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洁专利>正文

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34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包括大支撑柱和小支撑柱;所述立柱为装置的支撑件,其顶部外壁焊接有用于装取冷却液或清水的冷却舱,且在冷却舱的底侧安装有用于使液体定期排放的阀门;所述立柱底部的座座上还安装有用于向装置上电性部件输电并进行同步电性控制的电源组件式的PLC电控箱;所述环形座为实心圆盘件,打磨机产生的振动大多会受支撑装置的影响被消除,而工人只需要手持质量轻便的待打磨的工件靠近抛光机的打磨片上进行打磨即可,使得工件被打磨时被打磨的部位更加准确,打磨区域不易跑偏,并且为提高功能性,底部还设有冷却舱,用于使被打磨过程中的工件顺手冷却并同步洗掉工件打磨时产生的灰尘。

Polishing Equipment for Multi-station Cyclic Machining Based on PLC Automati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抛光设备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标准,抛光设备中的手持式抛光机由于其灵活性强,质量轻便,并且能够修补工件的复杂部位,因此被广泛应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500796A中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机械配件加工用打磨机,其基本描述为:包括打磨机主体,所述打磨机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打磨机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槽孔,所述一号槽孔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帽,所述打磨机主体的中间外表面镶嵌有摩擦套,所述打磨机主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线,所述打磨机主体的后端外表面靠近电源线的位置设置有开关按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打磨机,设有手柄、活动把手与二号保护罩,能够帮助操作人员牢固的握住打磨机。其于上述对手握式打磨机的描述,以及与对比文件中打磨机进行比较,发现,现有的市面上类似于这种手握式结构的打磨机,手部操作使其对产品件打磨过程中,前侧旋转的磨光片与被打磨工件接触时,会产生强烈振动,对手部造成不适感,特别是打磨一些小的工件时,并不可能对这些小型工件一一设计装夹工装使打磨过程中提高稳定性,减小振动,被打磨的小型工件就有可能发生移动,使不需要打磨的区域被误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市面上手握式结构的打磨机,手部操作使其对产品件打磨过程中,其前侧旋转的磨光片与被打磨工件接触时,会产生强烈振动,对手部造成不适感,特别是打磨一些小的工件时,并不可能对这些小型工件一一设计装夹工装使打磨过程中提高稳定性,减小振动,被打磨的小型工件就有可能发生移动,使不需要打磨的区域被误打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包括立柱,穿线孔,冷却舱,手插槽,阀门,环形座,缺口槽,工位座,导槽,压板,夹座,压架,压栓,簧柱套件,顶舱,分隔板,PLC电控箱,大支撑柱和小支撑柱;所述立柱为装置的支撑件,其顶部外壁焊接有用于装取冷却液或清水的冷却舱,且在冷却舱的底侧安装有用于使液体定期排放的阀门;所述立柱底部的座座上还安装有用于向装置上电性部件输电并进行同步电性控制的电源组件式的PLC电控箱;所述环形座为实心圆盘件,其同样呈环绕形位于立柱的顶部外壁上,且环形座的顶部通过垂直的四根大支撑柱支撑连接有一处顶舱,此顶舱的内腔中用于放置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待加工零件;所述环形座的工作台表面上按均布分布的方式还开设有四处长方形槽口结构的缺口槽,且这些缺口槽内均还焊接有一处用于放置小型手持式抛光机的工位座;所述工位座的顶面与顶舱的外沿底面之间均还通过左右两根小支撑柱实现强化支撑,用于使工位座焊接在缺口槽中顶部受力焊道位置不易开焊。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舱为扇形面的环形舱,其正位于环形座的底侧,且其顶沿处均布开设有四处手插槽。进一步的:所述顶舱的内腔通过两块呈十字交叉的分隔板分出了四个单独的型腔,且这四个扇形储物腔与它们前侧对应的四处工位座位置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为圆管件,其顶端四壁按均布开设的方式开设了四处圆形通孔样式结构的穿线孔,且这些穿线孔与四处工位座所在的位置形成前后位置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工位座为U形冲压件,其U形槽腔左右内壁上均开设有两道导槽,且方形的压板通过滑轨滑动配合在导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工位座的侧壁还焊接有一块L形弯板样式结构的压架,且顶部中间位置通过贯穿螺纹套的方式配合有一根压栓,且压栓正位于压板的顶侧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导槽内按垂直的方式均还安装有一套簧柱套件,簧柱套件的导向柱贯穿通过压板,形成了一个对压板下压时与下压后的缓冲并复位样式的导向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工位座的U形腔底面与压板的底面之间均还胶合有一块橡胶材质的夹座,且两夹座的内表面均为内凹形的弧形夹紧面结构。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空心的立结构支撑一个环形的工作台,工作台上均布开设了四个槽口,在槽口上安装了四个装夹工位,可以将手握式的抛光机一一夹在这些工位上,只需要将装夹的抛光机的插头电源线一一伸入管腔立柱内,与底部PLC控制箱内的现有电源插座插接即可通电,形成的四个工位可以将抛光机夹紧使用,同是适应于四名工作人员位于四个方位对工件打磨,打磨过程中抛光机由于是被夹紧的,因此打磨机原来使用时产生的强烈振动不会直接传递到手部,受整个支撑装置的影响,打磨机产生的振动大多会受支撑装置的影响被消除,而工人只需要手持质量轻便的待打磨的工件靠近抛光机的打磨片上进行打磨即可,这样就使得工件被打磨时被打磨的部位更加准确,打磨区域不易跑偏,并且为提高功能性,底部还设有冷却舱,用于使被打磨过程中的工件顺手冷却并同步洗掉工件打磨时产生的灰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由图1引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仰视视角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位座拿出后缺口槽位置以及立柱上开设的穿线孔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B剖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立柱断开后底部部分机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立柱断开后顶部部分机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立柱;101、穿线孔;2、冷却舱;201、手插槽;3、阀门;4、环形座;5、缺口槽;6、工位座;601、导槽;602、压板;603、夹座;604、压架;605、压栓;606、簧柱套件;7、顶舱;8、分隔板;9、PLC电控箱;10、大支撑柱;111、小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包括立柱1,穿线孔101,冷却舱2,手插槽201,阀门3,环形座4,缺口槽5,工位座6,导槽601,压板602,夹座603,压架604,压栓605,簧柱套件606,顶舱7,分隔板8,PLC电控箱9,大支撑柱10和小支撑柱11;所述立柱1为装置的支撑件,其顶部外壁焊接有用于装取冷却液或清水的冷却舱2,且在冷却舱2的底侧安装有用于使液体定期排放的阀门3;所述立柱1底部的座座上还安装有用于向装置上电性部件输电并进行同步电性控制的电源组件式的PLC电控箱9;所述环形座4为实心圆盘件,其同样呈环绕形位于立柱1的顶部外壁上,且环形座4的顶部通过垂直的四根大支撑柱10支撑连接有一处顶舱7,此顶舱7的内腔中用于放置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待加工零件;所述环形座4的工作台表面上按均布分布的方式还开设有四处长方形槽口结构的缺口槽5,且这些缺口槽5内均还焊接有一处用于放置小型手持式抛光机的工位座6;所述工位座6的顶面与顶舱7的外沿底面之间均还通过左右两根小支撑柱11实现强化支撑,用于使工位座6焊接在缺口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用于机械行业产品打磨工艺过程中,具有夹紧式四工位结构,能够将手持式磨光机一一夹紧,减少其单独使用时对手部的振动及手握其使用时的操作力),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穿线孔(101),冷却舱(2),手插槽(201),阀门(3),环形座(4),缺口槽(5),工位座(6),导槽(601),压板(602),夹座(603),压架(604),压栓(605),簧柱套件(606),顶舱(7),分隔板(8),PLC电控箱(9),大支撑柱(10)和小支撑柱(11);所述立柱(1)为装置的支撑件,其顶部外壁焊接有用于装取冷却液或清水的冷却舱(2),且在冷却舱(2)的底侧安装有用于使液体定期排放的阀门(3);所述立柱(1)底部的座座上还安装有用于向装置上电性部件输电并进行同步电性控制的电源组件式的PLC电控箱(9);所述环形座(4)为实心圆盘件,其同样呈环绕形位于立柱(1)的顶部外壁上,且环形座(4)的顶部通过垂直的四根大支撑柱(10)支撑连接有一处顶舱(7),此顶舱(7)的内腔中用于放置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待加工零件;所述环形座(4)的工作台表面上按均布分布的方式还开设有四处长方形槽口结构的缺口槽(5),且这些缺口槽(5)内均还焊接有一处用于放置小型手持式抛光机的工位座(6);所述工位座(6)的顶面与顶舱(7)的外沿底面之间均还通过左右两根小支撑柱(11)实现强化支撑,用于使工位座(6)焊接在缺口槽(5)中顶部受力焊道位置不易开焊。...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用于机械行业产品打磨工艺过程中,具有夹紧式四工位结构,能够将手持式磨光机一一夹紧,减少其单独使用时对手部的振动及手握其使用时的操作力),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穿线孔(101),冷却舱(2),手插槽(201),阀门(3),环形座(4),缺口槽(5),工位座(6),导槽(601),压板(602),夹座(603),压架(604),压栓(605),簧柱套件(606),顶舱(7),分隔板(8),PLC电控箱(9),大支撑柱(10)和小支撑柱(11);所述立柱(1)为装置的支撑件,其顶部外壁焊接有用于装取冷却液或清水的冷却舱(2),且在冷却舱(2)的底侧安装有用于使液体定期排放的阀门(3);所述立柱(1)底部的座座上还安装有用于向装置上电性部件输电并进行同步电性控制的电源组件式的PLC电控箱(9);所述环形座(4)为实心圆盘件,其同样呈环绕形位于立柱(1)的顶部外壁上,且环形座(4)的顶部通过垂直的四根大支撑柱(10)支撑连接有一处顶舱(7),此顶舱(7)的内腔中用于放置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待加工零件;所述环形座(4)的工作台表面上按均布分布的方式还开设有四处长方形槽口结构的缺口槽(5),且这些缺口槽(5)内均还焊接有一处用于放置小型手持式抛光机的工位座(6);所述工位座(6)的顶面与顶舱(7)的外沿底面之间均还通过左右两根小支撑柱(11)实现强化支撑,用于使工位座(6)焊接在缺口槽(5)中顶部受力焊道位置不易开焊。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舱(2)为扇形面的环形舱,其正位于环形座(4)的底侧,且其顶沿处均布开设有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洁
申请(专利权)人:赵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