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1409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涉及食药用菌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椴木处理,将牛樟树裁切成椴木,去皮后,将椴木的表面打磨平整,并采用常温自来水喷淋椴木7天以上,喷淋后的椴木送至灭菌釜杀菌;制备液体菌种;椴木接种;子实体发育管理,将发菌合格的椴木取出,去除保鲜袋和保鲜膜,放置于温度27‑30℃、湿度80‑90%的菇房中培养1年以上,培养过程中无需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缩短培养时间、营养成分与野生牛樟芝相近的优点。

A Method of Cultivation of Cinnamomum campho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药用菌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牛樟芝属于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多年生蕈菌类,拉丁名为Antrodiacamphorata,是1990年才被生化界发表的新种。因生长在中国台湾地区特有保护类植物牛樟树上而得名,是珍贵稀有药用真菌。牛樟芝子实体在早期是中国台湾地区原住民族用来治疗因饮酒过度所引致的肝损伤、解宿醉的珍宝,现在大量应用于保肝护肝以及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目前牛樟芝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牛樟树椴木栽培法、固态栽培法和液体发酵法。固态栽培法是将牛樟芝菌种以太空包进行菌丝体培养,太空包含有纤维物、醣类、五谷杂粮类等,培养时间约三个月,培养成本较高,该培育方法的缺点为:三萜类含量低,功效差,不利于推广。液体发酵法是利用500公升甚至吨级以上的液体发酵槽进行菌种液体发酵以收取菌丝体;培养时间短,为七到十四天。该培育方法的缺点为:无法取得野生牛樟芝特有的三萜类,功效差,不利于推广。牛樟树椴木栽培法是利用樟芝原有宿主牛樟树或其他椴木为培养基栽培牛樟芝,能获得与野生牛樟芝相同之成分,功效相同,避免野生牛樟树被盗伐;该培育方法的缺点为:培养时间长,在3年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其具有缩短培养时间、营养成分与野生牛樟芝相近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椴木处理,将牛樟树裁切成椴木,去皮后,将椴木的表面打磨平整,并采用常温自来水喷淋椴木7天以上,喷淋后的椴木送至灭菌釜杀菌;制备液体菌种,选取牛樟芝子实体,采用酒精消毒后切割为块状,将块状牛樟芝子实体放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采用石蜡密封培养皿的开口,放入26±1℃的恒温培养箱培养28±2天,培养完成后去除块状牛樟芝子实体,将培养基和菌丝切成块体,向培养罐内倒入营养液,灭菌后冷却至25±1℃,将块体投入培养罐内恒温25±1℃培养12天以上,得到液体菌种;椴木接种,将杀菌后的椴木冷却至常温,把椴木装入消毒后的保鲜袋内,将液体菌种喷洒至椴木的表面,保鲜袋内抽真空,密封保鲜袋的袋口,送入温度27-30℃、湿度80-90%的养菌室静置四个月以上;子实体发育管理,将发菌合格的椴木取出,去除保鲜袋和保鲜膜,放置于温度27-30℃、湿度80-90%的菇房中培养1年以上,培养过程中无需光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表面打磨一方面方便后期铲下牛樟芝,另一方面在接种时更容易留住液体菌种;现有技术中将椴木放在水中浸泡,虽然充分湿润,但椴木中的营养物质会有一定的流失,而且水会慢慢变臭。本专利技术采用喷淋的方式,既可以减少椴木内部营养物质的流失,水也不会变臭,使椴木充分湿润。液体菌种是牛樟芝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培养的质量。本专利技术选用优质的牛樟芝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菌丝体,在培养罐内采用营养液扩大培养,培养速度快,菌丝纯正、质量高。液体菌种采用喷洒的方式接种于椴木表面,不需要在椴木表面打孔,接种效率高且液体菌种分布均匀。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培养方法,牛樟芝出菇时间大约在532天左右,相比现有技术可以缩短培养时间,经过测试牛樟芝内的三萜类和多糖体与野生牛樟芝相近,功效好,有利于推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椴木处理步骤中,将喷淋椴木后的水收集起来并循环喷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时,椴木表面的一部分营养物质会随着喷淋水流失,循环喷淋能够使部分流失的营养物质进入椴木内部,降低椴木营养物质的流失。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制备液体菌种步骤中,块体和营养液的质量比为(1.2~1.3):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块体太少时,营养液的营养物质超过的菌丝生长所需,造成浪费,块体太多时,营养液的营养物质难以满足菌丝生长所需,因此,需要控制块体和营养液的质量比为(1.2~1.3):2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23g;牛樟树皮粉8-12g;牛樟树枯叶粉6-10g;水1000g。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樟树皮和枯叶是加工的边角料,粉碎成粉状后可以再次利用,减少浪费;牛樟树皮粉和牛樟树枯叶粉加入培养基中可以模拟牛樟芝的原生环境,牛樟树皮和枯叶中的营养物质可以使菌丝更好地生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培养液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0.6-1.0g;牛樟树皮和枯叶的水提取液8-12g;水1000g。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樟树皮和枯叶的水提取液能够提取出一部分营养物质,可以模拟牛樟芝的原生环境,使菌丝更好更快地生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马铃薯去皮、切成丁块,加入水煮沸后继续煮15-20min,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葡萄糖和琼脂,得到混合液;将牛樟树皮和枯叶粉碎,与蒸馏水按照3:10的质量比混合后,在60-70℃的条件下水浴提取2-3h,过滤除渣,旋转蒸发浓缩后得到牛樟树皮和枯叶的水提取液,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到培养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樟树皮和枯叶的水提取液能够提取出一部分营养物质,可以模拟牛樟芝的原生环境,提高菌丝体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使菌丝更好更快地生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椴木接种步骤中,密封保鲜袋的袋口的方法为:采用束带密封保鲜袋的袋口,并用胶带缠绕,然后在保鲜袋表面包覆若干层保鲜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束带、胶带和保鲜袋三重密封,避免椴木接触到外界空气,减少杂菌污染的几率,提高成活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椴木接种步骤中,液体菌种的接种量为5-8ml/dm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菌种的接种量太低,会降低牛樟芝的产量,液体菌种的接种量太高,椴木表面的营养物质供给不够,不利于牛樟芝生长。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培养方法,牛樟芝出菇时间大约在532天左右,相比现有技术可以缩短培养时间,经过测试牛樟芝内的三萜类和多糖体与野生牛樟芝相近,功效好,有利于推广;(2)牛樟树皮和枯叶是加工的边角料,粉碎成粉状后可以再次利用,减少浪费,牛樟树皮粉和牛樟树枯叶粉加入培养基中可以模拟牛樟芝的原生环境,牛樟树皮和枯叶中的营养物质可以使菌丝更好地生长;(3)本专利技术的培养方法简单,可实现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从而方便扩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椴木处理,将牛樟树裁切成10公斤左右的椴木,去皮后,将椴木的表面打磨平整,并采用常温自来水喷淋椴木7天,喷淋后的椴木送至灭菌釜杀菌,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4h。制备液体菌种,选取牛樟芝子实体,采用酒精消毒后切割为块状,将块状牛樟芝子实体放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培养基为PDA培养基,采用石蜡密封培养皿的开口,放入26±1℃的恒温培养箱培养28±2天,培养完成后去除块状牛樟芝子实体,将培养基和菌丝切成块体,向培养罐内倒入营养液,灭菌后冷却至25±1℃,将块体投入培养罐内恒温25±1℃培养12天,得到液体菌种,块体和营养液的质量比为1.2:20。培养液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0.8g;水1000g。培养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椴木处理,将牛樟树裁切成椴木,去皮后,将椴木的表面打磨平整,并采用常温自来水喷淋椴木7天以上,喷淋后的椴木送至灭菌釜杀菌;制备液体菌种,选取牛樟芝子实体,采用酒精消毒后切割为块状,将块状牛樟芝子实体放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采用石蜡密封培养皿的开口,放入26±1℃的恒温培养箱培养28±2天,培养完成后去除块状牛樟芝子实体,将培养基和菌丝切成块体,向培养罐内倒入营养液,灭菌后冷却至25±1℃,将块体投入培养罐内恒温25±1℃培养12天以上,得到液体菌种;椴木接种,将杀菌后的椴木冷却至常温,把椴木装入消毒后的保鲜袋内,将液体菌种喷洒至椴木的表面,保鲜袋内抽真空,密封保鲜袋的袋口,送入温度27‑30℃、湿度80‑90%的养菌室静置四个月以上;子实体发育管理,将发菌合格的椴木取出,去除保鲜袋和保鲜膜,放置于温度27‑30℃、湿度80‑90%的菇房中培养1年以上,培养过程中无需光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椴木处理,将牛樟树裁切成椴木,去皮后,将椴木的表面打磨平整,并采用常温自来水喷淋椴木7天以上,喷淋后的椴木送至灭菌釜杀菌;制备液体菌种,选取牛樟芝子实体,采用酒精消毒后切割为块状,将块状牛樟芝子实体放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采用石蜡密封培养皿的开口,放入26±1℃的恒温培养箱培养28±2天,培养完成后去除块状牛樟芝子实体,将培养基和菌丝切成块体,向培养罐内倒入营养液,灭菌后冷却至25±1℃,将块体投入培养罐内恒温25±1℃培养12天以上,得到液体菌种;椴木接种,将杀菌后的椴木冷却至常温,把椴木装入消毒后的保鲜袋内,将液体菌种喷洒至椴木的表面,保鲜袋内抽真空,密封保鲜袋的袋口,送入温度27-30℃、湿度80-90%的养菌室静置四个月以上;子实体发育管理,将发菌合格的椴木取出,去除保鲜袋和保鲜膜,放置于温度27-30℃、湿度80-90%的菇房中培养1年以上,培养过程中无需光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椴木处理步骤中,将喷淋椴木后的水收集起来并循环喷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芝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液体菌种步骤中,块体和营养液的质量比为(1.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专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帝宝牛樟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