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2318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提升泵、预沉池、第二提升泵、过滤罐以及清水池;第一提升泵与水井和预沉池连通,预沉池与第二提升泵连通,第二提升泵与过滤罐的上端连通,过滤罐的出水端连通于清水池的上端;且过滤罐上端还连通于反洗液箱和反洗废液箱,反洗液箱通过反洗泵向过滤罐中注入反洗液,反洗废液箱用于接收反洗废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缓解相关技术中吸附材料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Groundwater arsenic removal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会产生健康问题,如皮肤脱色白斑、手脚皮肤角质化,甚至会导致皮肤癌以及其他疾病。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LARC)将砷确定为第一类致癌物质。中国、美国、西欧、日本等在内的多个国家把水中的砷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之一。我国的地下水砷污染由于影响范围广、受砷暴露的人数多而备受国际环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说来,无机砷的毒性和活动性要比有机砷强,而As(Ⅲ)的毒性和活动性比As(Ⅴ)要强得多。而由于地下水多为弱碱性的还原环境,为As(Ⅲ)的形成和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地下水等缺氧水体中以As(Ⅲ)为主。迄今我国已发现13个省区为饮水型地砷病区或高砷区,并且,砷慢性中毒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地区,因为这些区域主要以地下水(井水)作为生活饮用水,供水和改水设施不是很完备,并且很多村民在自家院中种植蔬菜、果树,并用井水浇灌,另外,养殖的肉用家禽和牲畜的饮用水也主要为井水,所以,砷通过水、植物、动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受影响地区人群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砷中毒症状,因此对于地下水砷污染严重地区实施改水或安装大型除砷器等措施势在必行。固定床过滤吸附器已经被成功的运用于砷的去除,它操作简单,吸附后的脱附效果优良,残留物的量比较少,但吸附材料用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以缓解相关技术中吸附材料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提升泵、预沉池、第二提升泵、过滤罐以及清水池;所述第一提升泵与水井和所述预沉池连通,所述预沉池与所述第二提升泵连通,所述第二提升泵与所述过滤罐的上端连通,所述过滤罐的出水端连通于所述清水池的上端;且所述过滤罐上端还连通于反洗液箱和反洗废液箱,所述反洗液箱通过反洗泵向所述过滤罐中注入反洗液,所述反洗废液箱用于接收反洗废液。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罐包括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所述第一过滤罐和所述第二过滤罐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罐与所述清水池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过滤罐并联,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过滤罐与所述第一过滤罐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罐填充含铁氢氧化物,所述第二过滤罐中填充活性炭滤料。进一步的,所述预沉池为斜板预沉池。进一步的,所述清水池中设有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监测所述清水池水位,且所述浮球液位计与所述第一提升泵电连接,当清水池水位达到设定值,则浮球液位计传送信号,第一提升泵停止运行。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罐与所述清水池之间设有玻璃转子流量计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清水池的进水,所述玻璃转子流量计监测进入清水池的水量,流量达到设定值,则玻璃转子流量计将信号传送至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关闭。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与时间继电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设有多个取样点。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点包括原水取样点、预沉池出水取样点、过滤罐出水取样点和出水取样点,所述原水取样点设于所述水井的抽水口处,所述预沉池出水取样点设于所述预沉池靠近所述第二提升泵一侧,所述过滤罐出水取样点设于所述玻璃转子流量计一侧,所述出水取样点设于所述清水池出水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提升泵、预沉池、第二提升泵、过滤罐以及清水池;第一提升泵与水井和预沉池连通,预沉池与第二提升泵连通,第二提升泵与过滤罐的上端连通,过滤罐的出水端连通于清水池的上端;且过滤罐上端还连通于反洗液箱和反洗废液箱,反洗液箱通过反洗泵向过滤罐中注入反洗液,反洗废液箱用于接收反洗废液。本技术提供的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通过在水处理系统中增设反洗液箱和反洗废液箱,利用反洗液箱和反洗废液箱清洗过滤罐中的吸附材料,提高了吸附材料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第一提升泵;200-预沉池;300-第二提升泵;400-过滤罐;410-第一过滤罐;420-第二过滤罐;430-连接管;500-清水池;510-浮球液位计;520-玻璃转子流量计;600-反洗液箱;610-反洗泵;700-反洗废液箱;800-取样点;810-原水取样点;820-预沉池出水取样点;830-过滤罐出水取样点;840-出水取样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根据水处理技术的基本要求,除砷工艺过程基本量的控制应完全遵循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则,主要控制出水量、水质、除砷剂的吸附容量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提升泵100、预沉池200、第二提升泵300、过滤罐400以及清水池500;第一提升泵100与水井和预沉池200连通,预沉池200与第二提升泵300连通,第二提升泵300与过滤罐400的上端连通,过滤罐400的出水端连通于清水池500的上端;且过滤罐400上端还连通于反洗液箱600和反洗废液箱700,反洗液箱600通过反洗泵610向过滤罐400中注入反洗液,反洗废液箱700用于接收反洗废液。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提升泵100的进水端与水井连通,出水端与预沉池200的进水端连通,将水井中的水加压打入预沉池200,预沉池200的出水端与第二提升泵300的进水端连通,由第二提升泵300加压打入过滤罐400中,第二提升泵300的设计目的是由于预沉池200的出水端设计在预沉池200的下端,而过滤罐400的进水端设计在过滤罐400的上部,因此第二提升泵300将预沉池200中初沉后的水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提升泵、预沉池、第二提升泵、过滤罐以及清水池;所述第一提升泵分别与水井和所述预沉池连通,所述预沉池与所述第二提升泵连通,所述第二提升泵与所述过滤罐的上端连通,所述过滤罐的出水端连通于所述清水池的上端;且所述过滤罐上端还连通有反洗液箱和反洗废液箱,所述反洗液箱通过反洗泵向所述过滤罐中注入反洗液,所述反洗废液箱用于接收反洗废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提升泵、预沉池、第二提升泵、过滤罐以及清水池;所述第一提升泵分别与水井和所述预沉池连通,所述预沉池与所述第二提升泵连通,所述第二提升泵与所述过滤罐的上端连通,所述过滤罐的出水端连通于所述清水池的上端;且所述过滤罐上端还连通有反洗液箱和反洗废液箱,所述反洗液箱通过反洗泵向所述过滤罐中注入反洗液,所述反洗废液箱用于接收反洗废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包括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所述第一过滤罐和所述第二过滤罐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罐与所述清水池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过滤罐并联,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过滤罐与所述第一过滤罐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罐填充含铁氢氧化物,所述第二过滤罐中填充活性炭滤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除砷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沉池为斜板预沉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除砷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静娴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