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6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叠桌,包含一桌面以及一桌脚框架,桌脚框架包含自桌面向外延伸之两桌脚组。每一桌脚组包含两U形立脚,每一立脚具有一上支撑部以及一下接地部,其中支撑部与桌面之底部结合,两立脚彼此结合使等桌脚形成一X形结构。内锁机构包含一锁固套管,具有一锁固槽,设置于等桌脚之一者,介于桌脚之支撑部以及接地部间之位置,一可分离锁固座设置于另一等桌脚,介于桌脚之支撑部以及接地部间之位置,可分离地嵌入锁固座之锁固槽使两桌脚组可分离地彼此结合,内锁机构形成桌脚框架之一中心轴,两桌脚组间可调整一介于其间之设定角度,用以稳固地支撑桌面。(*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指一种可折叠桌,尤指一种可携带并且可折叠的桌脚框架,其中该桌脚框架是便于组装并且易于拆解,得以稳固的支撑并且紧实的收纳一桌面。<二>
技术介绍
基于可折叠桌所需空间较小并且易于携带以及收纳的优点,为了实现众多目的,特别是在日常用途的使用上,可折叠桌技术已被广泛的使用以及了解。一般而言,一可折叠桌包含一桌面以及一桌脚框架,其中当该桌脚框架被展开而非处于收纳状态时,该桌面被水平地设置在该桌脚框架的顶端。该桌脚框架之功能是一用以支撑该桌面之一支撑端,其中该支撑端具有复数轴枢设置之桌脚。相关的已知技术中,大部分可折叠桌的桌脚框架包含一交叉(X)型前端、复数后方桌脚单元部分以及至少一连接杆,该连接杆使得该交叉(X)型前端以及该等后方桌脚单元部分得以互相连接。换言之,该等至少两对桌脚是以剪型方式枢设,使得每一该桌脚单元部分之上端可于其上设置该桌面。再者,直立之该前端顶面以及该等后方桌脚单元部分是借由复数水平支柱连接,其中该复数水平支柱间是以轴枢方式连接,而使连接该支柱之该桌面得以于水平以及垂直位置间折叠。总结来说,大部分的折叠桌不外是借由交叉(X)型桌脚框架,来确保折叠/非折叠功能间的切换。既然该桌脚框架是以轴枢方式彼此连接,该桌脚单元部分以及该等连接杆应具有坚实的厚度,以确保该折叠桌使用的耐久性。换言之,为了支撑该桌面,该桌脚框架必须保持为一个完整结构,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上,该桌脚框架既不能被拆解,也不便于携带。此外,习知技术中,复数桌脚组件以及交叉组件间是利用闩、螺丝或其它相似的连接组件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桌脚框架。其结果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闩或连接组件,尝试提供该桌脚框架更好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以支撑其上之该桌面。但是,如果上述闩、螺丝或其它相似的连接组件被过度、或者未依适当顺序锁紧时,该一个或一个以上之桌脚组件与其它该桌脚组件的组合间可能变的无法提供该桌面一个平衡的支撑,造成该桌面亦产生不平衡的现象。另一种市面上流行的桌脚框架包含一直立中柱以及复数桌脚,其中该等复数桌脚自该直立中柱闩锁辐射状的延伸,以与地面形成复数支点。然而,该等桌脚框架具有明显的缺点,举例来说,为了折叠该等桌脚框架,该等桌脚必须沿着该直立中柱朝外的方向移动。这使得在一狭小空间,例如在露营车或帐棚内,折叠该等桌脚框架成为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再者,当折叠桌在户外使用时,还需要追加一阳伞或雨伞。因此,一种用于折叠桌,并且可克服前述传统折叠桌缺点的桌脚框架,是十分被需要的,该桌脚框架便于携带以及折叠,并且提供一个嵌套空间以容置该阳伞或雨伞。<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可折叠桌,该折叠桌易于组装及拆解以便使用,并于组装后自动地达到稳定平衡。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可折叠桌,该折叠桌包含一内锁机构,该内锁机构提供一介于两桌脚组之间之嵌入布局,用以锁固其间之该内锁而稳固地支撑该等桌脚组上之一桌面。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可折叠桌,其中当该两桌脚组被内锁时,该两桌脚组可选择性的调整一介于其间的设定角度,以增进该折叠桌的适用范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可折叠桌,其中该等桌脚组内锁以支撑该桌面的过程中无须利用诸如闩、螺丝或其它相似的习知连接组件,因此该折叠桌的组装以及制造步骤得以显着减少,其生产成本亦得以降低。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可折叠桌,该折叠桌便于拆解为简单部分以运送以及携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桌脚框架,该桌脚框架是为可调整并且通用以支撑不同形状的桌面,其中包含圆桌与方形桌,而无须改变其桌框结构。据此,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可折叠桌,包含一桌面;一桌脚框架,包括自该桌面向外延伸之两桌脚组,每一该桌脚组包括两U形立脚,每一该立脚具有一上支撑部以及一下接地部,其中该支撑部与该桌面之底部结合,该两立脚彼此结合使该等桌脚形成一X形结构;以及一内锁机构,它包括一锁固套管,具有一锁固槽,设置于该等桌脚之一者,介于该桌脚之该支撑部以及该接地部间之位置;以及一可分离锁固座,设置于另一该等桌脚,介于该桌脚之该支撑部以及该接地部间之位置,是可分离地嵌入该锁固座之该锁固槽使该两桌脚组可分离地彼此结合,该内锁机构形成该桌脚框架之一中心轴,该两桌脚组间可调整一介于其间之设定角度,用以稳固地支撑该桌面。其中该可分离锁固座包括一垂直延伸之内锁插轴,滑设地插入该锁固槽以依一垂直方向可移动的方式可靠地内锁该两桌脚组。其中该内锁插轴具有一非环状接合部分,该非环状接合部分是合于插入具有一相对应非环状接合部分之该锁固槽,以依该设定角度锁定该两桌脚组,或该内锁插轴具有一环状接合部分,以合于插入具有一相对应环状接合部分之该锁固槽,该等桌脚组是借由该内锁机构轴枢地折叠以选择性地调整该设定角度。当该两桌脚组借由该内锁机构彼此内锁时,该等立脚之该四支撑部以及该四接地部是自该内锁机构朝外放射状延伸,使得该等桌脚组折叠于该设定角度时,该四支撑部以及四接地部各自形成一X形结构。其中该可分离锁固座具有一中心,当该可分离锁固座插入该锁固槽时,该中心透过一开口同轴地连结该锁固槽,其中该桌面具有一中心孔,当该桌脚框架设置于该桌面之下时,该中心孔同轴地与该开口成列排列,使一户外伞之一支柱得以滑设其中。其中该等立脚之该四支撑部是水平地延伸于该桌面之下侧以排列成行,借此稳固地分配该桌面之下压力至该桌脚框架。本技术一可折叠桌再包括至少两桌面扣件,设置于该桌面之底端以可分离地安置该等支撑部,借此可分离地安置该桌面下方的该桌脚框架,其中该等支撑部是为该两桌脚组之该两立脚之支撑部,和包括一轴枢扣件以及一可分离扣件,间隔地设置于该桌面底端,其中该轴枢扣件是以枢设方式与该支撑部连接,该支撑部是为一该等桌脚组之该立脚之支撑部,该可分离扣件是以一可移动之枢设方式,可分离地与该支撑部连接,借以于该两支撑部枢设地设置于该桌面下方时,枢设地折叠该桌面以覆盖该桌脚框架,该支撑部是为另一该等桌脚组之该立脚之支撑部。其中当该两桌脚借由该内锁结构彼此内锁时,该等立脚之该四支撑部以及该四接地部是由该内锁机构向外延伸至一与该中心分别对称位置,借此使该两桌脚组被折叠以最小化该设定角度时,该两桌脚组彼此重叠。借由单纯示范最适于实施本技术的模式中之一,熟习此项技术人士将可自以下说明了解本技术的特点及优势中之一或部分或全部,其中该说明显示及描述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应可了解到,本技术能有不同具体实施例,并且其数个细节是能在各种明显方面中修改,且全部不脱离本技术。因此,附图及说明书基本上可视为范例性而非限制性。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易于组装及拆解,方便使用、运送和携带,并于组装后自动地达到稳定平衡。桌脚框架是为可调整并且通用以支撑不同形状的桌面,包含圆桌和方形桌面而无须改变其桌框结构。桌脚组内锁以支撑桌面的过程中无须利用诸如闩、螺丝或其它相似的连接组件,达致组装以及制造步骤得以显着减少,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而折叠桌更能包含一内锁机构提供一介于两桌脚组之间之嵌入布局,用以锁固其间之内锁而稳固地支撑该等桌脚组上之一桌面;另当两桌脚组被内锁时,两桌脚组可选择性的调整一介于其间的设定角度,增进折叠桌的适用范围。&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桌,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桌面;一桌脚框架,包括自该桌面向外延伸之两桌脚组,每一该桌脚组包括两U形立脚,每一该立脚具有一上支撑部以及一下接地部,其中该支撑部与该桌面之底部结合,该两立脚彼此结合使该等桌脚形成一X形结构;以及一内锁机构,它包括:一锁固套管,具有一锁固槽,设置于该等桌脚之一者,介于该桌脚之该支撑部以及该接地部间之位置;以及一可分离锁固座,设置于另一该等桌脚,介于该桌脚之该支撑部以及该接地部间之位置,是可分离地嵌入该锁固座之该锁固槽使该两桌脚组可分离地彼此结合,该内锁机构形成该桌脚框架之一中心轴,该两桌脚组间可调整一介于其间之设定角度,用以稳固地支撑该桌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凯
申请(专利权)人:瑞地建筑瓷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