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145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天敌昆虫规模化饲养领域,具体涉及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不同种类的蚜虫饲喂大灰食蚜蝇不同龄期幼虫,并对食蚜蝇蛹进行收集,包装出售,从而达到大灰食蚜蝇工厂化生产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简便、高效的饲养目标,实现了天敌昆虫工厂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为大灰食蚜蝇在生物防治的应用提供了大量虫源需求。

Large-scale rearing method of aphid f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敌昆虫规模化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了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大灰食蚜蝇(Metasyrphuscorollae(Fabricius))属双翅目(Diptera)食蚜蝇科(Syrphidae)昆虫,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和天敌昆虫。大灰食蚜蝇幼虫为捕食性昆虫,是蚜虫、粉虱等同翅目昆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研究表明,大灰食蚜蝇幼虫期捕食棉蚜840-1500头,捕食大豆蚜虫1500-2000头,3龄大灰食蚜蝇幼虫对甘蓝蚜、桃蚜的日均捕食量为217头、167头,说明大灰食蚜蝇对蚜虫类害虫的控制潜力较强。同时,大灰食蚜蝇成虫也是自然界重要的传粉昆虫,研究发现大灰食蚜蝇是留种欧芹的优势传粉者,食蚜蝇传粉的种子增产显著,此外,大灰食蚜蝇传粉可显著提高药用植物柽柳的座果率,因此作为害虫天敌昆虫与传粉昆虫,大灰食蚜蝇规模化饲养技术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近年来,现有技术对食蚜蝇的生长发育和人工繁育进行了研究,并已获得实验室内饲养大灰食蚜蝇的方法,而目前仅有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可用于食蚜蝇工厂化饲养,该法以食蚜蝇成虫作为产品出售。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以食蚜蝇成虫作为产品形态进行出售存在多种弊端,如食蚜蝇成虫存活易受外界影响,只适合半天的运输距离,若运输时间较长,即使补充营养,成虫的存活率也会严重影响;冬季外界温度较低时,运输过程中食蚜蝇的存活率几乎为零;若使用定制恒温箱运输成虫则会显著增加生产成本。大灰食蚜蝇的每个个体发育阶段均有不同特点,无论以哪个发育阶段的大灰食蚜蝇为出售形态,均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成虫常产卵至叶片上,卵壳较薄,环境的细微改变将影响其正常孵化;食蚜蝇幼虫每日需取食大量的蚜虫,且食蚜蝇幼虫常卷在叶片或钻入土内化蛹,导致难以收集食蚜蝇蛹。此外,大灰食蚜蝇的大规模饲养仍存在其他难点,如产卵量低,室内大量饲养食蚜蝇时,单头成虫的产卵量约为80粒,远低于田间野生型成虫的600粒产卵量;食蚜蝇幼虫自相残杀现象十分严重,幼虫死亡率达50%以上,其程度随幼虫数量增加加重,如欲降低食蚜蝇幼虫的自相残杀,则需补充大量的蚜虫,添加携带蚜虫植株时,植株的叠加常造成较高湿度,严重影响食蚜蝇幼虫化蛹,导致化蛹率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灰食蚜蝇规模化饲养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适量大灰食蚜蝇蛹转移至养虫笼内,放置混合花粉及蜂蜜水于养虫笼内,供蛹羽化后取食交配;(2)将步骤(1)中正在交配的大灰食蚜蝇成虫成对转移至新的养虫笼内,供应混合花粉和蜂蜜水;将携带蚜虫的蚕豆苗放至养虫笼内,供交配后的大灰食蚜蝇雌虫产卵;(3)将步骤(2)得到的携带大灰食蚜蝇卵的蚕豆苗转移至养虫架上,至大灰食蚜蝇卵孵化为幼虫,将蚕豆苗上的1龄大灰食蚜蝇幼虫转移至养虫盒内,每日向养虫盒内添加蚜虫,直至幼虫发育至化蛹;(4)收集步骤(3)所得大灰食蚜蝇蛹,并放入包装盒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混合花粉为重量比为3:1的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所述蜂蜜水为浓度为10%的洋槐蜂蜜。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步骤(1)、(2)中,大灰食蚜蝇的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5±1℃、光照时间为L:D=16:8、光照强度为22000Lux、湿度为20%-50%。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步骤(2)中,蚕豆苗上携带的蚜虫为苜蓿蚜。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步骤(3)中,转移幼虫时,抖动盛有蚕豆苗的露孔塑料筐,使1龄大灰食蚜蝇幼虫掉落至养虫盒内,同时添加蚜虫饲喂食蚜蝇幼虫时,也使用该法进行饲喂。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步骤(3)中,添加的蚜虫包括豌豆修尾蚜与苜蓿蚜。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步骤(3)中,大灰食蚜蝇幼虫的饲养条件为温度为25±1℃,光照强度为自然光,湿度为20%-50%。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步骤(3)中,养虫盒的顶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罩设有纱布,所述养虫盒的内壁上涂刷有砂粒,砂粒的目数为120目。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步骤(4)中,包装盒内的底部铺设两层滤纸,所述包装盒的顶面上开设有透气孔;大灰食蚜蝇蛹放置在所述滤纸上,将新鲜的蚕豆苗铺在大灰食蚜蝇蛹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发现蛹是大灰食蚜蝇作为产品进行出售的最适形态,不仅可满足长达6天的运输时间,且不易受外界低温或高温影响,包装成本低廉,此外,大灰食蚜蝇成虫所产后代中蛹羽化为雌虫、雄虫的比率为1-2,雌雄比例稳定,将蛹作为产品出售,雌雄配比也可满足田间大棚害虫控害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解决了实际工厂化生产出售食蚜蝇过程中各难点,实现了天敌昆虫工厂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达到了简便、高效的饲养目标,实现了为利用大灰食蚜蝇生物防治农作物和果蔬上的蚜虫类害虫的大量虫源需求。具体实施方式大灰食蚜蝇个体发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期,其中,幼虫阶段又可分为1龄幼虫、2龄幼虫和3龄幼虫。幼虫期大灰食蚜蝇为捕食性昆虫,主要取食各类蚜虫;成虫期为植食性,取食花粉和花蜜以延续寿命。实施例11.种植寄主植物在工厂内光照较强的玻璃温室房间内种植蚕豆苗。种植规格及流程如下:使用营养钵(24cm×5cm×12cm)种植蚕豆,基质为小蛭石,每个营养钵内种植24粒蚕豆种子,在种子表面均匀撒上厚约0.5cm的小蛭石。将营养钵放置在养苗盒内(50cm×35cm×15cm),向养苗盒底部浇水,蚕豆种子发芽,苗高约2cm时,将养苗盒转移至蚜虫饲养室内进行接种蚜虫。温室内无需补充光照,保持室温即可,湿度无要求。2.饲养不同种类蚜虫在自然光较强的玻璃养虫室内分别饲养豌豆修尾蚜虫、苜蓿蚜虫。苜蓿蚜温室:温度:25℃,湿度:30%-60%,L:D=16:8,光强度5000Lux,蚕豆苗高约5cm-8cm时,剪切携带大量蚜虫的蚕豆苗,平铺于蚕豆苗上,观察苗上蚜虫数量,当发芽的蚕豆苗上均匀覆盖蚜虫后,将平放的蚕豆苗移走。豌豆修尾蚜温室:温度:19℃,湿度:30%-60%,L:D=16:8,光强度5000Lux,蚕豆苗高约3cm-5cm时,进行蚜虫的接种。3.接种大灰食蚜蝇向养虫笼内(55cm×33cm×40cm,120目)转移大量大灰食蚜蝇蛹,100-200粒,蛹上方覆盖适量蚕豆苗叶片,待其羽化。在笼内放置2个底层铺有混合花粉的培养皿,2个浸湿蜂蜜水脱脂棉的培养皿,供羽化出来的成虫取食。4.繁殖食蚜蝇接种取养虫笼内正在交配的10对食蚜蝇成虫转移至新的养虫笼内,养虫笼内放置混合花粉与浸湿蜂蜜水的脱脂棉,养虫笼内放置4个高约10cm的营养钵,营养钵内放置携带苜蓿蚜虫的蚕豆苗以供食蚜蝇产卵,并每日更换携带苜蓿蚜的蚕豆苗。食蚜蝇交配3天后产卵,每天观察食蚜蝇繁殖情况,繁殖期养虫笼内10对食蚜蝇每天在每株蚕豆苗上产约10粒卵,将携带食蚜蝇卵的蚕豆苗取出,转移至养虫架上等待卵的孵化,同时转移新的蚕豆苗至养虫笼内供食蚜蝇继续产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灰食蚜蝇蛹转移至养虫笼内,放置混合花粉及蜂蜜水于养虫笼内,供大灰食蚜蝇蛹羽化后取食交配;(2)将步骤(1)中正在交配的大灰食蚜蝇成虫成对转移至新的养虫笼内,供应混合花粉和蜂蜜水;将携带蚜虫的蚕豆苗放至养虫笼内,并每日更换蚕豆苗,供交配后的大灰食蚜蝇雌虫产卵;(3)将步骤(2)得到的携带大灰食蚜蝇卵的蚕豆苗转移至养虫架上,大灰食蚜蝇卵孵化为1龄幼虫后,将蚕豆苗上的1龄幼虫转移至养虫盒内,每日向养虫盒内添加蚜虫,直至幼虫发育至化蛹;(4)收集步骤(3)所得大灰食蚜蝇蛹,并放入包装盒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灰食蚜蝇蛹转移至养虫笼内,放置混合花粉及蜂蜜水于养虫笼内,供大灰食蚜蝇蛹羽化后取食交配;(2)将步骤(1)中正在交配的大灰食蚜蝇成虫成对转移至新的养虫笼内,供应混合花粉和蜂蜜水;将携带蚜虫的蚕豆苗放至养虫笼内,并每日更换蚕豆苗,供交配后的大灰食蚜蝇雌虫产卵;(3)将步骤(2)得到的携带大灰食蚜蝇卵的蚕豆苗转移至养虫架上,大灰食蚜蝇卵孵化为1龄幼虫后,将蚕豆苗上的1龄幼虫转移至养虫盒内,每日向养虫盒内添加蚜虫,直至幼虫发育至化蛹;(4)收集步骤(3)所得大灰食蚜蝇蛹,并放入包装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花粉为重量比为3:1的油菜花粉:玉米花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蜜水为浓度为10%的洋槐蜂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5±1℃、光照时间为L:D=16:8、光照强度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吴孔明罗淑萍孙玉凤贾慧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