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养虾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45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养虾装置及系统,包括水处理池,还包括位于该水处理池正下方且竖向间隙布置的多层养殖池,所述养殖池首尾两端分别为接水端和出水端,上下相邻的两层养殖池交错设置以使从上层养殖池出水端溢出的水自然流入下层养殖池的接水端,该水处理池的出水口位于顶层养殖池的接水端的正上方,还包括位于底层养殖池下方并用于接收底层养殖池溢出水的蓄水池,该蓄水池内设有水泵,该水泵通过水管与该水处理池的进水口相对接。水处理池、养殖池、蓄水池从上往下依序设置,集成一体化,构建多层立体高密度养殖模式,节约占地面积,极大地节省了用水量。

Device and system of shrimp culture in circulating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水养虾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虾装置及系统,特别是涉及循环水养虾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虾类养殖年产量已连续多年世界第一。传统的养殖模式有:露天池塘精养、池塘温棚精养、高位池养殖等。这些养殖模式一般为高密度、高投饵的养殖模式,易造成大量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在虾池中不断积累,引起养殖水环境恶化,导致虾类疾病爆发,给整个虾类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以上模式的养殖废水和污染物大排大放,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例如,传统的南美白对虾水塘养殖,水深1.2-2米,增氧机0.5-5千瓦/亩,一造出虾500-800斤,同时每次的清塘、消毒等工序,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压力。因此,目前人工养虾存在耗水量巨大、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养虾装置及系统,有效地节约占地面积和节约用水。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水养虾装置,包括水处理池,还包括位于该水处理池正下方且竖向间隙布置的多层养殖池,所述养殖池首尾两端分别为接水端和出水端,上下相邻的两层养殖池交错设置以使从上层养殖池出水端溢出的水自然流入下层养殖池的接水端,该水处理池的出水口位于顶层养殖池的接水端的正上方,还包括位于底层养殖池下方并用于接收底层养殖池溢出水的蓄水池,该蓄水池内设有水泵,该水泵通过水管与该水处理池的进水口相对接。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养殖池的水深30-200mm。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水管上连接有文氏管。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养殖池的池底设有纳米增氧管。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养殖池的出水端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包括竖向部分和水平部分,竖向部分的顶端支撑在上层养殖池的底面,水平部分与水面齐平。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水处理池内放置培育乳酸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聚磷菌的菌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水处理池内还设有紫外线杀菌灯。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水处理池内还设有PH值检测器和微量元素检测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在水泵停止工作时报警。一种循环水养虾系统,包括多个循环水养虾装置,循环水养虾装置包括水处理池,还包括位于该水处理池正下方且竖向间隙布置的多层养殖池,所述养殖池首尾两端分别为接水端和出水端,上下相邻的两层养殖池交错设置以使从上层养殖池出水端溢出的水自然流入下层养殖池的接水端,该水处理池的出水口位于顶层养殖池的接水端的正上方,还包括位于底层养殖池下方并用于接收底层养殖池溢出水的蓄水池,该蓄水池内设有水泵,该水泵通过水管与该水处理池的进水口相对接,这些循环水养虾装置一字排开,这些循环水养虾装置底部的蓄水池相互连通以使水流大体上沿环形跑道的轨道流动。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水处理池、养殖池、蓄水池从上往下依序设置,集成一体化,构建多层立体高密度养殖模式,节约占地面积。2.利用水泵将养殖池内的水抽入水处理池,通过水处理池对水质进行综合处理,处理完的水再放入养殖池,构成水源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压力。构建多层结构的养殖池,特别是,养殖池的水深可以很低,例如40mm,即可以将1米的水位“切割”到25层养殖池来饲养对虾,相比传统1米深以上的养殖深度,极大地节省了用水量。3.水管上连接的文氏管,在抽水时可以及入空气,或氧气,或臭氧,对水体进行增氧或杀菌,并且混入的气泡可以吸附水体里面的微小蛋白质,在气泡表面形成蛋白质膜,实现蛋白质分离处理。4.滤网竖向部分可以挡住水面和上层养殖池底板的空间,防止虾跳出,水平部分与养殖池水面平齐,养殖池的水从下往上穿过网板,再流入下层养殖池,水流流经网板的面积大,不易堵塞,易于清洗,细毛刷直接在网板上扫一遍即可。5.不同循环水养虾装置底部的蓄水池相互连通,水流大体上沿环形跑道的轨道流动,可以使整个系统的水温水质保持一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循环水养虾装置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循环水养虾装置100,包括位于顶部的水处理池10,还包括位于该水处理池正下方且竖向间隙布置的多层养殖池20,以及位于底层养殖池下方的蓄水池30。所述养殖池20首尾两端分别为接水端和出水端,养殖池20相互之间交错设置,即上下相邻的两层养殖池20交错设置以使从上层养殖池出水端溢出的水自然流入下层养殖池的接水端。该水处理池10的出水口位于顶层养殖池20的接水端的正上方,水处理后进入顶层养殖池20。该蓄水池30用于接收底层养殖池20的溢出水,该蓄水池内设有水泵40,该水泵40通过水管50与该水处理池10的进水口相对接,水泵40将水抽入水处理池10。本装置,通过水处理池10对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再放入顶层养殖池20,每层养殖池20的水溢出后,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入下一层的养殖池20,最后汇集到蓄水池30,再重新抽入水处理池10,形成循环利用。该水处理池10可以是现有的结构,根据需要的功能进行选择,如水处理器,对水进行过滤,或者杀菌、增氧等,也可以在水处理池内投入养料。优选地,所述养殖池的水深30-200mm。例如以40mm水深,占地2.5㎡的典型装置按20层来计算,养殖池面积50平米,每平方出虾10-30斤,每座设备一造产量500-1500斤,约等于一亩甚至两亩水塘的产量,所需电力仅为一个0.065千瓦的水泵,具有极为明显的节能优势。该水管50上连接有文氏管60,在抽水进(时)自动吸入外界气体,实现增氧、杀菌、脱蛋白的作用。文氏管60可以直接吸入大气,也可以与氧气瓶、增氧机、或者是臭氧瓶(发生器)相连接。当养殖密度较高时,为了避免下层养殖池氧含量不足时,在所述养殖池的池底设有纳米增氧管。所述养殖池20的出水端设有滤网70,所述滤网70包括竖向部分72和水平部分74,竖向部分72的顶端支撑在上层养殖池的底面,水平部分74与水面齐平。优选地,该水处理池20内放置培育乳酸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聚磷菌的菌床。该水处理池20内还设有紫外线杀菌灯、PH值检测器和微量元素检测器,及时进行滴定补充调整。优选地,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在水泵停止工作时报警。该循环水养虾装置100集成一体化设计,当多个循环水养虾装置100组合在一起时,这些循环水养虾装置一字排开,这些循环水养虾装置底部的蓄水池相互连通以使水流大体上沿环形跑道的轨道流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循环水养虾装置,包括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该水处理池正下方且竖向间隙布置的多层养殖池,所述养殖池首尾两端分别为接水端和出水端,上下相邻的两层养殖池交错设置以使从上层养殖池出水端溢出的水自然流入下层养殖池的接水端,该水处理池的出水口位于顶层养殖池的接水端的正上方,还包括位于底层养殖池下方并用于接收底层养殖池溢出水的蓄水池,该蓄水池内设有水泵,该水泵通过水管与该水处理池的进水口相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水养虾装置,包括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该水处理池正下方且竖向间隙布置的多层养殖池,所述养殖池首尾两端分别为接水端和出水端,上下相邻的两层养殖池交错设置以使从上层养殖池出水端溢出的水自然流入下层养殖池的接水端,该水处理池的出水口位于顶层养殖池的接水端的正上方,还包括位于底层养殖池下方并用于接收底层养殖池溢出水的蓄水池,该蓄水池内设有水泵,该水泵通过水管与该水处理池的进水口相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养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水深30-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水养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管上连接有文氏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养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池底设有纳米增氧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养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之汇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