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11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涉及电气设备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配电柜框架只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容易导致框架交角处连接不牢固,进而导致框架散架的问题,其包括两根上横杆、两根上纵杆、两根下横杆、两根下纵杆以及四根立柱,所述上横杆与上纵杆首尾相接组装形成矩形的上框架,所述下横杆与下纵杆首尾相接组装形成矩形的下框架,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形状相同,所述立柱竖直支撑于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的四个交角处,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上的交角处分别设有角连接件,所述角连接件与交角处X、Y、Z三个方向上的杆件均贴合设置且通过螺栓与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组装方便的优点。

Frame of High Strength Distribution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
技术介绍
配电柜是电气控制、通讯等领域使用的重要设备,配电柜一般采用C型材料(截面为C型)组装成配电柜框架,然后再完成配电柜整体的装配。配电柜框架是配电柜的关键组件,组装配电柜框架的关键是框架角部x、y、z三个轴向布置的C型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市场上常见的配电柜框架多采用板式结构,体积大的配电柜框架多采用装配的方式,体积小的配电柜多采用焊接的方式,但这两种框架的组装方式,其框架角部普遍存在连接强度不高的情况。例如,公告号为CN205790949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左侧框体、右侧框体,其特征是:上横梁、下横梁结构相同,在上横梁及下横梁的两端设有直角端板,直角端板上开有三个螺栓孔;左侧框体和右侧框体结构相同,均为长方形框体,在左侧框体和右侧框体的四个角端部位置的矩形空腔体上各开有三个螺栓孔;两根平行设置的上横梁、两根平行设置的下横梁与左侧框体和右侧框体用螺栓连接成长方体框架结构,在每根上横梁及下横梁的内侧用自攻螺钉固定有内横梁,在左侧框体及右侧框体的各立边框内侧用自攻螺钉固定有内立柱。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将将上横梁、下横梁、左侧框体和右侧框体连接成一个整体,导致配电柜的重力完全依靠螺栓进行支撑,导致作用于螺栓上的剪切力过大,容易造成螺栓松动,进而导致框架散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其具有强度高、组装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包括两根上横杆、两根上纵杆、两根下横杆、两根下纵杆以及四根立柱,所述上横杆与上纵杆首尾相接组装形成矩形的上框架,所述下横杆与下纵杆首尾相接组装形成矩形的下框架,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形状相同,所述立柱竖直支撑于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的四个角部,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上的交角处分别设有角连接件,所述角连接件与交角处X、Y、Z三个方向上的杆件均贴合设置且通过螺栓与之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与上框架和下框架在上、下四角处均固定连接,但连接结构外露,因此容易因为外界的磕碰或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松动,而且单独的焊接或螺钉连接容易导致框架的强度不够,采用角连接件对同一交角处的三根杆件进行二级连接固定,不但将杆件在交角处的第一级连接结构保护在内,避免第一级连接结构松动,而且加强了同一交角处的三根杆件的紧凑性,使框架整体强度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横杆、上纵杆、下横杆、下纵杆均为C型钢,且连接成上框架或下框架后的C型钢的开口均朝向上框架或下框架的内侧,所述上横杆与上纵杆的端部完全抵接形成直角;所述下横杆与下纵杆之间同样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立柱为角钢,角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抵接于所述上框架的下表面和下框架的上表面,角钢的外侧表面与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外侧壁顺接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型钢构成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以及角钢构成的立柱使得框架整体的抗弯折能力更强且重量更轻,便于运输和移动,上横杆和上纵杆的端部抵接的设置能够使框架整体的结构更加美观,而且该设置将上横杆及上纵杆的端部隐藏于连接结构的内部,上框架的相邻两个框边之间不仅能够互相限制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而且能够互相限制长度方向的移动,下框架同样具有上述效果,并且构成立柱的角钢的外侧表面与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外侧壁顺接设置使得四根立柱能够平分上框架向下的作用力,该设置下的立柱上、下端分别与上横杆、上纵杆和下横杆、下纵杆均相抵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上框架上互相连接的上横杆与上纵杆或下框架上互相连接的下横杆与下纵杆之间发生错位,进而较好的保护了上框架和下框架,使整个框架结构的强度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连接件包括一个水平连接板和两件竖直连接板,所述水平连接板与所述竖直连接板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角连接件的内角紧贴所述上框架或下框架与立柱的外侧交角,并分别与交角处三个方向上的杆件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连接(即同一交角处的三根杆件之间的直接连接)可为焊接连接,二级连接(即角连接件与同一交角处的三根杆件之间的连接)为螺栓连接,一级连接起到固定杆件位置的作用,二级连接起到保护一级连接结构、防止松动的作用。两级连接共同作用使得整个框架结构的强度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横杆与上纵杆中较长的杆之间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与所述上框架的最高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杆防止后期安装于上框架上方的配电柜顶板在长期使用后其中间位置由于跨距较长而向下塌陷,从而使得安装好之后的配电柜结构更加美观和耐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框架上连接有“工”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互相平行的两根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下横杆和下纵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形的支撑架能够在后期安装于下框架上的配电柜底板上形成不同方向的三道支撑,支撑效果更好,适用于承重较大的配电柜底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中间连接有矩形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包括两根中间横杆和两根中间纵杆,所述中间横杆与所述中间纵杆首尾相接且其相接位置分别固定连接于各个立柱的同一高度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架不仅能够用来固定配电柜的侧壁,而且如果配电柜的中间需要安装一层架板来放置电器元件,还可以在放置架上安装架板,提高了整个框架的适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中间横杆与所述中间纵杆之间螺栓连接有斜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使得后期安装于放置架上的架板固定的更加稳固,而且架板的安装过程也更加方便,斜撑与放置架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使得斜撑可方便的进行拆卸,从而在需要安装架板时将斜撑安装于放置架上,在不需要安装架板时,将斜撑拆下,使之不影响配电柜底板上的电器元件的安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框架下端四角处安装有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电柜框架的移动和运转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框架上、下两端的四个交角处安装角连接件,角连接件对同一交角处的三根杆件进行了二级连接,从而使得框架整体在交角处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提高了配电柜框架整体的强度;2.通过在上框架上连接辅助杆,在下框架上连接“工”形的支撑架,避免了后期安装于上框架上的配电柜顶板和下框架上的配电柜底板在长期使用后向下塌陷,从而影响整个配电柜的结构美观和实用性;3.通过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设置放置架,并在放置架上安装斜撑,使得配电柜框架还能够根据需要在中间安装架板,提高了整个框架结构的适用性;4.通过在下框架下端四角处安装滚轮,使得配电柜框架的移动和运转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示意框架交角处的抵接结构而未画出其中一个角连接件。图中,1、上框架;11、上横杆;12、上纵杆;13、辅助杆;2、下框架;21、下横杆;22、下纵杆;23、支撑架;3、立柱;4、角连接件;41、水平连接板;42、竖直连接板;5、放置架;51、中间横杆;52、中间纵杆;53、斜撑;6、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包括两根上横杆(11)、两根上纵杆(12)、两根下横杆(21)、两根下纵杆(22)以及四根立柱(3),所述上横杆(11)与上纵杆(12)首尾相接组装形成矩形的上框架(1),所述下横杆(21)与下纵杆(22)首尾相接组装形成矩形的下框架(2),所述上框架(1)与所述下框架(2)形状相同,所述立柱(3)竖直支撑于所述上框架(1)与所述下框架(2)的四个交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1)与所述下框架(2)的上的交角处分别设有角连接件(4),所述角连接件(4)与交角处X、Y、Z三个方向上的杆件均贴合设置且通过螺栓与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包括两根上横杆(11)、两根上纵杆(12)、两根下横杆(21)、两根下纵杆(22)以及四根立柱(3),所述上横杆(11)与上纵杆(12)首尾相接组装形成矩形的上框架(1),所述下横杆(21)与下纵杆(22)首尾相接组装形成矩形的下框架(2),所述上框架(1)与所述下框架(2)形状相同,所述立柱(3)竖直支撑于所述上框架(1)与所述下框架(2)的四个交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1)与所述下框架(2)的上的交角处分别设有角连接件(4),所述角连接件(4)与交角处X、Y、Z三个方向上的杆件均贴合设置且通过螺栓与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11)、上纵杆(12)、下横杆(21)、下纵杆(22)均为C型钢,且连接成上框架(1)或下框架(2)后的C型钢的开口均朝向上框架(1)或下框架(2)的内侧,所述上横杆(11)与上纵杆(12)的端部完全抵接形成直角;所述下横杆(21)与下纵杆(22)的端部完全抵接形成直角,所述立柱(3)为角钢,角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抵接于所述上框架(1)的下表面和下框架(2)的上表面,角钢的外侧表面与所述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外侧壁顺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配电柜柜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连接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润森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