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锡卫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直流组串调配的调频电池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314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储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直流组串调配的调频电池储能系统,在同等应用和投资的前提下,采用选择适合的锂电池产品和优化配置的调频电池储能系统设计,将整体调频储能系统划分为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和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两个部分,将蓄电池充电与放电分别在两个子系统中独立进行,避免了调频运行时在一个调频储能系统中频繁进行循环充放电,减少充电、放电来回转换的次数,延长电池寿命,提高系统效率,同时采用以蓄电池组串为控制单元进行动态重组的柔性系统架构,不仪优化了系统配置还降低投资成本,可以有效提高调频储能系统效率和延长储能系统的寿命以及增加投资效益。

A Frequency Modulate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DC Series Al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直流组串调配的调频电池储能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化学储能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直流组串调配的调频电池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及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给电网频率稳定带来巨大的风险,直接影响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调频是可行的方式之一,受到业界追捧并广泛应用。目前比较适合调频应用的电池储能系统重要采用锂电池为多;其特点是:锂电池寿命期深度充放电循环次数有限,然而,应用于电网(电厂)调频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特点是需要频繁的进行充电和放电,每天平均充放电达到数百次,且每次只有几分钟,这对于充放电次数较少的动力型锂电池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会严重影响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和寿命;锂电池的另一个特点是,锂电池一般充电和放电的电流倍率是不一样的,大多为额定充电最大功率是额定放电最大功率的二分之一;如果按照优先的充电与放电分别在两个子系统进行设计,若以放电的电流倍率为准进行配置,充电的电流倍率严重超标,不能满足充电要求;若以充电的电流倍率为准进行配置,就需要增加储能容量增加投资成本;不过采用锂电池的优点是储能系统搭建快捷且技术成熟,具有较好的盈利空间,故此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直流组串调配的调频电池储能系统,主要包括:电网调度终端(1)、电网(2)、电网电力线(3)、电力通信网络(4)、电网AGC终端(5)、调频储能系统控制装置(6)、调频储能系统组网通信线路(7)、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8)、充电储能系统变压器(8c)、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端子(80)、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端子(81)、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9)、放电储能系统变压器(9c)、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端子(90)、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端子(91)、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8a)、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8b)、放电调频储能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直流组串调配的调频电池储能系统,主要包括:电网调度终端(1)、电网(2)、电网电力线(3)、电力通信网络(4)、电网AGC终端(5)、调频储能系统控制装置(6)、调频储能系统组网通信线路(7)、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8)、充电储能系统变压器(8c)、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端子(80)、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端子(81)、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9)、放电储能系统变压器(9c)、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端子(90)、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端子(91)、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8a)、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8b)、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9a)、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9b)、第1蓄电池组串(11)、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端子(11a)、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端子(11b)、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充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11)、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放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12)、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充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11)、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放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12)、第2蓄电池组串(21)、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端子(21a)、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端子(21b)、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充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21)、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放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22)、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充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21)、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放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22)、第n蓄电池组串(n1)、第n蓄电池组串正极端子(n1a)、第n蓄电池组串负极端子(n1b)、第n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充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n1)、第n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放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n2)、第n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充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n1)、第n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放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n2),其特征是:第1蓄电池组串(11)通过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端子(11a)连接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充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11),再由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充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11)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8a)以及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8a)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端子(80),同时第1蓄电池组串(11)通过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端子(11b)连接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充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11),再由第1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充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11)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8b)以及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8b)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端子(81),再由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8)通过充电储能系统变压器(8c)连接电网(2)的电网电力线(3),构成第1蓄电池组串(11)充电的调频储能系统电力路径;第2蓄电池组串(21)通过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端子(21a)连接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充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21),再由第2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充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21)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8a)以及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8a)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端子(80),同时第2蓄电池组串(21)通过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端子(21b)连接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充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21),再由第2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充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21)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8b)以及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8b)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端子(81),再由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8)通过充电储能系统变压器(8c)连接电网(2)的电网电力线(3),构成第2蓄电池组串(21)充电的调频储能系统电力路径;第n蓄电池组串(n1)通过第n蓄电池组串正极端子(n1a)连接第n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充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n1),再由第n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充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n1)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8a)以及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8a)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端子(80),同时第n蓄电池组串(n1)通过第n蓄电池组串负极端子(n1b)连接第n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充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n1),再由第n蓄电池组串负极连接充电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9n1)分别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8b)以及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直流母线(8b)接入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负极端子(81),再由充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8)通过充电储能系统变压器(8c)连接电网(2)的电网电力线(3),构成第n蓄电池组串(n1)充电的调频储能系统电力路径;第1蓄电池组串(11)通过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端子(11a)连接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放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12),再由第1蓄电池组串正极连接放电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的受控开关(812)接入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9a)以及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直流母线(9a)接入放电调频储能子系统变流器正极端子(90),同时第1蓄电池组串(11)通过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卫
申请(专利权)人:周锡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