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691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及空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包括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外壳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凸筋,所述至少一个凸筋横向设置于所述接触部表面,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凸筋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的表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通过在所述防漏风结构的支架与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表面相配合的接触部设置凸筋,能有效的防止支架表面和换热器表面之间发生漏风现象,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Leakage-proof structure of indo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器室内机中,在吸风口出设有用于支撑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的支架,支架的底部形成导水槽,在换热器与支架的结合处,设有用于防止漏风的PE材/EPT,然而,在人工贴PE材/EPT时,作业困难,且容易出现贴付不良现象,贴付不良会导致漏风,漏风会导致风量损失、风扇结露、制冷不良;且空调器在制冷时,蒸发器所产生的冷凝水长期浸泡PE材/EPT,使PE材/EPT的粘着力下降,PE材/EPT存在脱落后堵塞排水口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其能够解决现有的空调器防漏风结构成本高,容易漏风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施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包括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外壳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凸筋,所述至少一个凸筋横向设置于所述接触部表面,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凸筋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的表面相接触。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通过在所述防漏风结构的支架与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表面相配合的接触部设置凸筋,能有效的防止支架表面和换热器表面之间发生漏风现象,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包括与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表面所形成的平面相配合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筋。通过设置与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表面相配合的第一平面,并在平面上设置凸筋,能更好的起到防漏风作用。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上的凸筋数量为1或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还包括与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表面所形成的另一平面相配合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形成夹角,所述第二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筋。通过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和设置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的凸筋,可以起到双重防漏风作用。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面上的凸筋数量为1或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夹角大于90°,且所述夹角小于18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筋中,每个凸筋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mm。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底部形成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用于收集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室内机包括外壳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换热器。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其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通过在所述防漏风结构的支架与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表面相配合的接触部设置凸筋,能有效的防止支架表面和换热器表面之间发生漏风现象,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室内机纵向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横向”、“纵向”、“竖直”、“水平”、“顶部”、“底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将本技术中的“横向”和“纵向”反过来,或采用其他类似的角度描述,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室内机800包括外壳100和设于外壳100内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200、换热器300和风扇400,在图1中,所述外壳100为完全示出,所述外壳100的顶部形成进风口101,所述外壳100的底部形成出风口102,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200设于所述进风口101处,固定于所述外壳100上,用于支撑所述换热器300和收集所述换热器300所产生的冷凝水。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200与换热器300端部的截面图。所述换热器300的端部位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200的部分包括竖直的平面301和倾斜的平面302。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200包括固定于外壳100上的支架201,所述支架201上包括与竖直平面301相配合,同样为竖直平面的第一平面202,以及,与倾斜平面302相配合,同样为倾斜平面的第二平面203,其中,第二平面203平行于所述倾斜平面3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202与所述第二平面203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根据所述换热器300的结构,所述第一平面202与所述第二平面203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小于90°的角度,所述第一平面202与所述第二平面203构成所述换热器300的端部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200之间的接触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300的端部可以只包括一个平面,也可以是包括多个平面,当所述换热器300的端部只包括一个平面时,所述支架201包括一个与之配合的平面,当所述换热器300的端部包括多个平面时,所述支架201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与至相配合的平面,其中,所述两个相配合的平面,为互相平行的平面。在其他实施例中,竖直平面301也可以是其他方向,只要第一平面202与之平行即可。所述第一平面202上设有第一凸筋2021,所述第一凸筋2021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202上,并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202的方向向外凸出,所述第二平面20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凸筋2031和第三凸筋2032,所述第二凸筋2031和第三凸筋2032分别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203的表面,并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203的方向向外凸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筋2021、所述第二凸筋2031和所述第三凸筋203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在横向的距离。本实施例的空调器800,所述换热器300通过竖直平面301与第一平面202的配合,以及倾斜平面302与第二平面203的配合来完成与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200的支架201之间的支撑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竖直平面301通过挤压第一凸筋2021,形成对第一凸筋2021端部的包裹,所述倾斜平面302通过挤压第二凸筋2031和第三凸筋2032,形成对第二凸筋2031和第三凸筋2032端部的包裹,构成三重保护,使风不会从换热器300和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200的支架201之间漏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筋2021、所述第二凸筋2031和所述第三凸筋2032的高度都为1mm,安装完成后,所述竖直平面301与第一平面202之间的距离约为0.5mm,所述倾斜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203之间的距离也约为0.5mm,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筋2021、所述第二凸筋2031和所述第三凸筋2032的高度还可以是大于1mm,所述每个凸筋的宽度也大于1mm。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200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收集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的导水槽204。在一种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包括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外壳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凸筋,所述至少一个凸筋横向设置于所述接触部表面,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凸筋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的表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包括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外壳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凸筋,所述至少一个凸筋横向设置于所述接触部表面,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凸筋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的表面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与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表面所形成的平面相配合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上的凸筋数量为1或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还包括与空调器室内机换热器表面所形成的另一平面相配合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形成夹角,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