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配药用安全防护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44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临床护士配药用安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的拇指与食指为完全包裹式结构,手套本体没有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手套本体上对应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部位设为敞开口,敞开口从食指中指指丫根部延伸至与手掌外侧边,敞开口的边沿位于中指无名指指丫根部和无名指小指指丫根部之后;手套本体内侧面上的拇指指头部位设有第一防滑耐磨层,手套本体内侧面上的食指指头部位设有第二防滑耐磨层,手套本体内侧面上的大鱼际部位设有第三防滑耐磨层,手套本体内侧面上靠近敞开口边沿的部位设有若干个第四防滑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防止护士因掰安瓿、药物瓶盖或推拉注射器而划/刺伤或磨损手指及手掌,又不会影响到手指弯曲的灵活性。

Medical safety gloves for clinical nur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床护士配药用安全防护手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护士配药(非化疗性药物)时使用的手套,具体地说是一种临床护士配药用安全防护手套,属于医用防护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医用防护手套为橡胶手套,可供为患者做检查或无菌操作时的医务人员使用,市场上很少有专为护士配药时使用的防护手套,普通医用橡胶手套用于配药影响护士配药效率,质感轻薄,起不到防磨及防刺伤、防划伤的作用;而且橡胶材质不透气,长时间佩戴易造成护士手部皮肤受损。如果不佩戴手套,这样配药虽比较方便,但长期配药会造成护士手部皮肤粗糙,且经常会受伤。申请号为CN201320292945.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配药全程防护手套,手套中指具有第二三节指节,顶部开口;手套无名指具有第三节指节,顶部为开口;手套没有小指;同时在拇指与食指的指腹部位以及食指靠近拇指侧加工有加厚耐磨层;在中指、无名指、大鱼际及手掌指根部加工有耐磨层;手套背部加工有镂空部;手套背部加工有两个手腕系带,手腕系带上装有子母扣魔术贴。该防护手套部分解决了透气性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该手套的拇指与食指的指腹部位以及食指靠近拇指侧都加工有加厚耐磨层,在实际使用中会导致拇指和食指很难灵活弯曲,导致配药操作不方便,影响配药的效率;2、在中指、无名指上也加工有耐磨层,由于使用者的手大小不同,导致中指和无名指很难灵活弯曲,而且在弯曲手指时,中指和无名指开口附近的耐磨层会加重手指关节部位的摩擦,在实际使用中不少护士人员会被磨的起泡,长时间使用后会感觉指间关节酸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临床护士配药用安全防护手套,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对现有的防护手套结构进行改进,既能够有效防止护士因掰安瓿、药物瓶盖或推拉注射器而划/刺伤或磨损手指及手掌,减少护士在配药过程中手部受到伤害,又不会影响到手指弯曲的灵活性。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临床护士配药用安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拇指与食指为完全包裹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没有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手套本体上对应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部位设为敞开口,所述敞开口从食指中指指丫根部延伸至与手掌外侧边,敞开口的边沿位于中指无名指指丫根部和无名指小指指丫根部之后;所述手套本体内侧面上的拇指指头部位设有第一防滑耐磨层,手套本体内侧面上的食指指头部位设有第二防滑耐磨层,手套本体内侧面上的大鱼际部位设有第三防滑耐磨层,手套本体内侧面上靠近敞开口边沿的部位设有若干个第四防滑耐磨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滑耐磨层、第二防滑耐磨层、第三防滑耐磨层和第四防滑耐磨层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滑耐磨层、第二防滑耐磨层、第三防滑耐磨层和第四防滑耐磨层的表面上设有防滑凸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滑耐磨层和第二防滑耐磨层为套式,所述第三防滑耐磨层和第四防滑耐磨层为扁片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套本体上的手掌伸入口出设有弹性收紧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掌伸入口的边沿与手掌根部截面之间具有夹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套本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套本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仅包裹拇指和食指,暴露其余配药时很少破损或伤到的手指,从而增加手指的灵活性,将因佩戴手套影响配药的效率降到最小。2)、本技术在拇指指头、食指指头、大鱼际及其与易磨损处设置了防滑耐磨层,从而可以更妥善地保护易受伤部位,同时防滑耐磨层也只是在关键部位设置,而不是大面积设置,不会影响到手指弯曲的灵活性。3)、本技术采用该弹性材料制成,可与手部更服帖,不易滑脱,在使用者手掌大小有差异时可以比较服帖;同时还可制作成不同型号,让使用者灵活取用。4)、本技术仅在关节部位加以保护,透气性更好,使用更安全、更舒适,而且加工过程简单且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应用情况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套本体、1.1-拇指、1.2-食指、1.3-敞开口、1.4-第一防滑耐磨层、1.5-第二防滑耐磨层、1.6-第三防滑耐磨层、1.7-第四防滑耐磨层、1.8-手掌伸入口、1.9-弹性收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临床护士配药用安全防护手套,其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的拇指1.1与食指1.2为完全包裹式结构,所述手套本体1没有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手套本体1上对应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部位设为敞开口1.3,所述敞开口1.3从食指1.2中指指丫根部延伸至与手掌外侧边,敞开口1.3的边沿位于中指无名指指丫根部和无名指小指指丫根部之后;所述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的拇指1.1指头部位设有第一防滑耐磨层1.4,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的食指1.2指头部位设有第二防滑耐磨层1.5,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的大鱼际部位设有第三防滑耐磨层1.6,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靠近敞开口1.3边沿的部位设有若干个第四防滑耐磨层1.7。具体使用时,当使用者带上本产品后,使用者仅仅拇指1.1和食指1.2被包裹起来,配药时很少破损或伤到的其余手指暴露在外,从而增加手指的灵活性,将因佩戴手套影响配药的效率降到最小。第一防滑耐磨层1.4、第二防滑耐磨层1.5、第三防滑耐磨层1.6和第四防滑耐磨层1.7可以更妥善地保护易受伤部位,防止护士因掰安瓿、药物瓶盖或推拉注射器而划/刺伤或磨损手指及手掌;并且上述的各防滑耐磨层也只是在关键部位设置,而不是大面积设置,不会影响到手指弯曲的灵活性。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防滑耐磨层1.4、第二防滑耐磨层1.5、第三防滑耐磨层1.6和第四防滑耐磨层1.7均优选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如此设置,由于硅胶防滑性能优异,且自身具有优良的弹性和韧性,能够给使用者提供很好的保护。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防滑耐磨层1.4、第二防滑耐磨层1.5、第三防滑耐磨层1.6和第四防滑耐磨层1.7的表面上优选设有防滑凸点,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防滑性能。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防滑耐磨层1.4和第二防滑耐磨层1.5为套式,所述第三防滑耐磨层1.6和第四防滑耐磨层1.7为扁片式。如此设置,第一防滑耐磨层1.4和第二防滑耐磨层1.5设置为套式可以提高它们与手套本体1的结合牢固度,第三防滑耐磨层1.6和第四防滑耐磨层1.7设置为扁片式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套本体1上的手掌伸入口1.8出设有弹性收紧带1.9。如此设置,可以避免手套在使用过程中向前滑动脱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掌伸入口1.8的边沿与手掌根部截面之间具有夹角α。如此设置,可以使手掌伸入口1.8的边沿位于手掌上的一个角度可最大化张开的部位,当手套在使用过程中有向前滑动脱落的趋势时,通过伸展大拇指1.1即可对手掌伸入口1.8部位提供一个撑开力,使手套向后复位。本技术中,所述手套本体1优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这样使得手套可与手部更服帖,不易滑脱,在使用者手掌大小有差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临床护士配药用安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的拇指(1.1)与食指(1.2)为完全包裹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没有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手套本体(1)上对应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部位设为敞开口(1.3),所述敞开口(1.3)从食指(1.2)中指指丫根部延伸至与手掌外侧边,敞开口(1.3)的边沿位于中指无名指指丫根部和无名指小指指丫根部之后;所述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的拇指(1.1)指头部位设有第一防滑耐磨层(1.4),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的食指(1.2)指头部位设有第二防滑耐磨层(1.5),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的大鱼际部位设有第三防滑耐磨层(1.6),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靠近敞开口(1.3)边沿的部位设有若干个第四防滑耐磨层(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临床护士配药用安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的拇指(1.1)与食指(1.2)为完全包裹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没有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手套本体(1)上对应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部位设为敞开口(1.3),所述敞开口(1.3)从食指(1.2)中指指丫根部延伸至与手掌外侧边,敞开口(1.3)的边沿位于中指无名指指丫根部和无名指小指指丫根部之后;所述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的拇指(1.1)指头部位设有第一防滑耐磨层(1.4),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的食指(1.2)指头部位设有第二防滑耐磨层(1.5),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的大鱼际部位设有第三防滑耐磨层(1.6),手套本体(1)内侧面上靠近敞开口(1.3)边沿的部位设有若干个第四防滑耐磨层(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护士配药用安全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耐磨层(1.4)、第二防滑耐磨层(1.5)、第三防滑耐磨层(1.6)和第四防滑耐磨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婉秋李玮玮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