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陶瓷液下渣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558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耐磨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液下渣浆泵,其包括后护板、叶轮、泵体、泵轴、出液管、吸水管、安装板和轴承组件,所述叶轮包括碳化硅陶瓷和镶设于碳化硅陶瓷内部的叶轮骨架,所述叶轮骨架通过轴套与泵轴转动连接,所述轴套远离叶轮骨架的一端设有拆卸环,所述拆卸环套设于泵轴上并通过轴套顶靠在叶轮的连接端上,能够快速实现叶轮与轴套的安装和分离,保护叶轮和泵轴的结构不受损伤,过流部采用全陶瓷结构,使用寿命较长。

A SiC Ceramic Slurry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陶瓷液下渣浆泵
本技术属于耐磨输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液下渣浆泵。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输送有一定量固体颗粒的液下泵,输送介质在过流部件中高速旋转,介质中的颗粒在高速旋转时与泵体、叶轮等过流元件发生摩擦,过流部件在短期内就会出现严重磨损的情况,严重缩短泵体和叶轮的使用寿命,影响泵的正常运行。现有的耐磨液下泵,叶轮直径较小,在输送含有固体颗粒介质时,通过降低叶轮出口线速度,减慢颗粒介质对过流部件的磨蚀速度。过流部件采用双层壳体,与颗粒介质接触的内层壳体采用高硬度耐磨金属以提高其耐磨性。现有的碳化硅陶瓷液下渣浆泵具有如下不足:1、采用耐磨金属制作的耐磨液下泵,在输送时,只适合输送低浓度、轻磨蚀性的介质,而不能输送高浓度、高磨蚀性的介质,也无法输送既具有磨蚀性,又具有腐蚀性的介质,使用范围较窄,无法满足某些工况的输送要求,使用寿命较短,综合成本较高;2、叶轮直接安装在泵轴上,碳化硅陶瓷液下渣浆泵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叶轮在泵轴的带动下不断旋转,叶轮会不断地向泵轴的连接端处旋紧,导致叶轮与泵轴装配过于紧密,叶轮更换时拆卸困难,甚至只能通过外力破坏泵轴或叶轮的结构才能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陶瓷液下渣浆泵,包括后护板(1)、叶轮(2)、泵体(3)、泵轴(4)、出液管(5)、吸水管、安装板(6)和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包括碳化硅陶瓷(21)和镶设于碳化硅陶瓷(21)内部的叶轮骨架(22),所述叶轮骨架(22)通过轴套(8)与泵轴(4)转动连接,所述轴套(8)远离叶轮骨架(22)的一端设有拆卸环(9),所述拆卸环(9)套设于泵轴(4)上并通过轴套(8)顶靠在叶轮(2)的连接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陶瓷液下渣浆泵,包括后护板(1)、叶轮(2)、泵体(3)、泵轴(4)、出液管(5)、吸水管、安装板(6)和轴承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包括碳化硅陶瓷(21)和镶设于碳化硅陶瓷(21)内部的叶轮骨架(22),所述叶轮骨架(22)通过轴套(8)与泵轴(4)转动连接,所述轴套(8)远离叶轮骨架(22)的一端设有拆卸环(9),所述拆卸环(9)套设于泵轴(4)上并通过轴套(8)顶靠在叶轮(2)的连接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陶瓷液下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护板(1)和泵体(3)之间设有空气密封环(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陶瓷液下渣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3)包括陶瓷件(31)、泵体下骨架(32)、泵体主骨架(33)和泵体上骨架(34),所述陶瓷件(31)包括陶瓷主体(311)和设于陶瓷主体(311)出水口处的弯头(312),所述陶瓷主体(311)与弯头(312)一体成型,所述泵体下骨架(32)嵌设于陶瓷主体(311)的底部,所述泵体主骨架(33)嵌设于陶瓷主体(3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南刘凯陈敬李宝林李再勇王硕夫余小峰张利军阳白梅常艳丽徐新文黑襄园潘帅宋健康
申请(专利权)人:汉江弘源襄阳碳化硅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