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用大芯数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449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通信光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道用大芯数光缆。2~6个光缆子单元和相同数量的光缆测温传感单元相间设置在中心传输单元的周围以SZ绞合方式构成圆形截面的缆芯。光缆子单元中的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中,每层为1根光纤带,每根光纤带包含光纤芯数为4~24芯,光纤带层数和每根光纤带包含的光纤芯数相同,每个光缆子单元所包含的光纤芯数最小为16芯,最大为576芯;组成的管道用大芯数光缆总的光纤芯数最小为33芯,最大为3457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光缆外径不大于现有管道用光缆外径条件下,既达到了大芯数的要求,又保障中心传输单元可靠传送中心网络信息的要求,适用于光纤容量需求大、铺设困难的管道通信敷设系统。

A Large Core Optical Cable for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用大芯数光缆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光缆
,特别涉及一种管道用大芯数光缆。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对互联网的容量、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正在使用通信光缆的在抗外界冲击、弯曲、阻水性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在改善网络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由于光网络数据传输的高速特性,对网络非常短暂的攻击,都有可能导致大量数据出错或泄露。另外现有的光缆由于容量满足不了需求,按照目前的现状,在增大光纤容量的同时,光缆外径就需增大,在城市里开挖新的管道几乎比登天还难,然而现在已有的管道无法增容,只能是在现有管道用光缆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光纤容量。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现有管道容量的大芯数光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问题,提供一种管道用大芯数光缆,本专利技术在现有管道用光缆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光纤容量,而且还能同时对传输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在光缆遭到部分破坏后,仍能保证中心网络的信息传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道用大芯数光缆包括中心传输单元1、光缆子单元和光缆测温传感单元,以中心传输单元1为中心,2~6个光缆子单元和相同数量的光缆测温传感单元相间设置在中心传输单元1的周围以SZ绞合方式构成圆形截面的缆芯;阻水层8将缆芯包覆,在缆芯内中心传输单元1、光缆子单元和光缆测温单元之间的间隙中填充阻水填充物Ⅱ7,铠装层9包覆在阻水层8上,外护套10将铠装层9包覆,组成管道用大芯数光缆;所述中心传输单元1由光纤Ⅱ21、阻水填充物Ⅲ22、微束管Ⅱ23、细钢丝绳24和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组成,光纤Ⅱ21置于微束管Ⅱ23内,在微束管Ⅱ23内还填充阻水填充物Ⅲ22,6~10条细钢丝绳24以SZ绞合的方式围绕在微束管Ⅱ23周围构成微束管Ⅱ23和细钢丝绳24绞合体,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将微束管Ⅱ23和细钢丝绳24绞合体包覆构成圆形截面的中心传输单元1;所述光纤Ⅱ21为超低损耗光纤,所述细钢丝绳24为柔软细航空钢丝绳;所述光缆子单元由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微束管Ⅰ3和阻水填充物Ⅰ4组成,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置于微束管Ⅰ3内,在微束管Ⅰ3中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与微束管Ⅰ3之间填充阻水填充物Ⅰ4;所述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中,每层为1根光纤带,所述光纤带为每根光纤带包含光纤芯数为N芯,N为4~24的整数,所包含的光纤带层数和每根光纤带包含的光纤芯数N相同,N根光纤带叠加成正方形横截面的多层叠加光纤带组,再经绞合形成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每个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的光纤数量为N2,每个光缆子单元所包含的光纤芯数最小为16芯,最大为576芯;所述光缆测温传感单元由光纤Ⅰ5和紧套层6组成,紧套层6包覆光纤Ⅰ5,所述光纤Ⅰ5为弯曲不敏感光纤;按所述管道用大芯数光缆组成方案,管道用大芯数光缆的光缆子单元的光纤芯数最小为32芯,最大为3456芯;组成的管道用大芯数光缆总的光纤芯数最小为33芯,最大为3457芯。所述微束管Ⅰ3和微束管Ⅱ23都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或者热塑性弹性体挤制成型;所述阻水填充物Ⅰ4为阻水纤膏,所述阻水填充物Ⅱ7和阻水填充物Ⅲ22都为阻水纱或阻水粉;所述紧套层6为由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挤制制成;所述阻水层8为芳纶丝阻水带绕包构成,芳纶丝阻水带为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所述铠装层9由不锈钢细钢丝或者不锈钢软管制成;所述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的材料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所述外护套10的材料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的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多层传输结构设计的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和微束管的应用,在光缆内设置了光缆子单元,在不超过现有管道用光缆外径的情况下增加了光纤容量,提高光缆中光纤的集成密度,不但节约了光缆成本,而且进一步节省了管道空间。2、本专利技术以普通光纤带制作的光缆子单元获得了大芯数光纤容量,还增加了中心传输单元,同时在中心传输单元周围设置多个光缆测温传感单元,对传输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在光缆遭到部分破坏后,仍能保证中心网络的传输。3、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柔软细航空钢丝绳的中心传输单元设计以及不锈钢细钢丝或者不锈钢软管的光缆的铠装层,在保证光缆抗拉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柔软性,提升了弯曲、抗拉和抗压性能,加强了对缆身的保护和支撑作用整体提高了光缆的柔软性和抗压能力。4、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外多级阻水结构设计,在潮湿环境中能够有效阻止水分子的进入,能防止液态水中游离的氢离子影响光纤传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现有的管道用光缆,本专利技术把中心传输单元1、多个光缆子单元和多个光缆测温传感单元置于同一个缆芯中,在保证光缆外径不大于现有管道用光缆外径条件下,既达到了大芯数的要求,又保障中心传输单元可靠传送中心网络信息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中心传输单元和铠装层的结构设计,整体提高了光缆的柔软性和抗压能力;采用内外多级阻水结构设计,在潮湿环境中能够有效阻止水分子的进入,能防止液态水中游离的氢离子影响光纤传输。本专利技术管道用大芯数光缆能够在现有城市线缆管道空间中增加通讯光缆的芯数容量,适用于光纤容量需求大、铺设困难的管道通信敷设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管道用大芯数光缆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中心传输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中心传输单元,2--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3--微束管Ⅰ,4--阻水填充物Ⅰ,5--光纤Ⅰ,6--紧套层,7--阻水填充物Ⅱ,8--阻水层,9--铠装层,10--外护套,21--光纤Ⅱ,22--阻水填充物Ⅲ,23--微束管Ⅱ,24--细钢丝绳,25--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为设计一种光纤芯数大于2000芯的管道用大芯数光缆,替换外径为20mm的1052芯数的现有管道用光缆。选用如图1所示的管道用大芯数光缆的横截面示意图技术方案,管道用大芯数光缆包括中心传输单元1、光缆子单元和光缆测温传感单元,以中心传输单元1为中心,4个光缆子单元和4个光缆测温传感单元相间设置在中心传输单元1的周围以SZ绞合方式构成圆形截面的缆芯;如图2中心传输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所示,中心传输单元1由光纤Ⅱ21、阻水填充物Ⅲ22、微束管Ⅱ23、细钢丝绳24和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组成,光纤Ⅱ21置于微束管Ⅱ23内,在微束管Ⅱ23内还填充阻水填充物Ⅲ22,6条细钢丝绳24以SZ绞合的方式围绕在微束管Ⅱ23周围构成微束管Ⅱ23和细钢丝绳24绞合体,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将微束管Ⅱ23和细钢丝绳24绞合体包覆构成圆形截面的中心传输单元1。光纤Ⅱ21为超低损耗光纤,阻水填充物Ⅲ22为阻水纱或阻水粉,微束管Ⅱ23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或者热塑性弹性体挤制成型,细钢丝绳24为柔软细航空钢丝绳,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的材料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微束管Ⅱ23的外径0.6mm,柔软细航空钢丝绳的外径1mm,微束管Ⅱ23和6条柔软细航空钢丝绳绞合包覆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后,中心传输单元外径为3mm。如图1所示,光缆子单元由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微束管Ⅰ3和阻水填充物Ⅰ4组成,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置于微束管Ⅰ3内,在微束管Ⅰ3中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与微束管Ⅰ3之间填充阻水填充物Ⅰ4。多层叠加绞合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用大芯数光缆,其特征在于,管道用大芯数光缆包括中心传输单元(1)、光缆子单元和光缆测温传感单元,以中心传输单元(1)为中心,2~6个光缆子单元和相同数量的光缆测温传感单元相间设置在中心传输单元(1)的周围以SZ绞合方式构成圆形截面的缆芯;阻水层(8)将缆芯包覆,在缆芯内中心传输单元、光缆子单元和光缆测温单元之间的间隙中填充阻水填充物Ⅱ(7),铠装层(9)包覆在阻水层(8)上,外护套(10)将铠装层(9)包覆,组成管道用大芯数光缆;所述中心传输单元(1)由光纤Ⅱ(21)、阻水填充物Ⅲ(22)、微束管Ⅱ(23)、细钢丝绳(24)和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组成,光纤Ⅱ(21)置于微束管Ⅱ(23)内,在微束管Ⅱ(23)内还填充阻水填充物Ⅲ(22),6~10条细钢丝绳(24)以SZ绞合的方式围绕在微束管Ⅱ(23)周围构成微束管Ⅱ(23)和细钢丝绳(24)绞合体,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将微束管Ⅱ(23)和细钢丝绳(24)绞合体包覆构成圆形截面的中心传输单元(1);所述光纤Ⅱ(21)为超低损耗光纤,所述细钢丝绳(24)为柔软细航空钢丝绳;所述光缆子单元由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微束管Ⅰ(3)和阻水填充物Ⅰ(4)组成,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置于微束管Ⅰ(3)内,在微束管Ⅰ(3)中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与微束管Ⅰ(3)之间填充阻水填充物Ⅰ(4);所述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中,每层为1根光纤带,所述光纤带为每根光纤带包含光纤芯数为N芯,N为4~24的整数,所包含的光纤带层数和每根光纤带包含的光纤芯数N相同,N根光纤带叠加成正方形横截面的多层叠加光纤带组,再经绞合形成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每个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的光纤数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用大芯数光缆,其特征在于,管道用大芯数光缆包括中心传输单元(1)、光缆子单元和光缆测温传感单元,以中心传输单元(1)为中心,2~6个光缆子单元和相同数量的光缆测温传感单元相间设置在中心传输单元(1)的周围以SZ绞合方式构成圆形截面的缆芯;阻水层(8)将缆芯包覆,在缆芯内中心传输单元、光缆子单元和光缆测温单元之间的间隙中填充阻水填充物Ⅱ(7),铠装层(9)包覆在阻水层(8)上,外护套(10)将铠装层(9)包覆,组成管道用大芯数光缆;所述中心传输单元(1)由光纤Ⅱ(21)、阻水填充物Ⅲ(22)、微束管Ⅱ(23)、细钢丝绳(24)和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组成,光纤Ⅱ(21)置于微束管Ⅱ(23)内,在微束管Ⅱ(23)内还填充阻水填充物Ⅲ(22),6~10条细钢丝绳(24)以SZ绞合的方式围绕在微束管Ⅱ(23)周围构成微束管Ⅱ(23)和细钢丝绳(24)绞合体,中心传输单元护套层(25)将微束管Ⅱ(23)和细钢丝绳(24)绞合体包覆构成圆形截面的中心传输单元(1);所述光纤Ⅱ(21)为超低损耗光纤,所述细钢丝绳(24)为柔软细航空钢丝绳;所述光缆子单元由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微束管Ⅰ(3)和阻水填充物Ⅰ(4)组成,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置于微束管Ⅰ(3)内,在微束管Ⅰ(3)中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与微束管Ⅰ(3)之间填充阻水填充物Ⅰ(4);所述多层叠加绞合光纤带组(2)中,每层为1根光纤带,所述光纤带为每根光纤带包含光纤芯数为N芯,N为4~24的整数,所包含的光纤带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为周青宝王首佳韩庆涛苏荣刘赫李鹤萌徐钰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