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型电池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06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型电池盒,包括一电池组、一防水袋、一束带及一盒体;防水袋包括有一开口部,电池组容置在防水袋中且电池组的一电线经由开口部穿出至防水袋的外部,开口部设置有一密封用的胶体;束带设置在防水袋的开口部上,用以束紧开口部;盒体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缺口,第二壳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第二缺口,当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盖合时,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且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组合出一开孔,容置空间用以容置防水袋及电池组,电池组的电线经由开孔延伸至盒体的外部。

Waterproof battery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型电池盒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池盒,尤指一种具备防水功效的电池盒。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抬头,越来越多人选择以电动车(电动汽车、电动机车或电动脚踏车)作为交通工具。电动车行驶时,不会排放废气,对于环境的空气而言较为友善,因此,其逐渐地取代以燃料油作为动力的车子。电动车系以电池组作为电力的来源,电池组会将电力传递至马达,以便马达能够带动车轮进行转动。电动车在路上行驶时,难免会遇到下雨或者路上积水。电池组只要碰到水,亦可能短路损坏,甚至产生烧毁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电池组进水,通常会将电池组摆置于一防水的电池盒中,并在电池盒之上下壳体的接合处加上橡胶垫,并锁上螺丝,以压紧防水橡胶垫而产生较好的密封效果。然而,为使橡胶垫能够有效压紧,每一预定的间距,都需使用螺丝锁固。特别对于中大型对象,必需要使用较多数量的螺丝进行锁固,其将会影响到防水盒的外观。再者,橡胶会随着时间而产生龟裂及硬化。所以橡胶垫使用久了,将产生变质老化,水亦可能经由变质的橡胶垫渗入至防水盒中而影响到电池组。或者,以往电池组的防水作法,也有采用灌胶方式。利用灌胶方式将整个电池组空隙进行胶材包裹来进行防水。然而,采用灌胶方式填满电池组,不易从电池组上移除胶体,电池组很难恢复至原本的外观形态,以致很难对于电池组的电池再次进行检测、维修或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水型电池盒,其电池盒是可以达到较佳的防水功效,以有效保护盒体中摆设的电池组,降低电池因进水产生损坏的机率,进而增加以电池组作为电力的电子设备使用上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水型电池盒,电池组是可以被容置在一防水袋中,当电池组容置至防水袋后,经由一胶体及一束带将防水袋的开口部进行束紧及密封,以便对于电池组达到防水的功效。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水型电池盒,其利用一盒体容置设有电池组的防水袋,其盒体的上下壳体之分模线亦可以设计成一直线、一曲线或部分直线及部分曲线的组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型电池盒,包括:一电池组,包括有复数个电池芯及至少一电线,各电池芯相互串联或并联一起,电线连接至电池芯;一防水袋,包括有一开口部,电池组容置在防水袋中且电池组的电线经由开口部穿出至防水袋的外部,其中一胶体设置在开口部中用以密封开口部;一束带,套设在防水袋的开口部上,用以束紧开口部;及一盒体,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缺口,第二壳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第二缺口,当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组装一起时,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且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组合出一开孔,容置空间用以容置防水袋及电池组,电池组的电线经由开孔穿出至盒体的外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束带根据于胶体的位置而对应的套设在开口部的外围上且进行束紧。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设置有至少一排水孔。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盖合形成的分模线为一直线或一曲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电池组的立体图。图2:本技术防水袋的立体图。图3:本技术设置有电池组的防水袋的立体图。图4:本技术设置有电池组的防水袋的剖面图。图4A:本技术图4的A部分构造放大图。图5:本技术电池盒的构造分解立体图。图6:本技术电池盒的构造组合立体图。图7:本技术电池盒的构造组合侧面图。图8:本技术电池盒的构造侧面剖面图。图9:本技术电池盒的分模线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电池盒10电池组11电池芯13电线20防水袋21开口部23胶体25束带30盒体31第一壳体32第一缺口33第二壳体331排水孔34第二缺口35开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分别为本技术电池组的立体图、本技术防水袋的立体图、本技术设置有电池组的防水袋的立体图及本技术设置有电池组的防水袋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电池组10包括有复数个电池芯11及至少一电线13。各电池芯11相互串联或并联一起,电线13将电性连接至电池芯11。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电池组10能够容置在一防水袋20中。防水袋20为一长条型的袋体,其一端包括有一开口部2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开口部21亦可为一管状的开口。当电池组10设置在防水袋20内部时,其电池组10的电线13能够从防水袋20的开口部21穿出至防水袋20的外部。再者,开口部21更注入一胶体23,胶体23系注入在开口部21的内部且胶黏在部分的电线13上。于此,防水袋20利用胶体23封住开口部21,以避免进水损坏电池组10。此外,防水袋20的开口部21外围上进一步套设有一束带25,利用束带25束紧开口部21。如图4A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束带25根据于胶体23所设置的位置而对应地套设在开口部21的外围上,以将开口部21的袋体与胶体23紧密地束紧在一起。藉由束带25的束紧作用,将可提升胶体23对于防水袋20的开口部21之密封效果。请参阅图5、图6、图7及图8,分别为本技术电池盒的构造分解立体图、本技术电池盒的构造组合立体图、本技术电池盒的构造组合侧面图、本技术电池盒的构造侧面剖面图。如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为了避免防水袋20的袋体被异物刺穿或磨破而产生进水的风险,设有电池组10的防水袋20亦可进一步容置在一盒体30之中而成为一电池盒100。本技术电池盒100将运用在一以电力作为电源的电子装置(如电动车)上。盒体30包括包括一第一壳体31及一第二壳体33。第一壳体3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缺口32,第二壳体33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第二缺口34。当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3盖合组装时,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3间将会形成一容置空间且第一缺口32及第二缺口34组合出一开孔35。设有电池组10的防水袋20将被设置在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3组装后的容置空间中,而电池组10的电线13将会经由开孔35穿出至盒体30的外部。于此,经由盒体30的壳体保护,将可防止防水袋20的袋体被破坏而进水。另,本技术第二壳体33的侧板或端板设置有至少一排水孔331。盒体30组装完成后,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3之间会存在缝隙。水亦可能从该缝隙或开孔35渗入盒体30内的容置空间中,则,第二壳体33上的排水孔331将可以起排水的作用,以将渗入盒体30中的水从排水孔331进行排出,进而避免影响到防水袋20内电池组10的功能。再者,本技术排水孔331根据于电池盒100装设在电子装置的角度方位而相对设计设置在第二壳体33的地点。较佳者,电池盒100架设在电子装置上时,第二壳体33上的排水孔331将会落在底部方位,以便渗入盒体30中的水容易由高往下地从排水孔331排出。请参阅图9为本技术电池盒的分模线示意图。以往电池盒系利用壳体构造及橡胶垫来实现防水的功效,因此,为提升防水的效果,电池盒的上下壳体间的分模线最好是一直线,而设置在上下壳体间的橡胶垫的各个部位将会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进行上下壳体的锁合时,其锁合力将会均匀地施压至橡胶垫的每一处而达到较佳的防水效果。反之,电池盒的上下壳体间的分模线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型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池组,包括有复数个电池芯及至少一电线,各所述电池芯相互串联或并联一起,所述电线连接至所述电池芯;一防水袋,包括有一开口部,所述电池组容置在所述防水袋中且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电线经由所述开口部穿出至所述防水袋的外部,其中一胶体设置在所述开口部中用以密封所述开口部;一束带,套设在所述防水袋的所述开口部上,用以束紧所述开口部;及一盒体,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第二缺口,当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组装一起时,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一缺口及所述第二缺口组合出一开孔,所述容置空间用以容置所述防水袋及所述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电线经由所述开孔穿出至所述盒体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型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池组,包括有复数个电池芯及至少一电线,各所述电池芯相互串联或并联一起,所述电线连接至所述电池芯;一防水袋,包括有一开口部,所述电池组容置在所述防水袋中且所述电池组的所述电线经由所述开口部穿出至所述防水袋的外部,其中一胶体设置在所述开口部中用以密封所述开口部;一束带,套设在所述防水袋的所述开口部上,用以束紧所述开口部;及一盒体,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一第二缺口,当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政衍陈柏坤
申请(专利权)人:新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