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314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混凝土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横板,横板沿着后浇带分布在支撑架上,横板上设有螺纹杆和螺母,所述螺纹杆能够在横板上沿着竖直方向移动,螺母与螺纹杆连接,并且螺母位于横板的顶部;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设有模板,所述螺纹杆上还设有螺帽,并且螺帽位于模板的底部,使得模板与螺纹杆通过可拆式连接,模板的长度小于后浇带的宽度,所述模板朝向混凝土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支撑板,活动支撑板均与模板铰接,并且活动支撑板能够在模板上转动;所述模板的底部还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能够将活动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模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Post-pouring Belt of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沉降变形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现浇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沉降变形,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建筑结构施工中,砼楼板后浇带施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由于工序复杂、容易造成质量问题和拖延工期。特别对于高支撑的砼楼层,传统的方式在后浇带下搭建满堂架,然后在安装支撑模板,若用传统方法施工,其后浇带的模板支撑,费工、费时、费材料,目前也采用吊装的方式安装模板,即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上安装支架,然后利用起吊装置将模板起吊至后浇带下方,将模板与支架连接,利用支架对模板产生朝上约束力,实现将模板固定在后浇带下方的目的,但是采用上述方式由于后浇带与下层地面存在一定的高度,无法快速将模板与后浇带上方的支架连接,导致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能够将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待浇筑后浇带(9)两侧的混凝土(1)上安装支撑架(5);2)将移动块(10)与支撑架(5)连接,使得横板(7)安装待浇筑后浇带(9)上方;3)将与模板(3)连接着的螺纹杆(8)通过螺母(7)与横板(6)连接;4)旋转螺母(7),螺纹杆(8)带动模板(3)沿着竖直方向朝下移动,使得模板(3)穿过待浇筑后浇带(9)达到至待浇筑后浇带(9)下方;5)在混泥土(1)下层的楼板上搭建梯子,施工人员爬上梯子,将两个折叠起来的活动支撑板(2)展开,保证模板(3)与活动支撑板(2)齐平;6)利用活动块带动(4)移动板(11)移动,使得移动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待浇筑后浇带(9)两侧的混凝土(1)上安装支撑架(5);2)将移动块(10)与支撑架(5)连接,使得横板(7)安装待浇筑后浇带(9)上方;3)将与模板(3)连接着的螺纹杆(8)通过螺母(7)与横板(6)连接;4)旋转螺母(7),螺纹杆(8)带动模板(3)沿着竖直方向朝下移动,使得模板(3)穿过待浇筑后浇带(9)达到至待浇筑后浇带(9)下方;5)在混泥土(1)下层的楼板上搭建梯子,施工人员爬上梯子,将两个折叠起来的活动支撑板(2)展开,保证模板(3)与活动支撑板(2)齐平;6)利用活动块带动(4)移动板(11)移动,使得移动板(11)一端位于活动支撑板(2)底部的第一移动槽(18)内,利用移动板(11)对活动支撑板(2)进行限位;7)再次旋转螺母(7),使得螺纹杆(8)带动模板(3)朝上移动,保证活动支撑板(2)与混凝土(1)底部紧密贴合在一起;8)重复步骤2)至7),根据后浇带(9)的长度,完成对模板(3)的拼接;9)利用固紧杆(16)和固紧环(20)将相邻的两个模板(3)固定在一起;10)在模板(3)顶部铺设木板;11)利用混凝土对后浇带(9)进行浇筑;所述支撑架(5)上设有若干横板(6),横板(6)沿着后浇带(9)分布在支撑架(5)上,横板(6)上设有螺纹杆(8)和螺母(7),所述螺纹杆(8)能够在横板(6)上沿着竖直方向移动,螺母(7)与螺纹杆(8)连接,并且螺母(7)位于横板(6)的顶部;所述螺纹杆(8)的底部设有模板(3),模板(3)与螺纹杆(8)可拆式连接,模板(3)的长度小于后浇带(9)的宽度,所述模板(3)朝向混凝土(1)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支撑板(2),活动支撑板(2)均与模板(3)铰接,并且活动支撑板(2)能够在模板(3)上转动;所述模板(3)的底部还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能够将活动支撑板(2)的上表面与模板(3)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杆(12)、两个连接块(15)、两个移动板(11),所述连接块(15)分别位于模板(3)的轴线两侧,转动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块(15)连接,并且转动杆(12)能够在连接块(15)内转动,所述移动板(11)位于模板(3)的底部,并且移动板(11)水平贯穿在连接块(15)内,旋转转动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耀黄涛但敏铨阳东升李腾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