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忠友专利>正文

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71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胫骨高位截骨钢板,钢板整体呈T形结构,T形结构上面的横部为钢板头部,T型结构下面的竖部为钢板体部;所述钢板头部设有三个横向排布的孔,分别为A孔、B孔、C孔,A孔、B孔、C孔三孔呈等间距分布,三个孔的方向一致,均为朝前且朝上;所述钢板体部的上部设有D孔,D孔位于B孔下方,所述钢板体部的下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之间的纵向距离呈等间距分布,所述钢板体部尾端形成尖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完全按照中国人的骨骼结构设计,钢板外形与螺钉方向不仅符合胫骨上段解剖,而且满足截骨的生物力学需要,操作简便。

High tibial osteotomy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胫骨高位截骨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胫骨高位截骨钢板。
技术介绍
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胫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十分常见。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将钢板放置在患者骨折部位,然后通过锁定螺钉把钢板和骨骼相应固定,用骨骼的自愈功能来恢复受损的部分,再巩固一定时间后取出钢板和螺钉,使患者完全康复。现有截骨钢板设计不合理,没有完全按中国人的骨骼特点设计,截骨端固定较困难,造成此类患者手术难度复杂和时间较长,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卧躺,行动不便,后期恢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胫骨高位截骨钢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截骨钢板设计不合理,没有完全按中国人的骨骼特点设计,截骨端固定较困难,造成此类患者手术难度复杂和时间较长,后期恢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胫骨高位截骨钢板,所述钢板整体呈T形结构,T形结构上面的横部为钢板头部,T型结构下面的竖部为钢板体部;所述钢板头部设有三个横向排布的孔,分别为A孔、B孔、C孔,A孔、B孔、C孔三孔呈等间距分布,三个孔的方向一致,均为朝前且朝上;所述钢板体部的上部设有D孔,D孔位于B孔下方,所述钢板体部的下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之间的纵向距离呈等间距分布,所述钢板体部尾端形成尖端。优选的,所述钢板整个T形结构的总长度为11.5cm,厚度为0.3cm,其中,钢板头部长度为1.5cm,宽度为3.4cm,钢板体部长度为10cm,宽度为1.5cm。优选的,所述B孔和D孔之间的孔距为2cm,D孔与第一孔之间的孔距为为4cm,第一孔与第二孔、第二孔与第三孔、第三孔与第四孔之间的纵向距离间隔为1.5cm。优选的,所述第一孔上设计有两个导向套筒,一个用于普通钻头的导向钻孔,另一个用于锁定钻头的导向钻孔。优选的,所述钢板头部在横向上形成一个贴合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内凹曲面。优选的,所述钢板头部设有两个定位孔,一个定位孔位于A孔、B孔的斜上方,另一个定位孔位于B孔、C孔的斜上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完全按照中国人的骨骼结构设计,钢板外形与螺钉方向不仅符合胫骨上段解剖,而且满足截骨的生物力学需要,操作简便;钢板螺钉系统自身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截骨端固定牢固,患者下肢能早期部分负重行走,缩短了患者术后卧躺时间,有利于后期恢复。附图说明图1为胫骨高位截骨钢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胫骨高位截骨钢板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胫骨高位截骨钢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提供了本专利技术胫骨高位截骨钢板的实施例,所述钢板整体呈T形结构,T形结构上面的横部为钢板头部5,T型结构下面的竖部为钢板体部6。所述钢板头部5设有三个横向排布的孔,分别为A孔、B孔、C孔,A孔、B孔、C孔三孔呈等间距分布,三个孔的方向一致,均为朝前且朝上。所述钢板体部6的上部设有D孔,D孔位于B孔下方,所述钢板体部6的下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孔1、第二孔2、第三孔3、第四孔4,第一孔1、第二孔2、第三孔3、第四孔4之间的纵向距离呈等间距分布,所述钢板体部6尾端形成尖端,所述钢板头部5在横向上形成一个贴合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内凹曲面。所述钢板整个T形结构的总长度为11.5cm,厚度为0.3cm,其中,钢板头部5长度为1.5cm,宽度为3.4cm,钢板体部6长度为10cm,宽度为1.5cm。所述B孔和D孔之间的孔距(两个螺孔中心点的距离)为2cm,D孔与第一孔1之间的孔距为为4cm(两个螺孔中心点的距离),第一孔与第二孔、第二孔与第三孔、第三孔与第四孔之间的纵向距离间隔为1.5cm。所述第一孔1上设计有两个导向套筒,一个用于普通钻头的导向钻孔,另一个用于锁定钻头的导向钻孔。所述钢板头部5设有两个定位孔7,一个定位孔位于A孔、B孔的斜上方,另一个定位孔位于B孔、C孔的斜上方。使用时,可以使用两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T型钢板,作为左侧钢板和右侧钢板,分别用于左右侧胫骨高位的内侧开口截骨。由于A孔、B孔、C孔三孔的方向均为朝前且朝上,孔的方向决定了螺钉的走向,即同胫骨上段的内后侧走向前外侧。具体为:横断面上,螺钉与钢板成15度向前下方向拧入;冠状面上,螺钉与钢板成5度向前上方向拧入。如此,使近排三枚螺钉(A孔、B孔、C孔上拧入的3枚螺钉)平行于胫骨平台关节面走行,而且在前后位摄片上三枚螺钉重叠成一条线,同时由内后侧向前外侧走行,以发挥最大的载荷效应,更好地对抗截骨端的压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整体呈T形结构,T形结构上面的横部为钢板头部,T型结构下面的竖部为钢板体部;所述钢板头部设有三个横向排布的孔,分别为A孔、B孔、C孔,A孔、B孔、C孔三孔呈等间距分布,三个孔的方向一致,均为朝前且朝上;所述钢板体部的上部设有D孔,D孔位于B孔下方,所述钢板体部的下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之间的纵向距离呈等间距分布,所述钢板体部尾端形成尖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整体呈T形结构,T形结构上面的横部为钢板头部,T型结构下面的竖部为钢板体部;所述钢板头部设有三个横向排布的孔,分别为A孔、B孔、C孔,A孔、B孔、C孔三孔呈等间距分布,三个孔的方向一致,均为朝前且朝上;所述钢板体部的上部设有D孔,D孔位于B孔下方,所述钢板体部的下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之间的纵向距离呈等间距分布,所述钢板体部尾端形成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整个T形结构的总长度为11.5cm,厚度为0.3cm,其中,钢板头部长度为1.5cm,宽度为3.4cm,钢板体部长度为10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忠友
申请(专利权)人:曾忠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