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366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包括显示组件和高度控制组件;显示组件用于向患者进行基于3D图像的医疗知识演示,高度控制组件用于根据不同病人的观看高度调整显示组件的高度;其中,高度控制组件具有两个操作位置,分别用于手部操作和脚部操作。对于能够对上述医患交互演示系统进行操作的病患来讲,主要存在的差异在于上肢和下肢的伤残区别,以及因不同伤残位置而导致的不同观察高度的区别,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演示系统,实现通过手部操作和/或脚步操作均可对显示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通过显示组件合适的位置,实现演示内容的有效传达,通过上述通用性的增强,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适用范围,使其便于应用和推广。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还请求保护一种医患交互演示方法。

A Doctor-patient Interactive Demons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医生在诊断和手术等临床常规诊疗活动中,需要跟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的深度有效沟通。仅靠医学专业的专业术语传输给患者听,存在认知和理解障碍的问题,容易产生医患纠纷,达不到充分沟通的效果。医生与病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和理解,打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破坏了良好的行医环境,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医疗交互沟通的多个环节缺乏标准化、信息化措施以及流程质量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基于3D图像的演示系统,但是上述系统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实用性差的问题,具体的,由于病患病情的不同,存在手部伤残患者和脚部伤残患者的差异,存在不同病情演示内容的差异,存在不同操作高度的差异,而现有技术中的演示系统并未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使得可视化、信息化的医患沟通方式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无法大规模使用。进行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及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医患交互演示系统,使得医患交互的可视化界面可根据病患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通过具体的结构化措施,更具实用价值而便于推广应用。同时本专利技术中还请求保护一种医患交互演示方法,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包括显示组件和高度控制组件;所述显示组件用于向患者进行基于3D图像的医疗知识演示,所述高度控制组件用于根据不同病人的观看高度调整所述显示组件的高度;其中,所述高度控制组件具有两个操作位置,分别用于手部操作和脚部操作。进一步地,所述高度控制组件包括丝杆结构、导向结构和电机控制系统,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丝杆结构的丝母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丝杆组件的丝杆平行设置,对所述显示组件进行导向,所述电机控制系统用于对带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电机进行启停及转动方向的控制,且具有手部操作和脚部操作两个操作位置。进一步地,手部操作位置包括第一开关操作板和第一限位板;脚部操作位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手部操作位置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开关操作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和第二开关操作板之间通过分别与二者铰接的连杆连接实现联动;所述第一限位板用于限制转动设置的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向上转动的极限位置,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限制转动设置的所述第二开关操作板向下转动的极限位置;还包括复位结构,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和第二开关操作板的运动复位;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和/或所述第二开关操作板的运动信息作为所述电机启动及停止的信号,而二者的运动方向作为所述电机转动方向的控制信号。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结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第一复位机构和第二复位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和第二开关操作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机构和第二复位机构分别为一端固定的弹簧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分别设置接触式传感器,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和所述第二开关操作板的接触实现所述电机控制信号的获取。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上设置有贯通孔,供固定设置的光源发射端向另一端的光源接收端发射信号,从而保持电机的静止;所述连杆上还设置有第二信号接收端和第三信号接收端,分别在连杆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时对被阻挡的光源进行接收,从而获得对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的信号。一种医患交互演示方法,包括步骤:不同病患根据手部操作和/或脚部操作对显示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对所述显示组件的高度需求。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所述显示组件上的以下操作步骤: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通过后,获取问询者身份信息、患者身份信息、患者病历信息;获取用户对演示项目的选择结果,调取标准演示库中与用户所选择的演示项目对应的标准演示信息至显示组件上进行显示;获取用户对标准演示信息的修改操作指令,生成最终演示信息在所述显示组件上进行显示,其中当所述最终演示信息在所述显示组件显示时,进行同步录屏和/或录音;其中,所述标准演示库中存储有不同演示项目对应的标准演示信息,所述标准演示信息至少包括与患者的医疗项目相关的医疗知识演示,部分或全部演示项目对应的标准演示信息还包括至少一个患者医疗同意书。进一步地,所述演示项目至少包括术前谈话项目,所述术前谈话项目的标准演示信息包括手术医疗知识演示、多个患者医疗同意书,术前谈话项目的最终演示信息生成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身份、患者身份信息和/或患者病历信息确定用户需要进行的手术项目;根据所述手术项目在3D模拟仿真软件中加载与所述手术项目对应的一套3D器官素材模板,用户利用3D仿真软件的操作工具对该套3D器官素材模板进行修改操作,生成最终的手术医疗知识演示信息在所述显示组件上进行显示;其中,3D器官素材模板包括健康、处于不同病变时期的单独的器官、多个器官的组合以及内部解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对于能够对本专利技术中医患交互演示系统进行操作的病患来讲,主要存在的差异在于上肢和下肢的伤残区别,以及因不同伤残位置而导致的不同观察高度的区别,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演示系统,实现通过手部操作和/或脚步操作均可对显示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通过显示组件合适的位置,实现演示内容的有效传达,通过上述通用性的增强,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适用范围,使其便于应用和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医患交互演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医患交互演示系统的侧视图;图3为高度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非工作状态);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工作状态);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医患交互演示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1-显示组件、2-高度控制组件、21-丝杆结构、21a-丝母、21b-丝杆、22-导向结构、23-电机控制系统、23a-第一开关操作板、23b-第一限位板、23c-第一复位机构、23d-第二开关操作板、23e-第二限位板、23f-第二复位机构、23g-连杆、23g-1-贯通孔、24-光源发射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组件(1)和高度控制组件(2);所述显示组件(1)用于向患者进行基于3D图像的医疗知识演示,所述高度控制组件用于根据不同病人的观看高度调整所述显示组件(1)的高度;其中,所述高度控制组件(2)具有两个操作位置,分别用于手部操作和脚部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组件(1)和高度控制组件(2);所述显示组件(1)用于向患者进行基于3D图像的医疗知识演示,所述高度控制组件用于根据不同病人的观看高度调整所述显示组件(1)的高度;其中,所述高度控制组件(2)具有两个操作位置,分别用于手部操作和脚部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控制组件(2)包括丝杆结构(21)、导向结构(22)和电机控制系统(23),所述显示组件(1)与所述丝杆结构(21)的丝母(21a)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结构(22)与所述丝杆组件(21)的丝杆(21b)平行设置,对所述显示组件(1)进行导向,所述电机控制系统(23)用于对带动所述丝杆(21b)转动的电机进行启停及转动方向的控制,且具有手部操作和脚部操作两个操作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手部操作位置包括第一开关操作板(23a)和第一限位板(23b);脚部操作位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手部操作位置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开关操作板(23d)和第二限位板(23e),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23a)和第二开关操作板(23d)之间通过分别与二者铰接的连杆(23g)连接实现联动;所述第一限位板(23b)用于限制转动设置的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23a)向上转动的极限位置,所述第二限位板(23e)用于限制转动设置的所述第二开关操作板(23d)向下转动的极限位置;还包括复位结构,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23a)和第二开关操作板(23d)的运动复位;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23a)和/或所述第二开关操作板(23d)的运动信息作为所述电机启动及停止的信号,而二者的运动方向作为所述电机转动方向的控制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第一复位机构(23c)和第二复位机构(23f),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操作板(23a)和第二开关操作板(23d)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机构(23c)和第二复位机构(23f)分别为一端固定的弹簧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医患交互演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福美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