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俊智专利>正文

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5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包括一上托架及一下托架,上托架又分为上托架外壳和上托架主体,在上托架外壳一端与该下托架上端(即结合端)的结合处延伸出一T形凸柱60,该T形凸柱60配合上端凹槽44大小恰可卡合于该凹槽44中,使桌面托架的支持力增加一个更坚固的支持部位,且在收合时多了一个将上托架上提的动作,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桌面托架更为安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一个桌面托架需要有基本上的稳固性,且要能达到使用方便的目的,然而,公知的桌面托架在使用上不能满足其主要需求,请参看附图说明图11至图13,公知的桌面托架包括上托加10和下托架6,上托架10又分为上托架外壳2和上托架主体4,当上托架外壳2向外拉动时,上托架10即能如作折收,因此如图13所示,在使用时若有不慎侧拉副桌面,会使副桌面迅速下落,导致重击下托架6,且上面置物落于地也会伤及使用者,因此使用上有其危险性及不方便性;此外,上托架支持着副桌面,副桌面整个重力集中在标号12的小范围区域处,只要副桌面稍微载重一些,很容易造成桌面托架断裂的情形。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桌面托架易因拉动而作折收及负载不足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本技术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包括一上托架、一下托架及一插栓。该上托架又分为一上托架外壳及一上托架主体;该上托架主体一端延伸出一T形凸柱60,该T形凸柱60前端两侧设有滑轨46,下端设有一孔柱;该下托架上端形似一ㄇ形凹槽48,该ㄇ形凹槽48侧边外缘内侧车有两滑槽24,侧边内缘车有两凹槽44;收合时先将上托架外壳拉出,再将上托架上提才能作收合,因此可以避免公知的桌面托架因上托架外壳不慎外拉即折合副桌面的缺陷,在本实新型的桌面托架中,除了将上托架外壳拉出外,需要再将上托架上提才能作收合,多了一道上提的动作,也是多了一道安全使用的保障。本技术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另一目的在于加强使用的坚固性,当副桌面支持物体时,其副桌面重量的压力集中在T形凸柱60前壁61与ㄇ形槽48槽壁63的结合处之间及弧槽35及下底部37和滑轨46、凹槽44承受支持下压的重力,强化整个支持结构,使用起来更是坚固耐用,不易损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图1为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的零件分解图;图2为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开启动作上提的立体图;图3为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开启动作入槽立体图;图4为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开启定位立体图;图5为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开启闭锁立体图;图6为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实施于桌面的开启状态实施例图;图7为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的收合动作脱槽立体图;图8为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的收合动作下放立体图;图9为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的收合动作下放立体图;图10为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实施于桌面的收合状态实施例图;图11为显示现有桌面托架使用状态立体图;图12为显示现有桌面托架零件分解图;图13为显示现有桌面托架收合状态立体图。图中2 上托架外壳47 切平面4 上托架主体48 滑轨6 下托架50 箭头10 上托架51 箭头12 区域 52 箭头14 上托架外壳53 箭头16 上托架主体54 箭头18 上托架55 箭头20 下托架60 T形凸柱22 插栓 61 前壁23 孔洞 63 槽壁24 滑槽 65 孔洞32 顶块 66 开口34 孔柱 70 主桌面35 弧槽72 副桌面36 锁孔74 桌缘37 下底部 82 螺丝38 滑轨83 锁孔39 滑轨84 螺丝40 滑槽85 螺丝42 内缘86 软垫44 凹槽87 软垫孔46 滑轨88 锁孔如图1为分解图,本技术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包括一上托架18、一下托架20、及一插栓22,该上托架18又分为一上托架外壳14及一上托架主体16;该上托架主体16前端延伸出一T形凸柱60,且下端设有一孔柱34,后端设有数个锁孔83及一软垫孔87,该T形凸柱60前壁61两侧设有两滑轨46,该滑轨46侧边削有一切平面47,该T形凸柱60上壁设有孔洞65,内端设有开口66;该下托架20上端形似一ㄇ形凹槽48,该ㄇ形凹槽48开口下端相对该孔柱34设有弧槽35,上边缘设有滑轨39,该ㄇ形凹槽48侧边外缘内侧车有两滑槽24,侧边内缘车有两凹槽44,而槽壁63凿有一锁孔88,该滑槽24上端设有孔洞23,该下托架20下方设有一锁孔36;组装时,先将该上托架主体16前端T形凸柱60从上相对下托架20ㄇ形凹槽48结合,该T形凸柱60两滑轨46顺着下托架20两凹槽44滑入,再将该插栓22穿过孔洞23及孔柱34打入滑槽24中。请参看图2至图6,显示本技术使用时的开启动作图,只要依箭头50上提上托架10的下垂端,再依箭头51往内推,切平面47延着滑轨48两侧槽壁63往内滑动,直至上提约70度角即滑入凹槽44中,不须上提至垂直角,即可如箭头52的方向顺利入槽滑至定位,再将副桌面72往内推使上托架10闭锁,如箭头53所示,即可将副桌面张开使用;请参看图7至图10,显示本技术使用时的折收动作图,其中上托架18用于固定在副桌面72的桌底,下托架20用于固定在主桌面70桌缘74;当副桌面72作收合时,该上托架外壳14会先向外拉使上托架外壳14依箭头54开脱下托架20滑轨39,再将上托架主体16依箭头55脱槽上提,该T形凸柱60两滑轨46顺着滑轨48凹槽44滑出,因滑轨46侧边削有切平面47使该T形凸柱60得以顺利滑出,孔柱34内的插栓22同时顶于滑槽24上端,之后开始以插栓22为转轴对上托架18折收下放,使上托架18折合至位置下垂,此时T形凸柱60微勾于滑轨39两内侧滑槽,且软垫86恰顶于下托架20,即完成副桌面72的收合。请再参看图6显示本技术桌面托架的使用状态实施例图,藉由螺丝82穿过锁孔83将上托架18锁入副桌面72下端,藉由螺丝84、85穿过锁孔83、36将下托架20锁固于主桌面70桌缘74,当收合副桌面72时,即如图10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可行实施例,凡利用本技术说明书或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括于本技术的专利范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其特征是该桌面托架包括一上托架及一下托架,该上托架又分为上托架外壳及上托架主体,该上托架主体前端延伸出一T形凸柱,且下端设有一孔柱,该T形凸柱前壁两侧设有两滑轨(46),上壁设有孔洞,内端设有开口;该下托架上端形似一ㄇ形凹槽,该ㄇ形凹槽开口下端相对该T形凸柱的孔柱设有弧槽,上边缘设有滑轨(39),侧边外缘内侧车有两滑槽(24),侧边内缘车有两凹槽,而槽壁凿有一锁孔,该滑槽(24)上端设有孔洞;该上托架主体前端T形凸柱从上相对下托架ㄇ形凹槽结合,该T形凸柱两滑轨(46)顺着下托架两凹槽(44)滑入,该插栓穿过孔洞(23)及孔柱打入滑槽(2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轨(46)侧边削有一切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托架后端的适当位置设有一软垫。专利摘要本技术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包括一上托架及一下托架,上托架又分为上托架外壳和上托架主体,在上托架外壳一端与该下托架上端(即结合端)的结合处延伸出一T形凸柱60,该T形凸柱60配合上端凹槽44大小恰可卡合于该凹槽44中,使桌面托架的支持力增加一个更坚固的支持部位,且在收合时多了一个将上托架上提的动作,使本技术的桌面托架更为安全。文档编号A47B1/00GK24762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桌面托架结构,其特征是该桌面托架包括一上托架及一下托架,该上托架又分为上托架外壳及上托架主体,该上托架主体前端延伸出一T形凸柱,且下端设有一孔柱,该T形凸柱前壁两侧设有两滑轨(46),上壁设有孔洞,内端设有开口;该下托架上端形似一ㄇ形凹槽,该ㄇ形凹槽开口下端相对该T形凸柱的孔柱设有弧槽,上边缘设有滑轨(39),侧边外缘内侧车有两滑槽(24),侧边内缘车有两凹槽,而槽壁凿有一锁孔,该滑槽(24)上端设有孔洞;该上托架主体前端T形凸柱从上相对下托架ㄇ形凹槽结合,该T形凸柱两滑轨(46)顺着下托架两凹槽(44)滑入,该插栓穿过孔洞(23)及孔柱打入滑槽(24)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智
申请(专利权)人:曾俊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