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砂贝母种籽的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395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梭砂贝母种籽的预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梭砂贝母植株上采收蒴果,自然晾干;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梭砂贝母蒴果人工脱粒;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梭砂贝母种籽放入水中浸泡;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梭砂贝母种籽和湿河沙混合,放入干净的编织袋或纱布袋中;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袋装的梭砂贝母种籽、湿河沙处理20—30天,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备用;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袋装的梭砂贝母种籽、湿河沙,放在恒温箱中,‑10—20℃条件下处理50—150天,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种籽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人工种植成本。

A Pretreatment Method for Fritillaria thunbergii S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梭砂贝母种籽的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种子的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梭砂贝母种籽的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目前以川贝母为组成成分的中成药数量多达200种以上。野生川贝母因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濒临枯竭,是国家三大濒危药材之一。梭砂贝母习称“炉贝”,是川贝母的重要基源植物之一。别名:炉贝、德氏贝母、阿皮卡(西藏)、雪山贝(云南)。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000~4700m的流砂滩上的岩石缝隙中。分布于四川、云南、青海和西藏等省区。“炉贝”是目前市场对川贝母需求的主要原料来源,也是药厂的主要原料之一。梭砂贝母植株长17-35厘米,鳞茎由2(-3)枚鳞片组成,直径1-2厘米。叶3-5枚(包括叶状苞片),较紧密地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全部散生或最上面2枚对生,狭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7厘米,宽1-3厘米,先端不卷曲。花单朵,浅黄色,具红褐色斑点或小方格;花被片长3.2-4.5厘米,宽1.2-1.5厘米,内三片比外三片稍长而宽;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花丝不具小乳突;柱头裂片很短,长不及1毫米。蒴果长3厘米,宽约2厘米,棱上翅很狭,宽约1毫米,宿存花被常多少包住蒴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蒴果自然成熟后,果皮自然裂开,种籽自然掉落植株周边土壤中,自然条件下完成休眠,次年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自然萌发发芽,完成种籽萌发生长过程。梭砂贝母到目前还没有实现人工栽培的相关记载或报道,种籽完全是野生状态下的自然繁殖。川贝母中的“松贝”、“青贝”和栽培品都已经实现人工栽培,其产量也较高,但在外观性状、理化性质、药效品质等不如野生川贝母,市场接受度不高。而“炉贝”即梭砂贝母,到目前还没有实现人工栽培的相关记载或报道,全靠野生资源供应市场。梭砂贝母种籽完全是野生状态下的自然繁殖,种籽萌发、发芽条件恶劣,发芽率和成活率极低,种籽发芽率仅达到15~20%,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梭砂贝母种籽的预处理方法,地解决了梭砂贝母种籽在自然条件下难以打破休眠和正常萌发的技术难点,实现了梭砂贝母人工栽培中种籽处理技术上的突破,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使梭砂贝母实现大面积人工栽培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种籽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人工种植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梭砂贝母种籽的预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生长正常的梭砂贝母植株上采收蒴果,在通风透光条件下自然晾干;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梭砂贝母蒴果人工脱粒,除去杂质,选取干净的种籽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梭砂贝母种籽放入35~37℃水中浸泡20小时,每1~2小时搅拌一次,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梭砂贝母种籽和湿河沙按1:1—1.5的比例混合,放入干净的编织袋或纱布袋中,每袋种籽数量不超过2公斤,备用;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袋装的梭砂贝母种籽、湿河沙,在15~20℃条件下处理20—30天,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备用;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袋装的梭砂贝母种籽、湿河沙,放在恒温箱中,在-10~20℃条件下处理50—150天,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备用;步骤七,待步骤六中的的梭砂贝母种籽的种胚长度达到种籽长度的2/3,即可在海拔2800—4000米的种植区域按育苗技术进行播种育苗。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蒴果晾干后含水率小于15%。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湿河沙的粒径为3~6mm。进一步的,步骤七中所述梭砂贝母种籽的种胚长度达到种籽长度的2/3的种籽的数量占梭砂贝母种籽总数的60—7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梭砂贝母种籽的预处理方法,地解决了梭砂贝母种籽在自然条件下难以打破休眠和正常萌发的技术难点,实现了梭砂贝母人工栽培中种籽处理技术上的突破,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使梭砂贝母实现大面积人工栽培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种籽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人工种植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一种梭砂贝母种籽的预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生长正常的梭砂贝母植株上采收蒴果(灯笼锤),在通风透光条件下自然晾干,蒴果干透,含水量(质量)15%以下,部分果壳自然裂开;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梭砂贝母蒴果人工脱粒,除去杂质,成为干净的种籽;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梭砂贝母种籽放入35~37℃水中浸泡20小时,每1~2小时搅拌一次,使之充分吸水膨胀;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梭砂贝母种籽和洗净、颗粒匀净的湿河沙(筛去粗砂和过细沙,除去杂质保留粒径3~6mm的湿河沙),按1:1~1.5的比例混合,放入干净的编织袋或纱布袋中,每袋种籽数量不超过2公斤;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梭砂贝母种籽在15~20℃条件下处理20—30天,保持湿润(手捏成团,松开即散),每天翻种、检查1~2次,注意不能让种籽发霉;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梭砂贝母种籽放在恒温箱中,在-10~20℃条件下处理50—150天,保持湿润(手捏成团,松开即散),每天翻种、检查1~2次,注意不能让种籽发霉;步骤七,待步骤六中的的梭砂贝母种籽大多数(总数的60—70%以上)种胚长度达到种籽长度的2/3,即可在海拔2800—4000米的种植区域按育苗技术进行播种育苗。具体实例11、具体做法:(1)在生长正常的野生梭砂贝母植株上采收蒴果(灯笼锤)10个,在通风透光条件下自然晾干;(2)将蒴果人工脱粒,除去杂质,得到干净的种籽;(3)将种籽放入36℃温水中浸泡20小时,每1~2小时搅拌一次,使之充分吸水膨胀;(4)种籽和洗净、颗粒匀净的湿河沙(筛去粗砂和细沙,除去杂质)按1:1.5比例混合,装入干净的编织袋中,放在15~20℃、阴凉通风的室内处理24天,保持左右,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不让种籽发霉;(5)将种籽在恒温箱中(0℃低温条件下),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不让种籽发霉,处理80天后,大多数种籽种胚长度达到种籽长度的2/3以上;(6)随机挑选该类种籽100粒,在-10℃恒温箱内进行萌发试验,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连续10天没有新种子萌发时停止观察,计算种子的发芽率,3次重复。2、结果统计:由上表可见,种籽实际平均出苗率为89.3%,为野生状态下自然繁殖发芽率(15~20%)的4.5~6.0倍。具体实例21、具体做法:(1)在生长正常的野生梭砂贝母植株上采收蒴果(灯笼锤)10个,在通风透光条件下自然晾干;(2)将蒴果人工脱粒,除去杂质,得到干净的种籽;(3)将种籽放入35℃温水中浸泡20小时,每1~2小时搅拌一次,使之充分吸水膨胀;(4)种籽和洗净、颗粒匀净的湿河沙(筛去粗砂和细沙,除去杂质)按1:1比例混合,装入干净的编织袋中,放在15~20℃、阴凉通风的室内处理30天,保持左右,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不让种籽发霉;(5)将种籽在恒温箱中(1℃低温条件下),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不让种籽发霉,处理85天后,大多数种籽种胚长度达到种籽长度的2/3以上;(6)随机挑选该类种籽100粒,在20℃恒温箱内进行萌发试验,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连续10天没有新种子萌发时停止观察,计算种子的发芽率,3次重复。2、结果统计:由上表可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梭砂贝母种籽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生长正常的梭砂贝母植株上采收蒴果,在通风透光条件下自然晾干;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梭砂贝母蒴果人工脱粒,选取干净的种籽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梭砂贝母种籽放入35~37℃水中浸泡20小时,每1~2小时搅拌一次,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梭砂贝母种籽和湿河沙按1:1~1.5的比例混合,放入干净的编织袋或纱布袋中,每袋种籽数量不超过2公斤,备用;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袋装的梭砂贝母种籽、湿河沙,在15~20℃条件下处理20~30天,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备用;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袋装的梭砂贝母种籽、湿河沙,放在恒温箱中,在‑10~20℃条件下处理50~150天,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备用;步骤七,待步骤六中的的梭砂贝母种籽的种胚长度达到种籽长度的2/3,即可在海拔2800~4000米的种植区域按育苗技术进行播种育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梭砂贝母种籽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生长正常的梭砂贝母植株上采收蒴果,在通风透光条件下自然晾干;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梭砂贝母蒴果人工脱粒,选取干净的种籽备用;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梭砂贝母种籽放入35~37℃水中浸泡20小时,每1~2小时搅拌一次,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梭砂贝母种籽和湿河沙按1:1~1.5的比例混合,放入干净的编织袋或纱布袋中,每袋种籽数量不超过2公斤,备用;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袋装的梭砂贝母种籽、湿河沙,在15~20℃条件下处理20~30天,保持湿润,每天翻种、检查1~2次,备用;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袋装的梭砂贝母种籽、湿河沙,放在恒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汝梅陈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绿之源生物药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