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39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包括顶棚和支撑梁,顶棚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上设置有外窄内宽的通风孔,通风孔上侧设置有防护板,第一盖体下端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绕导风板与第一盖体的连接处转动,第二盖体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支撑梁内侧设置有伸出板,顶棚下方设置有照明板,照明板上设置有照明灯,照明板通过连接柱与顶棚连接,连接柱上设置有转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结构简单,支撑安全,可以控制猪舍内空气流动,也可以有效形成多重空气循环,从而调节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
本技术涉及畜牧养殖
,尤其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猪舍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如今的猪舍已经不同于往日的脏乱差的猪舍了,如今的猪舍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更加注重舒适性和环境的卫生。猪肉肉质鲜美,同时富含蛋白质,但是在实际饲养时需要降低猪的体脂含量,但是一般猪在饲养时都用围栏拦住。为了增加养猪效益,饲养规模逐渐加大,由于饲养密度大,猪舍内的通透性差,缺少监控设备,使某些疫病发生流行,再加上猪舍建筑不合理,粪便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增加疾病的传入和传播,使得疫病不断发生,猪成活率低,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了养猪业的高速发展。虽然目前人们常用的猪舍种类有很多,结构功能各式各样,但是大多数的猪舍功能较单一、无法控制猪舍内的空气流动和温度控制,也无法避免污水细菌滋生感染现象。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可以避免以上缺点的多功能猪舍棚体,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支撑安全,可以控制猪舍内空气流动,也可以有效形成多重空气循环,从而调节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的多功能猪舍棚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包括顶棚和支撑梁,所述顶棚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外窄内宽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上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第一盖体下端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绕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第一盖体的连接处转动,所述第二盖体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所述支撑梁内侧设置有伸出板,所述顶棚下方设置有照明板,所述照明板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板通过连接柱与所述顶棚连接,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转动盘。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导风板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的驱动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转动盘上表面设置有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转动盘的凹槽内设置有干燥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转动盘外侧设置有转动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撑梁的个数至少为一个。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伸出板为弹性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通风孔的个数至少为一个。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盖体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支撑安全,可以控制猪舍内空气流动,也可以有效形成多重空气循环,从而调节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棚,11、第一盖体,12、第二盖体,13、通风孔,14、防护板,15、导风板,151、驱动机,2、支撑梁,21、伸出板,3、照明板,31、照明灯,32、连接柱,33、转动盘,331、转动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猪舍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如今的猪舍已经不同于往日的脏乱差的猪舍了,如今的猪舍越来越加科技化、智能化,更加注重舒适性和环境的卫生。虽然目前人们常用的猪舍种类有很多,结构功能各式各样,但是大多数的猪舍功能较单一、无法控制猪舍内的空气流动和温度控制,也无法避免污水细菌滋生感染现象。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仅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包括顶棚1和支撑梁2,所述顶棚1包括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所述第一盖体11上设置有外窄内宽的通风孔13,所述通风孔13上侧设置有防护板14,所述第一盖体11下端设置有导风板15,所述导风板15绕所述导风板5与所述第一盖体11的连接处转动,所述第二盖体12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所述支撑梁2内侧设置有伸出板21,所述顶棚1下方设置有照明板3,所述照明板3上设置有照明灯31,所述照明板3通过连接柱32与所述顶棚1连接,所述连接柱32上设置有转动盘33。在本技术中,顶棚1的第一盖体11处的通风孔13将猪舍外的空气流动引导猪舍内的空气流动,在第二盖体12处的圆弧处进行进一步引导,最后在猪舍内形成螺旋气流,在支撑梁2内侧设置的伸出板21处进行阻挡,最终将猪舍内的污水臭气带出,保证猪舍内空气流动,减少污水中细菌滋生造成感染病毒的危险。首先是顶棚1,所述顶棚1包括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所述第一盖体11上设置有外窄内宽的通风孔13,所述通风孔13上侧设置有防护板14,所述第一盖体11下端设置有导风板15,所述导风板15绕所述导风板5与所述第一盖体11的连接处转动,所述第二盖体12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第一盖体11上设置有外窄内宽的通风孔13,那么猪舍外面的空气流动时在通风孔外侧流动,由于通风孔13为外窄内宽,那么形成空气倒灌,将猪舍外的空气引入,防护板14有效防止灰尘或者雨滴进入猪舍,通过旋转导风板15调整通风孔13外侧的空气流动方向,方便将猪舍外侧流动的新鲜空气引导入至猪舍内。且所述通风孔13的个数至少为一个,且不同的通风孔13距离导风板15的距离不同,那么不同的通风孔13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那么会形成两个通风孔13之间的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引起猪舍内的空气循环流动。所述第二盖体12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方便猪舍内的空气流动,也可以引导猪舍内的空气绕着猪舍墙壁进行循环流动。然后是支撑梁2,所述支撑梁2内侧设置有伸出板21,对猪舍内流动的空气进行阻挡,那么空气只在伸出板21上方顶棚1下方之间的空间内流动,同时,伸出板21上方空气流动,气压低,伸出板21下方的污水空气气压高,在压强作用下缓缓上流,最后在伸出板21上方的空气循环中导出猪舍。在这里伸出板21为弹性件,也就是说伸出板21可以控制伸出距离,根据猪舍内污水量的多少,从而伸缩伸出板21的长度,控制伸出板21上下两侧的空气对流速率。最后还在所述顶棚1下方设置有照明板3,所述照明板3上设置有照明灯31,所述照明板3通过连接柱32与所述顶棚1连接,所述连接柱32上设置有转动盘33,照明灯31除了为猪舍内提供照明之外,还可以加热猪舍内空气,将流入猪舍的空气加热之后在进行对流和循环,室内温度可控。当然,所述转动盘33上表面设置有凹槽,且所述转动盘33的凹槽内设置有干燥剂。将流入猪舍的空气进行干燥,减少细菌滋生概率。那么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不仅结构简单,支撑安全,可以控制猪舍内空气流动,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形成多重空气循环,从而调节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实施例二,仍如图1所示,依然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使得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更加的实用稳定,调节性能更好,本技术中还具有以下几个设计:首先,所述导风板15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15转动的驱动机。这样控制导风板15的转动更方便。还有,所述转动盘33外侧设置有转动叶331。这样空气流动时提供给转动盘33转动的力。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转动盘33是水平放置的,那么转动盘33转动的同时将引起猪舍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旋转流动,猪舍内空气流动更加顺畅,空气流动更加无死角。而且,所述支撑梁2的个数至少为一个。当然,所述伸出板21的数量也是至少为一个,这样支撑梁2可以更好地支撑顶棚1,伸出板21也可以更好地限制猪舍内的空气对流,对猪舍内的猪的活动空间影响更小。最后,所述第一盖体11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这样第一盖体11在引入空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1)和支撑梁(2),所述顶棚(1)包括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所述第一盖体(11)上设置有外窄内宽的通风孔(13),所述通风孔(13)上侧设置有防护板(14),所述第一盖体(11)下端设置有导风板(15),所述导风板(15)绕所述导风板(15)与所述第一盖体(11)的连接处转动,所述第二盖体(12)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所述支撑梁(2)内侧设置有伸出板(21),所述顶棚(1)下方设置有照明板(3),所述照明板(3)上设置有照明灯(31),所述照明板(3)通过连接柱(32)与所述顶棚(1)连接,所述连接柱(32)上设置有转动盘(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1)和支撑梁(2),所述顶棚(1)包括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所述第一盖体(11)上设置有外窄内宽的通风孔(13),所述通风孔(13)上侧设置有防护板(14),所述第一盖体(11)下端设置有导风板(15),所述导风板(15)绕所述导风板(15)与所述第一盖体(11)的连接处转动,所述第二盖体(12)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所述支撑梁(2)内侧设置有伸出板(21),所述顶棚(1)下方设置有照明板(3),所述照明板(3)上设置有照明灯(31),所述照明板(3)通过连接柱(32)与所述顶棚(1)连接,所述连接柱(32)上设置有转动盘(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猪舍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5)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永柱薛永富薛永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诚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