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蓄热式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268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热式供暖系统,蓄热炉设支脚,内部有蓄热砖,所述蓄热砖通过蓄热砖固定架固定,上部设温度传感器,蓄热砖间设碳纤维加热管,蓄热炉设有保温层,其进风口、出风口通过循环风管分别与循环风机、换热器进风口连接,换热器进风口设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风机设新风口,上部通过循环风管与换热器出风口连接,循环风管设安全阀,所述换热器列管之间设导流板,外表设保温层,进水口通过球阀、循环水泵、丫型过滤器与热水储罐出水口连接,换热器出水口经管路连接暖气散热片或地暖,再连接到热水储罐回水口,形成水循环,换热器出水口端和热水储罐回水口端分别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水储罐管回水管设膨胀水箱。

A New Regenerative He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蓄热式供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暖系统,尤其是一种新型蓄热式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保监督、监管增强,供热成为了各行各业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工业及民用采暖方式大部分仍然是通过燃煤、燃气或者燃油锅炉进行的,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废气,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且燃料的运输和储存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电采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最方便的方法。但是当前的电采暖设备都存在能耗较大,热效率低,使用过程产生高额费用,而且现有的电采暖设备不能很好的解决采暖问题。另外现有的电加热设备多数是用过金属电加热管加热,热效率低下且存在漏电安全隐患,采用峰谷蓄热方式进行供暖是个比较理想的供暖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采暖设备热效率低,能耗大,使用过程中电费额度高且存在漏电安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蓄热式供暖系统,其采用固体蓄热,相比相变蓄热具有蓄热温度高,安全性好,通过晚上使用峰谷电加热边供暖边蓄热,白天使用储存的热量进行供暖,从而节省用电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蓄热式供暖系统,包括蓄热炉、循环风机、换热器、热水储罐,所述蓄热炉内部设有蓄热砖,所述蓄热砖之间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蓄热式供暖系统,包括蓄热炉、循环风机、换热器、热水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炉(5)内部设有蓄热砖(8),所述蓄热砖(8)之间插入碳纤维加热管(9),蓄热砖(8)采用蓄热砖固定架(10)固定在蓄热炉(5)内部,所述蓄热炉(5)上部设有炉室温度传感器(34),所述蓄热炉(5)两侧设有蓄热炉进风口(4)和蓄热炉出风口(11),蓄热炉进风口(4)通过第一循环风管(3)和循环风机(2)连接,蓄热炉出风口(11)通过第二循环风管(12)和换热器进风口(26)连接,第二循环风管(12)上设有热风温度传感器(35),所述循环风机(2)设有新风口(1),上部通过第三循环风管(31)与换热器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蓄热式供暖系统,包括蓄热炉、循环风机、换热器、热水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炉(5)内部设有蓄热砖(8),所述蓄热砖(8)之间插入碳纤维加热管(9),蓄热砖(8)采用蓄热砖固定架(10)固定在蓄热炉(5)内部,所述蓄热炉(5)上部设有炉室温度传感器(34),所述蓄热炉(5)两侧设有蓄热炉进风口(4)和蓄热炉出风口(11),蓄热炉进风口(4)通过第一循环风管(3)和循环风机(2)连接,蓄热炉出风口(11)通过第二循环风管(12)和换热器进风口(26)连接,第二循环风管(12)上设有热风温度传感器(35),所述循环风机(2)设有新风口(1),上部通过第三循环风管(31)与换热器出风口(29)连接,第三循环风管(31)上设有安全阀(37),所述换热器(28)内部设有换热器列管(24),换热器列管(24)之间设有导流板(25),换热器进水口(23)通过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三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