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和相应的自动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02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该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盖体和模式选择件,所述模式选择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并能够移动以在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模式、手动操作模式和挂锁模式中进行选择;所述挂锁结构用于将自动转换开关锁定在挂锁模式中,且包括挂锁件座、挂锁件和挂锁;在手动操作模式中,该挂锁件兼用作操作手柄,用于使该自动转换开关进行手动操作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挂锁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

Padlock structure for automatic switch and corresponding automatic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和相应的自动转换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以及相应的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自动转换开关(ATS)具有自动模式和手动操作模式。当自动转换开关处于自动模式时,自动转换开关的转换操作由其控制器或遥控自动执行。当自动转换开关处于手动操作模式时,自动操作控制电路被切断,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手柄对自动转换开关进行操作。自动转换开关还设置有挂锁模式。该挂锁功能一般是为负载端的设备维修而设定的。即,当且仅当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即,OFF状态,负载端不与任一电源相联)的隔离位置时,自动转换开关能被安上挂锁,且在此挂锁移去前,所有的转换操作都是无效的,从而保证自动转换开关的负载侧与电源侧一直处于电气隔离状态,保证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现有技术中常有些挂锁功能不可靠的方案,如在挂锁后,可以用手柄操作自动转换开关,使得ATS存在由于操作力过大而造成挂锁功能的失效风险,并且其锁定结构与挂锁的锁销直径有关,如一般要求挂锁的锁销直径为5-8mm,这样的结构在使用8mm的挂锁可靠时,在使用5mm的挂锁时则可能不可靠。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挂锁结构常涉及多个零件,导致结构较为复杂,挂锁功能涉及的尺寸链长而造成挂锁功能不可靠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提出一种锁定原理不同的挂锁结构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使得在挂锁时,没有可用于手动操作的手柄供手动操作,且手动操作孔不可触及而使得即使用手柄替代物也不能实现手动操作;挂锁直径与挂锁功能无关,即所述直径尺寸不在此功能的尺寸链中,使得在使用任何直径的挂锁时,挂锁功能一样可靠。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该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盖体和模式选择件,所述模式选择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并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模式,其中,该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模式,该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手动操作模式,该第三位置对应于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模式,并且,所述模式选择件设置有手动操作孔,用于在手动操作模式中通过操作手柄来操作该自动转换开关,所述挂锁结构用于将自动转换开关锁定在挂锁模式中,且包括:挂锁件座,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挂锁件,当该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三位置时,该挂锁件被插入到所述挂锁件座中,挂锁件与该模式选择件干涉而阻挡其移动;和挂锁,当该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三位置时,该挂锁锁定挂锁件以将该自动转换开关锁定在挂锁模式中;其中,当该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该挂锁件用作所述操作手柄而被插入到所述手动操作孔中,用于使该自动转换开关以手动操作模式进行手动操作转换。根据本技术的挂锁结构通过扩展挂锁件的功能,提供了结构简化但操作可靠的挂锁结构,同时零件数目减小并节省成本。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二位置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挂锁件可以具有锁销部和手柄部,当该挂锁件被用作所述操作手柄时,该锁销部被插入到所述手动操作孔中且用户通过该手柄部操作该操作手柄。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当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三位置时,挂锁件的锁销部被插入到挂锁件座中。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盖体可以设置有收纳槽,该收纳槽被设置为使得,其与挂锁件形状匹配,且当挂锁件被收纳在收纳槽中时,挂锁件不会阻挡模式选择件的移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收纳槽的位置可以被设置为使得,当该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该收纳槽被模式选择件的面板掩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当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挂锁件邻接抵靠所述模式选择件,且这二者被挂锁锁定在一起。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挂锁件和模式选择件可以分别具有挂锁穿孔,当该挂锁件邻接抵靠该模式选择件时,所述挂锁件和所述模式选择件的挂锁穿孔对齐,以使得挂锁能够穿过而将挂锁件和模式选择件锁定在一起。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挂锁件和模式选择件可以各具有一个细长的挂锁穿孔。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挂锁件和模式选择件可以各具有多于一个挂锁穿孔。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如前所述的挂锁结构。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将通过阅读以下以非限制性的说明性示例给出的描述和通过研究附图更清楚地显见,在附图中:图1是自动转换开关处于自动模式时的透视图;图2是自动转换开关处于手动操作模式时的透视图,其中,为了清楚,没有示出用作操作手柄的挂锁件;图3是自动转换开关处于挂锁模式时的透视图,其中,挂锁件示出为被收纳在收纳槽中、尚未被取出;以及图4是自动转换开关处于挂锁模式时的透视图,其中,挂锁件被插入到挂锁件座中。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挂锁结构可以将自动转换开关锁定在挂锁模式中。该自动转换开关示例性地以附图标记1局部地示出。该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盖体2和模式选择件3,所述模式选择件3设置在所述盖体2上。模式选择件3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以对自动转换开关1的自动模式、手动操作模式和挂锁模式进行选择。作为例子,第一位置对应于自动转换开关1的自动模式,第二位置对应于自动转换开关1的手动操作模式,第三位置对应于自动转换开关1的挂锁模式。有利地,与手动操作模式相对应的第二位置在与自动模式相对应的第一位置和与挂锁模式相对应的第三位置之间。在图1至4所示的例子中,与自动模式相对应的第一位置在模式选择件3的行程的最左端,如图1所示;与挂锁模式相对应的第三位置在模式选择件3的行程的最右端,如图3和4;与手动操作模式相对应的第二位置在模式选择件3的行程的中间,即,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如图2所示。在手动操作模式中,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手柄对自动转换开关进行操作,因而该模式选择件3还设置有手动操作孔5,在如图2所示的手动操作模式中,该手动操作孔5与盖体2上的手动操作孔5’对齐,以使得操作手柄能够插入到自动转换开关1中进行操作。用于将自动转换开关锁定在挂锁模式中的挂锁结构包括挂锁件座4、挂锁件6和挂锁。该挂锁件座4设置在所述盖体2上。如图4所示,当模式选择件3处于第三位置、进而自动转换开关1处于挂锁模式时,挂锁件6被插入到该挂锁件座4中并与该模式选择件3干涉而阻挡其移动,此时可以通过挂上挂锁而锁定挂锁件6,以将该自动转换开关1锁定在挂锁模式中。为了使自动转换开关1及其挂锁结构的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可靠,挂锁件6可以兼作操作手柄。有利地,挂锁件可以具有锁销部61和手柄部62,当该挂锁件6被用作操作手柄时,该锁销部61被插入到手动操作孔5中且用户通过该手柄部62操作该操作手柄。优选地,盖体2设置有用于收纳挂锁件6的收纳槽7,该收纳槽被设置为使得,其与挂锁件6形状匹配,且当挂锁件6被收纳在该收纳槽7中时,挂锁件6不会阻挡模式选择件3的移动,如图3所示。有利地,收纳槽7的位置被设置为使得,当该模式选择件3处于第一位置时,该收纳槽7和被收纳在其中的挂锁件6被模式选择件3的面板31掩盖。现将描述自动转换开关1及其挂锁结构的操作。当希望自动转换开关1处于自动模式时,将模式选择件3移动至如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在该自动模式中,手动操作孔与自动转换开关机构不联通,即,操作手柄无法与机构联结进行手动操作,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该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盖体和模式选择件,所述模式选择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并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模式,其中,该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模式,该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手动操作模式,该第三位置对应于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模式,并且,所述模式选择件设置有手动操作孔,用于在手动操作模式中通过操作手柄来操作该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锁结构用于将自动转换开关锁定在挂锁模式中,且包括:挂锁件座,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挂锁件,当该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三位置时,该挂锁件被插入到所述挂锁件座中,挂锁件与该模式选择件干涉而阻挡其移动;和挂锁,当该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三位置时,该挂锁锁定挂锁件以将该自动转换开关锁定在挂锁模式中;其中,当该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该挂锁件用作所述操作手柄而被插入到所述手动操作孔中,用于使该自动转换开关以手动操作模式进行手动操作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该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盖体和模式选择件,所述模式选择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并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以选择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模式,其中,该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自动模式,该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手动操作模式,该第三位置对应于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模式,并且,所述模式选择件设置有手动操作孔,用于在手动操作模式中通过操作手柄来操作该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锁结构用于将自动转换开关锁定在挂锁模式中,且包括:挂锁件座,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挂锁件,当该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三位置时,该挂锁件被插入到所述挂锁件座中,挂锁件与该模式选择件干涉而阻挡其移动;和挂锁,当该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三位置时,该挂锁锁定挂锁件以将该自动转换开关锁定在挂锁模式中;其中,当该模式选择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该挂锁件用作所述操作手柄而被插入到所述手动操作孔中,用于使该自动转换开关以手动操作模式进行手动操作转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挂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锁件具有锁销部和手柄部,当该挂锁件被用作所述操作手柄时,该锁销部被插入到所述手动操作孔中且用户通过该手柄部操作该操作手柄。4.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忠曾晓菁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