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不同末端的新型复合式热泵供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不同末端的新型复合式热泵供能系统,属于复合功能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1、现有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源换热系统、地源热泵主机系统和室内末端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的室外换热系统需要埋置在地下,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要满足完全通过地源热泵供暖,需要的埋置土壤换热器的场地较大,大面积推广存在一定的问题。2、能源塔热泵系统能源塔热泵技术是通过能源塔的热交换和热泵机组作用,实现供暖、制冷以及提供热水的技术。冬天它利用低于冰点载体介质,高效提取冰点以下的湿球水热量,通过能源塔热泵机组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实现冰点以下低温热能向高温热能转移,实现制热;夏天由于能源塔的特殊设计,起到高效冷却塔的作用,将热量排到大气实现制冷。能源塔热泵机组冬季使用的热源,是月波动很小的湿球温度显热能,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不同末端的新型复合式热泵供能系统,其特征是:本供能系统包括地源热系统、能源塔热系统和末端供能系统,地源热系统和能源塔热系统为末端供能功能;其中地源热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土壤源换热系统;所述土壤源换热系统包括若干埋入地面的地埋换热管,地埋换热管通过带有地源侧循环泵的土壤热源侧循环水路连接到地源热泵机组的低位换热端上;所述能源塔热系统包括能源塔热泵机组、能源塔;所述能源塔通过能源塔换热循环水路连接到能源塔热泵机组的低位换热端上;所述末端供能系统包括室内换热系统和恒温恒湿系统;其中所述恒温恒湿系统包括冷凝换热面,冷凝换热面的冷凝换热面循环水路连接到地源热泵机组高位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不同末端的新型复合式热泵供能系统,其特征是:本供能系统包括地源热系统、能源塔热系统和末端供能系统,地源热系统和能源塔热系统为末端供能功能;其中地源热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土壤源换热系统;所述土壤源换热系统包括若干埋入地面的地埋换热管,地埋换热管通过带有地源侧循环泵的土壤热源侧循环水路连接到地源热泵机组的低位换热端上;所述能源塔热系统包括能源塔热泵机组、能源塔;所述能源塔通过能源塔换热循环水路连接到能源塔热泵机组的低位换热端上;所述末端供能系统包括室内换热系统和恒温恒湿系统;其中所述恒温恒湿系统包括冷凝换热面,冷凝换热面的冷凝换热面循环水路连接到地源热泵机组高位换热端上;所述室内换热系统包括室内换热机构,所述室内换热机构的室内换热机构循环水路连接到能源塔热泵机组的高位换热端上;所述室内换热系统和恒温恒湿系统之间设置有负载切换系统和循环切换系统;负载切换系统包括负载切换阀机构A和负载切换阀机构B,负载切换阀机构A设置于冷凝换热面与冷凝换热面循环水路的连接管路上,通过负载切换阀机构A封闭或打开冷凝换热面的进、出水路从而打开或关闭冷凝换热面的换热功能;在冷凝换热面进、出水路和室内换热机构进、出水路之间设置有多级换热循环水路,多级换热循环水路实现地源热泵机组高位换热端与能源塔热泵机组高温换热端之间的连接,多级换热循环水路上连接有负载切换阀机构B,通过负载切换阀机构B实现多级换热循环水路的通断;所述循环切换系统包括循环阀控制阀A和循环控制阀B,所述循环控制阀A连接于能源塔热泵机组高温换热端的出水口与地源热泵机组高温换热端的进水口之间;循环控制阀B连接于室内换热机构进水路与能源塔热泵机组的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控制阀A和循环控制阀B实现能源塔热泵机组高位换热端对地源热泵机组和室内换热机构的顺序串联供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不同末端的新型复合式热泵供能系统,其特征是:供能系统还包括补热系统,所述补热系统包括一个换热面,换热面包括两组互相间壁换热的能源塔侧辅助循环水路和土壤热源侧辅助循环水路,其中能源塔侧辅助循环水路并联到能源塔换热循环水路上,土壤热源侧辅助循环水路并联到土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陈燕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清安泰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