(5),所述潜水泵(5)的输出端连接有抽水管(6),所述抽水管(6)向上延伸,并位于所述园林植被种植区域上方;两个所述侧板(3)的外侧均设有砂滤层(7),所述砂滤层(7)的另一侧设有园林植被种植区域;所述园林植被种植区域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8)、吸水层(9)、过滤层(10)以及储水层(11),所述土壤层(8)内种植有植被,所述吸水层(9)内填充有吸水材料,所述过滤层(10)内填充有鹅卵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华刘沛李俊涛王华丽郭明哲侯德申陈保健
申请(专利权)人:通许县农林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